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历史荣光 汲取前行力量
——中国工会95周年发展历程回眸

2020-03-12 18:11高志菲
工会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执行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总工会

◆文/高志菲

2020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95周年华诞。95年来,无论是在民族存亡之秋、历史转折关头,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建设初期;无论是在改革开放新阶段,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国工人阶级都在党的领导下挺立中流、前赴后继、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奋斗赞歌。回顾中国工会的光辉历程,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史为鉴治国理政思想,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在坚守初心中砥砺信念,在回溯历史中担当使命。

引言

历史是总结前人实践的智慧之书,也是指引后人前行的思想灯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深刻揭示了历史对国家发展、民族兴盛、文明传承的重大意义[2]。2020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95周年华诞,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回首中国工会既往,更加为走过的不平凡历程而感慨,为取得的不平凡成就而自豪,对迎面而来的新征程充满期待。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论是在民族存亡之秋、历史转折关头,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建设初期;无论是在改革开放新阶段,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国工人阶级都挺立中流、前赴后继、开拓创新,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孕育成长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各阶层劳动群众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以坚决彻底的革命精神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争取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上海成都北路893弄,一幢古朴的石库门建筑,在四周车水马龙的映衬下,静谧地诉说着历史。这里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1921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不久,为贯彻党的一大提出的“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3]的精神,在上海这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和产业中心,成立了第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担任了宣传马列主义、帮助工人组织工会、领导工人斗争的重要角色,在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广州越秀南路93号,鹅黄色外墙庭院拱形门口下方有一块牌匾,题有“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7个字。1922年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1925年5月1日,由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汉冶萍总工会、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和广州工人代表会等当时最大的四个产业和地方工会联合发起,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在组织上的硕果,是全国统一的工会领导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实现了全国工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团结与统一。1926年5月1日,为适应五卅运动在全国掀起反帝斗争风暴的新形势,推动国民革命和工人运动深入发展,举行了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向北推进,中华全国总工会迁至武汉。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作为中枢要地,九省通衢之城武汉无疑是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版图上的重要支点。1924年,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革命势力由南扩展到中部。1927年初,中共中央各机关陆续从上海迁到武汉。在这样的革命形势下,1927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由广州迁到汉口并领导工人运动,工运浪潮波澜迭起。1927年6月19日,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在汉口召开。大会闭幕不久,汪精卫集团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国工人运动遭到血腥镇压,转入低潮。随后,全国总工会领导机关秘密转至上海,后于1933年迁到瑞金组建了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

瑞金是伟大苏区精神的发源地,位于这里的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旧址,无不浸染着共和国的记忆。1929年11月,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提出工人运动总的指导思想是组织政治罢工,“实现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结果工人革命力量严重受损。1930年底,中华全国总工会派有关同志到中央苏区筹建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1931年2月,全总苏区执行局在赣西南吉安富田村建立,7月经兴国迁至瑞金县叶坪。1933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从上海迁入瑞金,与全总苏区执行局合并,改设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1935年,伴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撤销,全总西北执行局成立。

“逶迤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的13年,是中国工运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撤销原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成立全国总工会西北执行局,同时继续保留全国总工会的名义。1938年4月,陕甘宁边区总工会正式成立。1939年4月,中共中央建立了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加强对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工人运动的领导。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动员组织工人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发展边区工业经济、支援前线,推动了全国工人解放运动的发展。直到1948年,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得以恢复。

矗立在中国东北边陲的哈尔滨,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1948年8月1日,根据形势发展,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恢复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这次大会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召开的、全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大会。至此,中国工会发展和工人运动,在经历苏醒、奠基、高潮和波折之后迎来新起点,完成了组织上、思想上和行动上的统一与转变。[4]

求索进取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工人阶级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以高昂的劳动热情和开拓的进取精神,为推进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工人阶级与工会组织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中国工人阶级以国家领导阶级的身份与新社会主人的姿态,在时代舞台上高歌猛进;中国工会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新的征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会主要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举行罢工、怠工、游行、示威,与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和工会的政治地位及历史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由过去被压迫阶级的群众组织,转变为国家领导阶级的群众组织,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的破坏者,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拥护者和建设者。”[5]长期战争的破坏、帝国主义的封锁,造成工业破坏、通货膨胀、物资奇缺、工人失业,人民生活极为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当时的主要任务。

为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发展要求,全国总工会决定召开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原拟为第七次全国劳动大会),会议于1953年5月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制定了工人运动及工会工作新的方针,引导广大工人阶级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工会积极投入到各级人民政权的建设中,推动工运事业向前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和工会组织带领群众进行民主改革、稳定物价等一系列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工人群众的革命意识。

1957年12月,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工会积极组织和推动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等各项群众生产活动,促进了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改善。此后,工会运动经过一段时期的曲折行进,直至1978年4月全总召开八届七次执委扩大会议,标志着工会运动走向复兴。

1978年10月,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同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工会组织开始恢复长期坚持的“以生产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并在新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1983年,中国工会十大提出了“以四化建设为中心,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针。1988年10月,中国工会十一大通过了《工会改革的基本设想》,提出了工会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中国工会在全面履行社会职能、重点突出维护职能方面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此后,中国工会十二大,党中央向工会提出“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的新路子”的要求;中国工会十三大强调要坚持和发展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会十四大至十五大,中国工会创新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会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并在实践中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阔步前行

——在携手共赴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工人阶级紧跟党的步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奋斗拼搏的精神状态和守正创新的担当作为,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绚丽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工会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实践要求,是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激励着各行各业劳动群众朝着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奋勇前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2013年4月28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总工会机关,与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这是共和国建政以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亲临全总机关考察指导工作,激发和调动了我国工人阶级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013年10月18日,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工会十六大提出,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道路、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广泛凝聚中国力量”。

2015年7月,中央首次召开群团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群团组织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问题整改、体制创新,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群众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

2015年11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工会系统新一轮的改革大幕正式拉开。几年来,31个省(区、市)总工会均制定了改革方案,按照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的改革总体思路,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破解突出矛盾,回应职工关切,形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面改革态势。

2018年10月,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工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大会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过去5年,全国总工会在加强职工政治引领、组织职工建功立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推进工会系统党的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工会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6]

这些充分说明,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工运事业寄予了厚望, 激励工人阶级践行新使命,召唤工会组织展现新作为。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各级工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开展维权服务工作,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不断推动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蓬勃发展。

结语

历史指引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中国共产党在工人运动中孕育、诞生和发展,中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再次回顾,不忘昨日的苦难辉煌,无愧今日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全国各级工会必将带领工人阶级继续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实干、书写华章!

猜你喜欢
执行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总工会
女中豪杰
王沪宁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调研时强调 牢记初心使命 解决突出问题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启航
如何叫醒装睡的人
工人发明专利首获中国专利奖金奖全国总工会获最佳组织奖
全总十七届一次经审会议召开选举全总第十七届经审会主任、副主任、常务委员
募捐援助白区罢工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授予获得2015年度全国行业技能比赛各工种第一名选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批复
大连第一个全国总工会执委赵悟尘史事考
英国执行局模式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