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工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职责作用

2020-03-13 00:16
工会博览 2020年25期
关键词:工会工作职工群众公共卫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因其具有分布差异性、传播广泛性与危害严重性,历来被各国政府视为国家治理中的难题之一。自2003年我国颁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框架逐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工作水平要不断改进提高,职责作用要不断增强,更好地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坚持党的领导,切实担负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政治责任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要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只有在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推进工会各项工作,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使工会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政治保证。历史证明,我们取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战斗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事件,再到2013年的H7N9禽流感疫情,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历次战斗中,中国共产党都以非凡的担当与果敢的行动,彰显出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因为党的领导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权威性,才能够快速、统一、高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挑战中保持政治定力与执行力,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在突发事件中,工会肩负重要政治责任,更要自觉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大局,为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贡献工会智慧和工会力量。工会要永远保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这一优良传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党的事业,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工会干部要提高大局意识和职工意识,加强应急处置理论学习、增强应急处置实践本领,走在职工群众前列、走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线。要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有序地将应急工作落实到广大职工群众中去。坚决防止“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工会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第一线,坚决杜绝不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敷衍塞责、不敢担当、失职失责等行为。

二、把牢工作生命线,落实维护职工群众生命健康的基本职责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人民至上”贯穿工作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越是紧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越是要紧紧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应急措施,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杜绝脱离职工群众的“四化”问题,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命健康问题,牢记党的重托、不忘工会基本职责,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始终同职工群众心连心。各级工会要自觉深入到基层职工群众中,成为应急冲锋的战斗堡垒,把执行党的应急部署的坚定意志与服务职工群众的应急实效行动统一起来,协同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切实履行工会维权服务的基本职责,使职工群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竭诚服务职工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哪里有职工及其需求,哪里就应该有工会及其维护和服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及时开展职工心理疏导,消除职工群众的焦虑恐慌情绪,了解职工群众的实际情况与所需,及时反映职工诉求,特别是关系到职工群众生命健康和基本民生的问题,做到急职工之所急,解职工之所忧。关心关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一线职工,落实职工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待遇保障,及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和服务。指导相关企业做好劳动用工、工资支付,妥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劳动关系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切实帮助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遇到实际困难的职工及其家属,发挥好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着力提升工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实效。

三、适应新形势,履行引领职工发挥应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职责

工会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机制的建设。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趋复杂频发,呈现成因多样、危害复杂、治理困难等新特点。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会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做到常态化、实效化、制度化,应加强工会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建立健全应急应对机制,依法依规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制定有效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处理的原则、程序、内容和标准,明确各级工会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具体责任。规范应急请示报告机制,做到重大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及时请示报告,迅速响应。健全工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宣传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职工的思想引领。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凸显工会统一领导、上下联动、网络健全、覆盖广泛的组织优势。强化应急资金保障机制,设立应急专项经费,规范应急慰问金和慰问物资等专项资金使用和发放标准。

根据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要以改革精神不断创新工会应急机制和应急手段,引领职工发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改革创新是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发展动力,工会面对新情况和新任务,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有力有序推进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取得新进展。创新互联网工会应急工作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同时满足职工需求,依托信息化手段,拓展线上宣传平台和载体,实现全方位、多渠道、人性化的舆情引导。线下积极落实应急举措,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做好应急资源向基层倾斜,着力扩大应急服务的覆盖面、增强代表性,提升应急保障水平,切实增强应急工作中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团结动员各行各业职工特别是与应急工作密切相关的一线职工,发挥主人翁精神,有序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积极投入到应急药品的生产工作、医疗科研的攻关工作、交通通信物流的服务保障工作之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工人阶级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施工和生产任务,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统筹协调应急工作与日常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推动工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认识方法,在工会日常工作、应急处置工作以及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之间,做到既把握重点又统筹兼顾,协调好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把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与工会日常维权服务工作进行有效衔接、协同推进,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同时统筹抓好工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考过后,善于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改进应急工作处理方法,实现工会应急工作由应付、应急到应对的根本转变。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殊时期,工会更要积极发挥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作用,做到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的整体应急部署相统一,积极联动,迅速全面铺开应急工作,发挥职工“娘家人”“贴心人”的作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不畏艰难、同舟共济、精准施策,在关键时刻彰显工会组织担当。

猜你喜欢
工会工作职工群众公共卫生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工会工作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思考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
关于国企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