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董仲舒儒学思想与选官制度的关系

2020-03-13 23:16刘信心
人物画报 2020年15期

摘   要: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新儒学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使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从此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核心价值的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以及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本文着重探讨董仲舒新儒学的“三纲五常”道德伦理思想与以“孝廉”为核心的察举选官制度之间的内在渊源。

关键词:三纲五常;忠孝;察举制

一、三纲五常的政治目的

董仲舒强调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延续了儒家自孔孟以来所倡导的传统“仁德”思想。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期望统治者体恤百姓予以仁爱以达到增加民众对政府认同感的统治目的;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民贵君轻”的德政理念,进一步强化了民本意识;董仲舒在对儒学进行革新结合阴阳吸收道家学说创建新儒学时,也必须传承传统孔孟儒学的仁德思想,因此提出了“五常之道”,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伦理标准,这也是董仲舒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指出:“故变天地之位,正阴阳之序,直行其道而不忘其难,义之至也。是故胁严社而不为不敬灵,出天王而不为不尊上,辞父命而不为不承亲,绝母属而不为不孝慈,义矣夫。”为遵循自然社会中的天地阴阳秩序,董仲舒把自然社会与人伦社会相结合指出民众也应敬灵,以统治社会的上层阶级为尊,进而提出“君为臣纲”以形成君主为轴心的至尊地位,这就从理论上维护了君主专制。在社会统治的基层细胞单位宗族或家族中应以父命为重而承亲孝慈,三纲中“父为子纲”强调了宗族社会中父权的绝对权威,“夫为妻纲”也强化了在两性关系中男权的至上地位,道德理论的权威性也稳固了社会中的人伦等级秩序。

董仲舒在仁德的“五常之道”基础上为进一步强化各等级伦理秩序,提出了“三纲之道”,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天经地义的社会人伦等级秩序,以达到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势力的目的。

二、察举选官的核心价值

汉武帝时期,军功爵制度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就实行了两种选官制度来满足充实官僚队伍的需要。其一为征辟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的方式;其二为察举制,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这样不讲出身不限地域范围的选官方式打破了此前以血缘贵族为重的政治风气,有利于形成社会上下阶层人才流动的渠道。对于各地方宗族来说,宗族体系内的任一家庭成员经由地方郡国推荐而选举成为政府官僚,这都是宗族内极大的荣耀。因此地方各郡国推荐人才选用的标准,察举制考核选拔人才的尺度就成为地方民众潜移默化中倡导的教化指标、遵循的行为规范。

《云梦秦简》中“为人君则怀,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慈,为人子则孝”,这指出社会中所崇尚的君臣、父子行为规范是臣为君尽忠,子为父尽孝。而在董仲舒新儒学的三纲五常中亦提出稳固社会人伦秩序的三纲:“君为臣纲”以君主的旨意为臣子行事作风的规范纲领,则要以忠君为核心道义,强化皇权至高无上的威势维护君主专制;“父为子纲”子以父为日常生活的轴心则要以孝父为基准,强化父权在家庭宗族中的权威性,稳定社会秩序。因此各地郡国向国家推荐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即为“忠”“孝”两大高尚的道德品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认为三纲五常的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社会等级伦理秩序不可变动混乱,“孝悌”是立国之本,由此,察举制采用“忠孝”品德标准来选拔官员充实官僚队伍对政治统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孝廉察举制的文化意义

稳定政治统治需要强化上层统治者君主的权威,亦需要加强下层宗族父权的威望,因此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三纲五常”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所倡导的忠君孝父德行即成为社会日常行为教化的道德标准。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统治的井然有序,也易于察举制度的实施。以政府官僚任用选拔作为践行“忠孝”道德的表彰方式,强化了物质上的奖赏优待,加强了民众精神上光宗耀祖的荣誉感,使得百姓对此趋之若鹜。小到三口之家的家庭细胞、大到宗族体系的乡镇组织,上到中央的皇家贵族、下到郡县的小门小户都以践行“忠孝”品德为尚,以“忠孝”道德品质为改变自身命运的筹码,形成了各地崇尚仁善的乡风民俗,也有利于塑造社会秩序中温顺恭谨的风气,弘扬儒家提倡的文化道德。

至此,董仲舒新儒学的“三纲五常”道德伦理思想与以“孝廉”为核心的察举选官制度之间形成了社会政治统治与道德教化的内在联结,虽然以“忠孝”为人才选拔标准的察举制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在这样的标准之下也有人利欲熏心为了当选官员而表现出具备“忠孝”的品德,或是空有仁德毫无执政吏治的才能。尽管如此,这套汉代采用的选官体系,在运行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统治阶层当时的政治需求,充实了官僚队伍,解决了各地行政的一些问题。察举制的选官以“忠孝”道德伦理实行日常教化对民众行为进行约束与指导,这使得儒家的仁义道德成为社会从上至下的精神支柱,使政治统治的社会控制发挥到最大功用,也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2]董仲舒著,蘇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作者简介:刘信心,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专门史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