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两种文化意识

2020-03-14 01:27宾恩海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族意识现代文学主体

宾恩海

(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文化意识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课程教学的文化意识是由教师主体在其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教学理念、政治立场、教学手段、教育思想、文化价值体系、个人特色等一系列概念范畴衍生出来的。它是指教师主体在受到其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情感、意志、智慧及其生活世界、理性精神的深刻影响之后而逐渐转换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积淀,是对其教学内容长期进行理性分析时最终获得的具有文化价值判断和选择及其精神引领的一种思维定势。换言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文化意识,就是教师主体对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确定性知识进行概括归纳与讲析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学精髓和富有灵性的内在活力的部分,亦即,教师主体在引导学生接受相对确定的理性知识、进行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建构并重现中国现代文学知识所具有的文化价值目标与合理认知社会现实与自我人生的方法及其学生藉此可以获得以创造力为核心的那些精神力量。本文认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文化意识集中表现为创造意识、民族意识、政治意识、生命意识,它们既是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文本世界在不同教师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当精益求精的具体化的技巧,又凝聚着不同教师主体如何感受与认知中国现代文学世界的独具一格的方式与特点,同时还以自创性的教学文化的营造不断突破以往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活动中长期积淀的固有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化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不同教师主体对于作家作品的具有强烈的个人生命体验、人性发现与人类普遍生存命题深刻省思的与众不同的审美途径,最终体现为对于中国崭新时代的文学本质的互不相同的更为独特的理解与把握。其课程教学的生命意识、政治意识本是题中应有之义,这在学界多有论述[1],本文着重探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创造意识、民族意识。

一、“顾瞻人间,新声争起”[2]的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本来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精髓,特别是以各有所学、朝气蓬勃的留学生作家群体为代表的文学才俊胸怀世界、立志非凡地创造了全新意义的中国现代文学体系并使之迅速融入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他们所完成的是悠悠几千年的中国文学的历史性的整体开创,创造意识也正是昭示了中国现代文学世界的深蕴化:“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创造的精神。创造就是进化,世界上不断的进化只是不断的创造,离开创造就没有进化了。”[3]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意识大致沿着两种取向展开:其一是将中国传统文学封闭僵化和凝固的程式化的审美原则进行现代化的全面变革,诸如,鲁迅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新小说及其《野草》作为现代散文诗的历史开创性、新感觉派小说的全面反传统、郭沫若《女神》的一代新诗美学精神的崛起、穆旦新诗的异质性、曹禺成熟的现代话剧艺术形态的确立,不尽其例举;其二是对于西方文学审美思想和艺术形式的引入和增新,显得更加丰富和复杂。诸如,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诗派,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深受印度短歌和日本俳句影响的冰心为代表的小诗创作,穆旦诗歌的“丰富的痛苦”,以及接受日本文学影响而形成的郁达夫小说、周作人小品文,无需赘述。

(一)不沉湎于确定知识的罗列意义上的讲述和肢解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支点就是教师主体在引导学生接受相对确定的理性知识、进行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建构并重现中国现代文学知识所具有的文化价值目标和合理认知社会现实与自我人生的方法及其学生藉此可以获得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多方面的精神力量。实际上,这一精神力量不是集中体现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所常见的知识文化观的范畴里,因为“知识文化观以人的知识、学历和科研成果的拥有量作为评价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旨在增加拥有量”[4]9。“当今的教育需要一个大的观念更新:由知识文化观向智慧文化观转变。智慧文化观鼓励学生不着迷于书本,在有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之后,还要学会放下。追求的是在学科领域知识的探讨中的创造性含金量而不是确定性知识拥有量。”[4]9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就是“先讲史再讲作品,学生对于各个时期文学的发展由一个大概的了解,再讲作品,易于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理解作家,更多地注意作家、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5],这正是通过“对自己学科领域的知识的这种概括和总结……作书本博物馆的导游”[4]11,然后让学生重复教师主体所传达的正确知识,“它造就的是基础扎实的活的百科全书”,由此可见,本文所提出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文化意识显然就是对抗上述传统教学模式的产物。

(二)整体性阐释中国现代文学如何对传统文学进行变革

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里,一直非常重视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基本内容的罗列意义上的讲述与分析,亦即非常注重知识的是非关系和培养学生获取确定性知识,但是“课程在反映科学技术高度分化的特征的同时,还应特别顾及到它的高度综合性,以充分展现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与世界的本来面貌”[6]46,我们再也不能一味强调确定性的知识获得全面的概括归纳与讲析及其独立存在的意义,却长期忽视了发掘和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知识可以高度综合所含有的价值脉络(亦即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特别是“人类文化中的精髓和富有灵性的部分难以在课程中得到充分反映”[6]46。换言之,教师主体已经不是清晰地讲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及其基本内容,而是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国现代文学整体的创造意识的纵深之处、玄奥之处,即,需要深刻生动地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如何运用现代汉语完成中国文学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整体性的历史转型所获得的新文学成果及其创造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哪里。诸如,与旧时代的中西文学比照而论,白话小说散文、白话新诗、现代话剧的色彩斑斓、缤纷上下的众多名家名作包括五四以来涌现的文学社团流派、文学思潮更多地含有新文学的具体的创造特征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意义重大、贡献卓著,这恰恰是中国现代文学领域所代表的人类文化的一些精髓和富有灵性的部分(即,文学如何积聚和表现创造意识),若是被教师主体为了追求可靠严密的基础知识而采取繁复不堪的平铺直叙的授受方式所淹没,那是非常可惜的。这里实际上具有传统教学模式遗存下来的可以做出新的改变的巨大空间。也应看到,由于当今成长起来的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认识路线与中国现代文学革故鼎新的文化思潮、文学内部的推陈出新的思想观念本来就十分吻合,而且他们的生活视野、思想空间又一直被风起云涌的网络新世界的开放通达、包罗万象、日新月异的生活面貌所裹挟、所牵引,从而生成了同步感应中国现代文学内蕴的创造意识及其深化中国现代文学新的审美价值的动力机制。

(三)将具有创造意识要素的中国现代文学知识有效地编篡在一起

课程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这其中凝结着教师与学生双重主体的精神意志和创造力,完整的课程教学就在于学科知识的逻辑线索与其价值脉络这两个层面交织而成,并有意识地按照文化价值的最大化的原则来编篡知识,在此,“如何选择具有最多价值要素的知识和有效地把它们编篡在一起是问题的关键”[6]48。以往我们可能没有充分注意和选择中国现代文学那些具有众多创造意识要素的知识并将它们有效地编篡在一起,同时也忽略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成果本身所蕴含的理性精神(诸如,创造意识、民族意识、政治意识、生命意识等)对于课堂教学的诸多渗透、制约、调控作用,甚至很少能够认识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意识事实上已经成为教师主体与自己的学生得以沟通的媒介,由此促成教师主体与其学生双重的自我转换,并以各自充满创造意识的智慧文化的思想力量来支持与深化,最终完成属于他们所独有的激动人心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过程。

由此可见,教师主体首先必须自我接受中国现代文学面向中国旧文学不断革新以及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融合的新文学、新文化心理,及时顺应中国现代文学迥异于传统文学的情感、意志、智慧及其生活世界之后而逐渐转换形成一种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心理积淀,特别是在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进行理性分析时最终必须展现出一种万千世界新旧对比、中西抗衡的精神引领的创新思维定势,藉此建构和再现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始终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顾瞻人间,新声争起”的创造意识;同时,借助于这一种非常适合青年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的创造意识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实现教师主体自我创造的价值和勇于探险的自豪感,而且能促使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破旧立新观念作为其课堂教学的潜在意向、精神倾向与教育思维,持续不断地对学生原有的人生现实产生较大影响、刺激和思考,最终使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产生具有创造意识的深刻烙印。

二、“别求新声于异邦,仍弗失固有之血脉”[7]的民族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对于西方文学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审美价值的引入和增新及其所产生的创作思维的变化相当巨大,但是作为文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自然延续的基本要素,中国现代文学始终非常重视赓续和留存本民族的传统文学的审美对象、审美功能的“神秘的美味”,由此也就自我肯定了在中国旧文学基础上披荆斩棘、脱颖而出的中国文学的新形态——中国现代文学的存在价值。事实上,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意识的追求和认知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更加深刻地揭示出中国现代文学巨大的文学变革的认知。为此,它不仅可以在文学领域启发我们在最初层面上确认大力借鉴西方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民族立场;而且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在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方面发动中国人应对外来民族的攻势,它更类似于将中国文学的触角向外延伸出去、苛求融入世界文学的整体格局之中而强烈呈现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文学王国与文学成就,若以民族意识的命运线索来挖掘和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可能会更加契合创作者的初心和本意。无论是张爱玲小说叙事的独特情调,路翎小说的文化新人与旧家传统之间灵魂纠葛的现代意味;还是巴金、老舍的长篇小说的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之间的冲突所展现的民族风格,深受西方戏剧影响的曹禺剧作,都不能掩饰他们的艺术情趣与审美思想的民族意识,他们正是扮演了中国现代文学在西方文学文化的浪潮中具有民族意识的典型角色。

“教育不能培养只知道获取确定性知识的学者,而要培养追求深刻知识的思想者”[4]11,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推崇“简单地、顺向地对既往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以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主体部分”[6]46,“教人们走一条不会出错的错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接受性地认同……要求对确定性的知识保持安静并不能有丝毫困惑”[4]12。显然,在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近现代文学文化的强烈比照之下,我们不必停留在详细说明中国现代文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学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而是必须充分理解和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在熔铸欧风美雨的过程中,其富于自我民族的文学精髓和富有灵性的部分在哪里。我们不能忽视中国作家是如何选择传统文化文学精神而产生蜕变的,文学历史进化之中的逻辑性大翻转,最终注定离不开中华民族自我审美意识与文化立场的参与。中国现代作家的这一文化选择,也会使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主体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现代文学的许多创作成果在更高、更为复杂的以文化学和人类学为依据的生存主题的更为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作家在其灵魂深处所规定的为“大中华创造新文学”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毋庸置疑,现代诗歌作家(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穆旦、郑敏、冯至、艾青等)、散文作家(梁遇春、徐志摩、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的作品不少抒情特点都是外来文学“中国化”的存在现象,现代小说(鲁迅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创造社小说、张爱玲小说等)与现代话剧(曹禺、丁西林等人话剧)所呈现的许多“西方化”的叙事功能同样最终需要附加在中国作家不同程度的民族化情感的生成运动及其个人化的体验之中,方可实现中国新文学的成功开拓。

由此可见,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内容分析缺乏整合性而不能理解复杂、动态现象和知识的整体性及其在知识习得上缺乏举措的诸种局限[8],转而充分挖掘和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在熔铸欧风美雨的过程中其富于自我民族的“文学精髓和富有灵性的部分”[6]46在哪里,使其以一种文学的抒情功能的发扬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反映,更加注重挖掘在中国现代作家表层的文学创作行为形态之下隐秘的种种复杂的文化意识(包括上述的创造意识以及政治意识、生命意识等),如此作为,即可打破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传统教学的的结构形态,将更多的目光锁定在民族意识在中国现代作家心灵中所经历的心理生成过程,教师主体因此通过对中国文学家如何融合百家之长确立自我民族立场的这一心理过程的描述与分析来彰显出自身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内在的民族情感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目标的追求。在此,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内容也已被作为“人类文化中的精髓和富有灵性的部分”来理解和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意识也由此得到凸显。

三、创造意识和民族意识彼此交织“各以其情而自得”

观其要旨,我们所推崇的文学自然生命的创造意识和对传统文学坚守的民族意识在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前者立足于文学不断向前发展自身的生态逻辑,后者立足于每一个民族国家个体存在的价值问题,两者互为基础和前提。中国现代文学只有在具有创造意识的生存方式中才能获得新的生命,这是文学生命不可或缺的自由意志和属于新生事物的真正本质之所在,中国现代文学需要在与外来民族文学的不断碰撞冲突之中坚定执着地描绘出属于自己文学生命理想的民族特质,才是真正健康、完整的中国现代文学。

(一)学生在这两种意识导引下获得更加具有影响力的人生观念

“课程发展说到底是关于教师的发展问题,如果没有教师方面的相应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变革。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他们想什么、信仰什么、如何构想等都对课程变革过程以及课程政策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方式,有着强有力的影响。在这些思考方式、信仰和构想中,有些为教师群体共享,涉及的人多面广,这就构成了一个广泛的教学职业文化。”[9]“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教育使文化延续与发展的过程中,其选择功能最为重要,体现了人的主体性。正确的合理的文化选择将大大加速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在教育活动中使受教育者迅速而有效地吸收文化营养,内化为个人财富,并在社会活动中运用其财富加速社会前进的步伐。”[10]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课程教学的文化意识作为教师主体的一种心灵赋形能力的存在,它既不是单纯的思想主题,也不是复杂的审美取向,而是一种更为广阔、深刻的文化精神,它注重的是学生情感反应上的审美境界及其时刻记起自我存在的人生参悟与宽阔的人生思索。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价值目标而言,教师主体在课堂层面上的变革最为重要,教师主体只有将创造意识与民族意识这两种文化意识同时做出对课程所寻求的那种精神力量内涵的真正阐释与确认,学生才可能在这两种文化意识导引之下获得更加具有影响力和支配性的主题思想观念的发展,将新的精神的创造与复活以及如何为人生的意义、人的困境、人的自我认识寻找到一条向创造意识和民族意识靠拢的出路,即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这两种文化意识的特质彼此认同。如此,教师和学生最终才是真正成功领受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所给予的独特文学生命的文化意识的启示和指引。

(二)创造意识、民族意识的深入传达,成为师生的情感思想向理性转化的中介

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所走过的轨迹,可以发现,其跃动不止的创造意识和民族意识始终是一种客观真实的存在。可以设想,如果离开了这两种文化意识的渗透、灌注;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的时代性及其表现形式、历史价值可能就是一个概念而已。我们提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创造意识、民族意识这两种文化意识的建构与重现,力图进一步促成教师与学生双重主体身处崭新时代仍然葆有对中国社会在情感态度、审美感受、理性精神等方面的新发现。我们相信,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意识、民族意识对于中国现代社会所反映的那些艰难困苦的人生现象、现实问题最终具有内在的整理、概括、抒情、诠释的能力,必将成为教师与其学生双重主体沉思的情感、超越的思想、美好的心灵向理性转化的中介。很显然,凭借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所传递的创造意识、民族意识与激情,自然会拓展和引申出关于守成与创新、世界与自我的观念,并由此获得一个既可以承袭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又能够接近当下现实思想的逻辑起点。这是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文化意识建立的必然结果,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学潜藏在历史长河之中面向今日现实得以转换的闪烁星光。

与古典时代文学创作特点、价值取向截然不同,中国现代文学一直激发着不少教学主体的文学阐释热情、情感参与意识及其教学功用的价值观念的追求,焕发出他们巨大的丰富的从来没有停歇的教学潜能。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人进入“五四”以后的现代社会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纠结、生存与灭亡的忧惧的艺术描绘的思想力、意志力开辟了一个创造意识和民族意识相互交织的令人沉思的新时代:从主体意识的呈现上说,中国现代作家注重在变革动荡的历史大转折时期的革故鼎新的创造意识,并以此作为中国文学向前推进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核;从主体向客体化入而言,中国现代作家同样也以最大的热情完成了主体世界对于西方世界的模仿、再现与对应,更强调自我与西方之间现代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意识;在繁复深沉的现代社会情感世界里诞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意识、民族意识以及政治意识、生命意识,恰恰揭示出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力量的多源性、多样性,充盈着无穷生命力和各种迥异的生命价值的竞相开放,这些凝定而又深沉的文化意识的协畅、交织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思维血肉相连并在特定时期的不同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熠熠生辉,最终形成一种历史文化合力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反复呈现。

猜你喜欢
民族意识现代文学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现代文学源头下的韩国文学探析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中国现代文学教堂书写的空间叙事
论当前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日益强烈对我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影响
中华民族追逐“复兴之路”的历史足迹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根植民族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