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难道我还不如那个英国人?

2020-03-12 04:51段奇清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1期
关键词:节车厢汉口詹天佑

段奇清

1917年,铁路工程师郭民原参加铁路测量工作。有一天他来到汉口,此时担任粤汉铁路工程督办的詹天佑,正在汉口主持指导铁路修筑工作。由于父亲和詹天佑是至交,郭民原遵照父亲的嘱咐,专门拜访了詹天佑。交谈中,郭民原說起了火车自动挂钩的事。

原来,来到汉口之前,郭民原就听到民间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

1905年,詹天佑主持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修建。就在丰台车站铺轨的第一天,工程列车中有两节车厢之间相连的链子不意折断,造成脱轨事故。

那些不怀好意与看不起中国人的洋人说:“詹天佑在钉道的头一天就翻了车,中国修建铁路不用外国工程师是靠不住的。”詹天佑对这样的话嗤之以鼻。不过,这次事故也让他清醒地认识到:修建铁路不仅要有坚固的路基和标准的轨距,还要使列车的各车厢能够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特别是列车爬向高地或自高地下降,都必须十分安全。

为研究车厢间新的连接方法,詹天佑寝食难安。后来,他偶然从人们的握手动作中得到启发,发明了自动挽钩,使十多节车厢衔接方便自如,并牢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这一发明很快在京张铁路中得到应用。英美等国家也学了去。

郭民原将民间的说法向詹天佑说了。他原本是想听听詹天佑有关发明的经验,以及体会什么的。不曾想,詹天佑一听,连连摇手说:“这种挽钩是京张铁路一位姓郑的专做车辆挂钩的中国工人发明的……这个工人最早是把他构想的草图给一个在铁路上工作的英国人看。英国人回国后按图试制成功,发现效用良好,后来全世界都普遍采用了。这个英国人对人坦白承认这是中国工人的创造,并没有冒称是自己的功绩。”说到这,詹天佑的口吻中充满对这位英国人的赞许!“当时我负责的是铁路建筑工程,并没有为这个自动挽钩尽过力。”

郭民原告别时,詹天佑又再三叮嘱他要为此事向各方解释清楚,詹天佑说:“我在铁路工程方面享有盛誉,已觉受之有愧;决不能再在‘自动挽钩的发明问题上掠人之美。难道我还能不如那个英国人吗?”此后在多种场合,詹天佑都诚恳地对周围的人说:“请你们帮我解释解释,没有这件事。”

这种自动挽钩,英文名称为“Janney Coupler”。由于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建设的权威,也因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中国有关人员就将英文“Janney Coupler”译为“詹氏车钩”,或“詹天佑钩”。

为了不掠人之美,后来,詹天佑在亲自主持编撰的《新编华英工学字汇》中,将“詹氏车钩”译为“郑氏车钩”,使得这一历史事实“白纸黑字”,“板上钉钉”。

将“詹”译为“郑”的一字之改,彰显的是詹天佑“一是一,二是二”的实事求是的风格,耿直诚实的品质,严肃认真的科学家风范。

猜你喜欢
节车厢汉口詹天佑
《汉口北》
《汉口商业简史》 书写江中之城的百年繁华
詹天佑还书签
詹天佑还书签
1928—1936年汉口人口规模实证研究
学数学真有趣
总能找到座位
答案专页
火车自动挂钩不是詹天佑发明的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