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歌曲《韩江潮》的音乐表现特色

2020-03-12 12:34文|
岭南音乐 2020年1期
关键词:韩江谱例潮汕

文|

一、艺术歌曲《韩江潮》的创作背景

艺术歌曲《韩江潮》是作曲家相西源博士(郑良文作词)于2017年创作的一首具有中国岭南音乐风格特色的歌曲。这首作品以广东潮汕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地域风貌、名胜古迹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为创作背景,以流经整个潮汕大地的母亲河——韩江为创作主线,以浓郁、优美、抒情的潮汕音乐旋律曲调热情讴歌了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里的人民和故乡。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角度看,在潮汕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辉煌灿烂、源远流长的“潮汕”文化。以潮州戏剧、潮州刺绣、潮州音乐、潮汕建筑、潮汕饮食等为代表,因此,潮汕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潮州音乐等,更是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州音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尤其是潮州大锣鼓、潮州弦诗乐更是在潮洲音乐中独树一帜,其地方特色鲜明、结构完整、门类齐全,代表了中国古老音乐的特色。鉴于此,艺术歌曲《韩江潮》的创作的主要素材就来源于此。

自古以来,在潮汕这片人才辈出的土地上,潮汕人具有团结、拼搏、创新的精神,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大家,特别是文学家韩愈。不可否认,韩愈在潮州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他入潮州不到一年的短暂时间里,就在“潮人”心中有了崇高的威望。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潮州文化的底蕴不断融合与深厚,并且不断地浇灌着潮州的本土文化,逐步地根深叶茂。因而,此地学风浓郁、崇尚读书、崇尚文化。千百年来,出现了众多的文学大家,如近代以来的著名国学家、学界泰斗、文化大师饶宗颐先生,他在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享誉海内外,他与其他“潮汕”大地的艺术家们为“潮汕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韩江是潮汕大地的母亲河,流经此地,为此借艺术歌曲《韩江潮》来述说潮汕大地的风土人情,讴歌这里的人民,这无疑是具有一定现实社会意义的。而此地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作曲家以韩江潮水比作改革开放的浪潮,以此来鼓舞当地的人民奋发进取,为祖国增光添色,创造新的发展动力。在此条件下,词作者与曲作者深入“潮汕”大地,专门创作了具有岭南特色的艺术歌曲《韩江潮》。

结构图示1

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江,是潮汕最大的河流。全长470公里,流域总面积达30112平方公里。源出赣、闽、粤三省交界山地,有两条主要河源,一为汀江,一为梅江。汀江和梅江在三河坝汇合之后,称为韩江。据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总纂的《潮州志》记载:“韩江,唐称恶溪,后纪念韩愈,改称韩江。”

“同饮韩江水,共护母亲河。”通过艺术歌曲《韩江潮》,赞颂韩江,体现了作曲家对潮汕人民的一种心结。这首具有岭南地域风格的艺术歌曲,作为星海音乐学院2019年“创新强校”重大项目之一,对广东省不断推进岭南地区的文艺精品创作及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艺术歌曲《韩江潮》的音乐创作特点

(一)结构的设计

歌曲《韩江潮》是作曲家根据歌词的创作特点,在曲式结构上采用了不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

结构图示如上图1所示。

正如曲式结构图所示,引子由两个部分组成,9+9的乐段结构。第一部分由潮州筝演奏,潮州筝是潮州音乐中潮州弦诗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家在此处运用了潮州筝的演奏,完成了行云流水般的乐句,模仿了流动的“潮水”,其速度相对自由,形象地描绘了韩江的景象。第二部分比较抒情,充满着幻想,大量地使用了琶音,营造了韩江潮水流动的生动情景。

由6 个乐句组成的A 段,则采用了平行乐段的结构处理手法。第50-51小节,采用高点过渡的写作手法,随着情绪的不断升华进行,采用同音转调处理为降E大调,由此进入到B乐段;由4/4拍子,乐句长短不一,多以4小节为一个乐句。其中A段为4+4+5+4+4+5的形式出现,正如歌词中所写的:“在古老的潮汕大地,迷人的韩江让人神往”,音乐以平整深情的描绘,娓娓地道来,诉说着迷人的韩江景色。B段开始,则使用平行乐句,如c (第52—56小节)与c1(第57—60小节)为平行乐句,d(61—64小节)中,两小节分别为两个短小的平行乐句的组合,紧接着由带有A段中的b乐句元素进行全曲的整合,经过不断的乐句推动,将全曲的情感发展不断地加以升华。

(二)采用的音乐素材

谱例一

谱例二

谱例三

艺术歌曲《韩江潮》立足于潮汕大地而进行创作,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上高度重视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在构造主体旋律的过程中,采用了潮州“弦诗”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以富有特色的主题旋律以及富有律动的节奏为主体,采用了特殊的调式交替写作手法,以此形成一种比较自然的、具有当地民族调式色彩的旋律曲调。让听者在歌声里感受“潮州音乐”古朴典雅、优美抒情、富有南音古韵的独特音乐风格。

1.主题旋律的构造

艺术歌曲《韩江潮》的音乐主题鲜明,采用潮州弦诗乐的典型旋律特点,曲中频繁地使用二度、以及级进二度的创作手法,将潮州音乐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音乐主题的发展,则成为了富有特色的“韩江潮”旋律,这个旋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乐段,平行之中形成了对比(参看谱例一)。

正如谱例一所示,这个以二度级进上行、下行结合为特征的音乐“动机”在全曲中频繁出现,在A段(18—44小节)中就多达50余次,生动地表现了“潮汕大地”的音乐形象。

2.丰富的节奏特点的运用

正如前文所说,艺术歌曲《韩江潮》中大量运用了潮汕音乐的创作元素,而潮州大锣鼓作为古老的潮汕民俗文化,毫不夸张地说,凡是有潮汕人的地方,就会有潮州大锣鼓。作曲家在歌曲中运用了带有潮州大锣鼓特色的节奏型。这种切分节奏以及小附点节奏的运用,给人一种向前的、不断推动的重要作用(参看谱例二)。

谱例二,以第61—64小节中所示的切分节奏,以及附点节奏型的特殊运用,作曲家结合了潮州大锣鼓的鲜明节奏特点,充分地运用该节奏型,表现了潮汕人民热爱故土,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当然,潮州大锣鼓的运用是否恰当,还关系到音乐内容形象的刻画和韵味风格特色保留的问题。作曲家此处对“锣鼓”节奏的运用,不仅营造了演奏气氛、渲染了演奏情绪,又结合了旋律的表现力,从而使整个乐曲更加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引起听众的共鸣。

3.特色音调的运用

再从谱例二中观察,61—64小节的的旋律音调以及歌曲的伴奏部分可以听出浓浓的“潮音”模仿。在盛产瓷器的潮汕地区,潮汕人民甚至用瓷碟就可以敲击出动听的节奏,伴奏正是模仿这样的情景,仿佛人们一边在敲击碗碟,一边在吟唱,这种怡然自得的音调正是浓浓的“潮音”体现。

4.调式调性的对比(参看谱例三)

如谱例三中,第50—53小节中所示,作曲家在此处运用了高点过渡的旋律处理手法,采用了作曲技术中的同音转调的手法,将曲调自然地转到了降E大调上,由此拉宽了整个作品的旋律宽度,让整首曲子的结构更加宽广,这就像一个远镜头的特写:站在远处看着这一片韩江水,无限地舒展开来,看着风调雨顺、丰岁盈年的潮汕大地,心中感慨万千。

5.仿民族特色乐器的特点

作曲家在艺术歌曲《韩江潮》的音乐创作上,还使用了潮州筝、潮州大锣鼓、碰铃等极具潮汕音乐特色的元素,通过乐队伴奏的配器润饰和乐器之间的协作,使得演奏与歌唱产生了丰富的色彩变幻,以此来进一步推动主题旋律的发展,让人们在歌声里感受到“潮州音乐”独特的音乐风格;也让我们在《韩江潮》的优美歌声里去感受自然、历史与人文交接所发出的天籁之音;更让我们在《韩江潮》的朴实音乐里去感受“词意”所构成的一幅幅史诗性的画卷。

三、艺术歌曲《韩江潮》的艺术审美特征

艺术歌曲《韩江潮》的创作无疑是讴歌潮汕地区勤劳勇敢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及开拓创新精神,是一曲鼓舞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赞歌。韩江是当地的母亲河,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生活在此地的潮汕人民就有将近两千万,潮水滋养了“潮人”。透过这么一个小小的窗口,让我们从这首作品里看到窗外更加丰富多彩的风景。正如歌词中所说的“在古老的潮汕大地,迷人的韩江让人神往,穿越北回归线温暖的日光,带着风调雨顺哟,汇集百川千河,轻舞飞向大海。”词作家为作曲家提供了丰富的音乐想象力,潮汕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伴随着词作者,歌词作者他热爱自己的家乡,热恋这片土地,他是喝着韩江水一路走来。由此,词作者将自己的炽热情怀融入在《韩江潮》的创作里。

古语说:“古之君子,内冶性情,没有不通音乐者。”潮乐历史悠久,素有“华夏正声”“唐音遗响”之美誉,其调性丰富、古朴典雅,是潮汕文化之瑰宝。这首歌曲无论是从演唱的行腔上,或是从歌词抑或是旋律上,都紧扣音乐主题,是一首极具艺术效果和文学修养的艺术歌曲精品。

首先,在歌词的表现力上,艺术歌曲《韩江潮》的词作者是广东本地潮汕人,他在此地生活、学习,在歌词中融入了许多对家乡情感上的描绘与寄托,这也为作曲家提供了创作的基本元素与启发,因此作曲家也在旋律的创作上融合了词性进行创作。正如广东《新快报》所报道的:词作者以潮州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把“岭海名邦”“海滨邹鲁”“华侨之乡”和潮汕外八景等壮美景观,以动静交融的创作手法融入到歌词的创作中。这篇文章的作者同样是土生土长的潮汕人,能够在《韩江潮》的歌声里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家乡,仿佛是重回故里,闻到了韩江的潮水,也闻到了故乡泥土的芬芳。

其次,在歌曲主题旋律表现上,艺术歌曲《韩江潮》是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完美结合,该作品运用最淳朴的语言与旋律巧妙结合;另外,该作品的伴奏也不处于附属的位置,它甚至可以作为独立的音乐存在,有浓浓的潮汕音乐味道,并且它与声乐演唱须得完美结合,以声传情、以声动心、以情育人。这首作品对演唱者的要求很高,演唱时需要重视情与声的相依无间,通过收放自如的声音,准确地传达歌曲的意境,使音乐与歌词融为一体,否则即使你有再高的演唱技巧,也无法扣人心弦。正如明代画家、诗人陆时雍所说:“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制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尽管这里陆时雍所说的有关绘画,但也同样适用于音乐。因此演唱者需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才能将歌曲完美地呈现出来。

第三,艺术歌曲《韩江潮》体现了一种民族化的审美,它描绘潮汕大地上迷人的风景、拼搏奋斗的“潮人”。有音乐学家曾说“潮州古城是一座非常有魅力历史名城。文化植根深厚,文化景点繁茂,文化名人辈出。而潮州音乐作为潮州文化具有超越性的标识,它丰富多样,自成一体,身份认同感强,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无论是曲作者还是词作者都在旋律上、歌词上互相融合,体现了潮汕人民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而艰苦奋斗,潮汕大地风调雨顺,潮汕文化源远流长。正如这韩江水,潮水昂扬,百姓安居乐业。

总之,岭南音乐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部分,艺术歌曲《韩江潮》可以说是一首优秀的岭南音乐代表作品。正如音乐学家罗小平教授在《谈广东音乐的生命力·张力·辐射力·文化场》一文中所说的:“广东音乐,传达的是人间世俗的喜怒哀乐,映照出南方都市新兴市民阶层与一般平民百姓的生活风采。”艺术歌曲《韩江潮》无论从词或是曲中都描绘着当地的风土人情,透露出百姓生活,是极具生命力的作品。再有学者说:“岭南,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多种地域文化中,成为华夏文明的聚集地、传承地和发展地……研究岭南文化,是研究华夏文化古往今来的重要参考。”希望像《韩江潮》这样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能够引起广大音乐爱好者们更多的学习与关注,也希望作曲家在岭南文化的滋养下,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猜你喜欢
韩江谱例潮汕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奇奇怪怪儿童乐园
潮汕牛肉火锅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声民族化技法研究
潮汕名食
——南瓜芋泥
舌尖上的潮汕美食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温暖流年的一句话
自卑的窗外也可以开出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