新庄油田南三块油气成藏规律分析及录井对策

2020-03-11 00:11苏军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5期

苏军

摘 要:新庄油田南三块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东段,该区块断层遮挡、不整合面与上倾地层及断层结合更有可能复合圈闭,具备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并在新庄地区南三块发现了凤凰镇组底和核二段新油层,拓展了该区块滚动增储空间。

关键词:新庄油田南三块;成藏规律 ; 录井对策

一、区域地质特征

新庄油田位于河南省泌阳县赊湾乡,构造位置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新浅24断块位于新庄油田的西南部,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油层分布受断层控制明显,纵向上沿断层呈“屋脊状”分布,平面上呈“叠瓦状”展布,含油高度一般50m左右,含油宽度60-150m,油砂体呈条带状展布,含油面積0.01-0.17km2。主力油层地面原油相对密度为0.939-0.956g/cm3,油层温度下的脱气原油粘度438—33407mPa.s,油藏圈闭类型大多属于断块型窄条状边水油藏,少数属于断层+岩性复合型油藏1。

新庄油田南三块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东段,包括泌167、新浅25、新浅24三个断块(图1),主要发育三条北东转北东东(或近东西)走向北西(北)掉正断层(①、②、③号断层),东部发育一条北西走向西南掉倾角较大的⑤号正断层(图1)。其中

①、②、③号断层落差100—270m,为上陡下缓的铲状断层,目的层段断层倾角较小,一般为20°~30°。

南三块含油层位H2Ⅲ1—H3Ⅰ7,油层埋藏浅、储层胶结疏松,物性较好,为高孔高渗储集层,H3I1-3层平均孔隙度27.1%,渗透率1.649μm2。由于受构造形态、断层和砂体三方面的控制,油层沿断层富集于断块高部位。油藏类型属断块油藏。

二、新庄地区成藏规律的认识

(一)成熟区新浅45块有了“意外”的发现

新4001井是一口采油井,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新庄鼻状构造新浅45断块。该区是一个开发成熟区,油层一般为H3Ⅱ2、3、5、6小层,本井的设计目的层仍为H3Ⅱ2、3、5、6小层(如图2)。

钻前分析时认为,本井处于构造高部,有F1、F2两条断层形成遮挡(如图3),有成藏的有利条件,特别是其不整合面与上倾地层及断层结合更有可能复合圈闭,为此现场人员加强随钻录井,结果于设计油顶以上凤凰镇组底发现良好显示,综合解释为油层。

F底(井段84.3—90.6m):黑褐色油浸细砾岩,含油岩屑占岩屑含量60%,含油岩屑占同类岩屑含量63%。滴水不渗,呈圆珠状。荧光湿干照呈暗黄色,滴照乳白色,系列对比 >12级。原油味浓,易染手,油质为稠油。从录井角度分析,该层具有本

区油层的典型特点。电性孔隙度37.89%,电阻率176.83Ω.m,渗透率3.782um2,电测解释为干层。从平面分析:有不整合与断层复合遮挡,有成藏的圈闭条件。基于以上分析,本层综合解释为油层。

(二)有断层遮挡就可能有油层

新浅24块新3202、3203、3204、3205、3206、3207井等一批三靶心大位移井设计要求从330m开始录井,设计最高断点位置330m(垂深),钻前分析认为设计的断点数据是可靠的,按照本区的成藏规律,油层应在断层下边,因此在330m开始录井能够保证不漏失油层。但要求现场气测录井在二开即进入录井,结果证实了断点上部没有好的显示。进入正式录井井段后现场加强了架空槽、振动筛观察、加强岩屑清洗的盆面观察,结果于342-356m井段发现灰褐色油斑砾状砂岩,综合解释为差油层。

如新3204井设计的目层为H2Ⅲ3、4, H3Ⅰ4小层(图4)。

实钻后在设计油层顶发现三套新油层:H2Ⅰ5、H2Ⅱ2、4小层(如图4)。

(1)H2Ⅰ5小层(井段342.4-346.5m)

岩性为灰褐色油斑砾状砂岩,含油岩屑占岩屑含量10%,含油岩屑占同类

岩屑含量20%。滴水不渗,呈圆珠状。荧光湿干照呈暗黄色,滴照呈乳白色,系列对比 12级。原油味浓,易染手,油质为稠油。岩屑物性相对较差,从录井角度分析,该层可以解释为差油层。电性孔隙度22.62%,电阻率53.4Ω.m,渗透率0.298um2,电测解释为差油层。平面分析:如图4-9-1-3所示,高部位新3205井断缺,侧缘新3202井、新3207井变干,低部位新3203井为同层。有成藏的圈闭条件。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到录井显示与电测参数,本层综合解释为差油层。

(2)H2Ⅱ2小层(井段406.1-412.8m)

岩性为灰褐色油斑砾状砂岩,含油岩屑占岩屑含量10-30%,含油岩屑占同类岩屑含量20-60%。滴水不渗,呈圆珠状。荧光湿干照呈暗黄色,滴照呈乳白色,系列对比 9级。原油味较浓,染手,油质为稠油。从录井角度分析,该层具有本区油层的典型。电性孔隙度25.56—28.36%,电阻率30.48—122.41Ω.m,渗透率0.498—1.025um2,电测解释为油层、差油层。平面分析:高部位及侧缘有断层遮挡,高部位泌浅69井、新浅23井断缺,低部位新3202井、新3203井为水层。有成藏的圈闭条件。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到录井显示与电测参数,本层综合解释为差油层。

另外,新3207井设计目的层为H2Ⅲ4、H3Ⅰ1、2、4,H3Ⅲ4,实钻结果在设计油层之上发现了H2Ⅱ4、H2Ⅲ3等设计目的层之上的油层,其余井也有类似情况。

以往认为新庄油田南三块核二段有油层这一观点已成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通常认为含油油组最高为H2Ⅲ油组,而且含油层位最高为H2Ⅲ3小层,但新浅24块的钻探实践却突破这一观点。含油层位从H2Ⅲ3小层(垂深450)提高到H2Ⅰ5小层(337m),含油高度提高了113m,再次证实了新庄地区有断层遮挡就能成藏的观点,拓宽了该区的增储空间。

(三)注重断层变化,新浅25区“屋檐下找新层”

作为断块油藏,和新庄油田其它区块一样,新浅25块的特点是断层决定油藏,近断层面处的储层就是油层、远断层面处的储层就是水层。由于对断层面的认识不可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以及过去井型所限,一部分油层可能没有被发现,为此本区录井中,主要针对实钻与邻井对比,寻找断点,寻找遮挡断层,结合大斜度录井显示特点,努力恢复地下真实地质情况,以“屋檐下新层”作为解释评价重点,进而发现设计外新油层。

新浅25块多口大斜度井中由于断层及相变的影响,在设计油层外发现了油层,下面对一些典型层进行简述。

新2301井为双靶心定向井,如图2-3-1所示,设计目的层为H3I1、2、3小层;本井于设计油底以外的H3Ⅰ5小层发现显示,综合解释为油层,实钻油藏剖面如图5所示。

该小层岩性为灰褐色油斑砾状砂岩,含油岩屑占岩屑含量10%,占同类岩屑含量20%。滴水凸透镜状,荧光湿干照呈暗黄色,滴照乳白色,系列对 比 >12 级。湿干照荧光显示暗黄色,氯仿滴照黄色,系列对比12级,有油味、染手、油脂感较紃。具有本区油层的特点。电测孔隙度:24.46%,地层电阻率:46.91Ω.m,渗透率:0.407μm2,电测解释为油层。该井区低部位新浅22、新D1井为水层,高部位有断层遮挡,具有断层遮挡的圈闭条件(图5)。基于以上因素,本层综合解释为油层。新2302井本层也是有同样的发现,解释为油层。

另外新2308井设计目的层为H3Ⅰ1、2、3、5、6、8、H3Ⅱ1、2、6、7、10、H3Ⅲ1、2小层,实钻结果,实钻结果设计目的层基本与预测吻合,同时发现了H3Ⅱ3、H3Ⅱ8、H3Ⅲ3三套新油层(图7)。

新庄油田南三塊水平井新浅25-平1井目的层为H3Ⅰ12小层,我们在井段575.0-614.0 m、686.0-710.0 发现油斑砾状砂岩;新浅25-平4井目的层为H3Ⅰ21小层,在井段580.0-600.0 m发现油浸砾状砂岩(见图2-3-3);新浅25-平6井目的层为H3Ⅰ22小层,我们在井段635.0-652.0 m、706.0-711.0 发现油迹和油斑砾状砂岩。经过岩性对比、垂深校正、气测特征分析后,我们认为这些层分别为目的层之上的H2Ⅲ5、H3Ⅰ11小层。经完井讨论研究,结果与我们的判断完全一致。完井后电测与综合解释均为油层。

通过录井的新发现,再次证实新庄地区核二段存在着油层的观点。由于本井其它层段显示较差,在其它层段也是未发现断层,因此其它层段综合解释没有油层,完井试油未发现油层。因此本次提前录井避免了本井钻探的失利,避免本区块的“落空”。

三、录井对策及结论

(1)通过提前录井在新庄地区南三块发现了核二段新油层,拓展了该区滚动增储空间。新庄油田新浅24区含油层位较传统的认识有所提高,含油层位从H2Ⅲ3小层(垂深450)提高到H2Ⅰ5小层(337m),含油高度提高了113m,再次证实了新庄地区有断层遮挡就能成藏的观点,拓宽了该区的增储空间。

(2)新庄油田新浅25区断点较原设计有所提高,设计油顶以上的H2Ⅲ5小层物性、含油性均较好,储层厚度较大,该油层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建议进一步追踪其展布情况,投入开发。

(3))新庄地区断层的控油作用明显,只要有断层就可能形成油藏,因此在钻前预测及油气层解释时应坚持断层分析对比。

参考文献:

[1]吴长虎,甘红军等《新浅24断块潜力分析及调整部署优化研究》内部科研报告.

(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分公司  河南 南阳   4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