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大学生就业

2020-03-14 10:04李慧明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马斯洛对口大学生

李慧明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隶属于行为科学范畴,是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种类型: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总体可以归为缺乏型需要与成长型需要两种类型,其中缺乏型需要主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个体才能感到身心舒适。而成长型需要则指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类需要主要是在缺乏型需要得以满足后产生,是一种促进人们成长成才的需要。五种需求之间呈现金字塔式的关系。

(一)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低层次的需要,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需要。当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得以满足,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才得以正常的运行。所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是满足其他需要的动力源泉。

(二)安全需要

当生理需要得以满足人就会出现安全方面的需要。安全需要主要是指人类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和家庭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少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依上三方面的需要。

(三)归属与爱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也被称作社交的需要,是一种更倾向于情感上的需要,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希望得到家庭的支持、朋友、同事及团体伙伴等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也就是对家人、爱人和友人的需要。

(四)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一般来说包括两类:一类是自尊,这类需要主要来源于自身,包括自己对功名利禄、独立自主的欲望;一类是他人的尊重,这类尊重主要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者看法,主要包括对名望、地位以及荣誉等的欲望。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在人的基础需要得以满足后通过各种手段最大限度挖掘个人能力来实现个人的理想和志向,达到自身期望值,进而获得自我实现的境界。[1]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主要代表,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更是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代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盲目从众、专业不对口、就业功利心过强等问题。

(一)就业中的盲目从众

从众心理作为人的社会属性的突出表现,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群体的需求或压力而调整自身的行为,使自身的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2]大学毕业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人生经历尚浅,目标定位不明确,在就业时极易出现从众现象。部分学生对就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就会选择盲目从众,最明显的就是宿舍从众现象。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深化改革与产业转型阶段,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是大部分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仍然热衷于“铁饭碗”职业,每年的毕业季都会涌现出大批学生考编、考公,无形中就会受从众心理的驱使选择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而这些企业的毕业生容量有非常有限,于是就显得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二)就业时专业不对口

大学生对口就业是指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本科所学专业能够基本保持一致。《中国教育报》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大量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技能型人才。而现如今大学很多专业的培养方式仍然是注重理论,在实践环节做的明显不足。麦可思发布的《2019年就业蓝皮书》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6%,其中,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2018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71%、62%。这表明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就业时专业不对口,而学生的工作经验不足,就业意向灵活性较差,尤其是理工类学生专业性比较强,在就业时更倾向于选择与专业相关度高的工作,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工作岗位少、机会稀缺的错觉,使学生对就业缺乏信心甚至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引发毕业焦虑和就业恐惧等心理障碍。

(三)就业功利心过强

现代大学生在就业的另一大特征便是一味地的追求高薪职业,学历等于收益这是很多学生以及家长身上普遍存在的错误认知。受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现代一部分人仍然以学历的高低来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因此许多学生在就业时想找到一份家人称赞,亲友称羡的工作。极少数学生在就业时甚至抱有“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想法。虽然这类学生只是极少数,但在每年高校的春季招聘会和秋季招聘会上都会出现一些国企招聘单位门庭若市而私企和地方小企业招聘单位门可罗雀的鲜明对比。这一有趣现象也侧面表现出了大学生在就业择业时的功利心过强,由此导致学生就业过于集中,产生岗位需求量大而供应不足的状况,进而使学生对就业产生了就业难、竞争大、岗位少的错误观念。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路径

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去除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自身需求认识不明确,工作定位不清晰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诱因。十年寒窗苦,为的就是苦尽甘来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职业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此外还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顺利就业避免盲目从众。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让就业成为大学生实现个人需求的指路明灯,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

(一)脚踏实地,基层做起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就业亦是如此。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大都心怀梦想,渴望远方。但梦想与现实是不同的,学生应意识到自己已经是独自面对风雨的大人,将理想分解为一个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让梦想照进现实。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学生在择业时要改变眼高手低的陋习,从基础做起,解决温饱问题就是在工作上的一个小小的点滴创造,只有解决了生理上的需要,才能够在日后工作中逐渐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一番大事业。

(二)安全第一,保障权益

大学生就业安全是家庭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毕业季学生因急于就业陷入“就业陷阱”的案例屡见不鲜,学生在就业中规避“就业陷阱”带来的不良影响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环节。从学生自身出发,在就业时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全面了解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时要敢于拒绝不合理要求,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3]但为了规避“就业陷阱”选择不就业的做法不可取,不可因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畏惧就业,应摆脱恐惧心理,知法懂法用法律保护自己,增强就业安全感。

(三)明确目标,合理定位

就业首先要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就业时的茫然无措。在就业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兴趣更加有助于学生在就业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避免就业盲从和就业时专业不对口。同时合理的目标定位也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避免过高的期望打击学生对就业的信心产生挫败感。目标定位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自我,取得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他人的认可,实现自身对归属与爱的需求。[4]

(四)获得尊重、自我实现

人必自尊而人尊之,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往往决定他的人生高度。大学生在就业时应当表现的自信满满,给人以乐观的姿态,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尊敬师长、友善待人。这样的学生往往能够得到老师、同学的喜爱和单位同事的尊重以及领导的器重,进而实现自己对尊重的需要,进而通过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打磨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以满足自身对自我实现的需要。

总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定要树立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正确认识自己,避免盲目从众,随大流就业,结合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最终实现自我实现的人生理想。

猜你喜欢
马斯洛对口大学生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大学生之歌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