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2020-03-15 09:39甘肃李小彦
高中数理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原子序数化学元素种元素

◇ 甘肃 李小彦

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而元素推断题又是化学考题中的重难点.本文针对这类题目归纳了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1 从元素的特征进行推断

例1现有4 种元素,它们均是短周期元素,分别为E、F、G、H,这4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E、F两种元素的离子有着相同的电子层结构,F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E、G 属于同族元素,F、H 形成的化合物在溶于水后呈中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F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溶于水后呈现碱性

B.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E)<r(F)<r(H)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G>H

D.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E<G

分析首先要找出最容易推断出的元素,这是解题的关键.F 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所以容易推断出F 为Na元素,F、H 形成的化合物在溶于水后呈中性,所以溶于水形成的化学物质为NaCl,H 为Cl元素,根据题意可以推断出G 为S元素,E为O 元素.答案为A.

2 从元素的性质进行推断

例2现有4 种元素,它们均是短周期元素,分别为E、F、G、H,这4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F是目前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G 位于第ⅠA 族,E 和H 属于同族元素,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E、H 两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有着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F、G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H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F强

D.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r(E)<r(F)<r(G)<r(H)

分析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知道目前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氟元素,所以F 为氟元素.E、F、G、H 原子序数逐渐增大,E 原子的最外层有6 个电子,所以E 元素为氧元素.又因为在周期表中G 位于第ⅠA 族,所以G 为钠元素.E 和H 属于同族元素,则H 为S元素.答案为B.

3 从元素的位置进行推断

例3现有4 种化学元素,它们均是短周期元素,分别为E、F、G、H,这4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E、H 两种元素属于同族元素,F、G、H 属于相同周期的元素,其中,只有F元素为金属元素,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 元素的含氧酸的酸性比E 元素含氧酸的酸性强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F)>r(G)>r(H)>r(E)

C.如果E、F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5,那么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3E2

D.E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大于G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分析4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逐渐增大的,且E、H 两种元素属于同族元素,而F、G、H 又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并且只有F 元素为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断出E、F、G、H 四种元素可能为N、Al、Si、P.答案为B.

4 从元素的电子层结构进行推断

例4现有4种化学元素,它们均是短周期元素,分别为E、F、G、H,其中E 元素的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而F2-、G+的电子层结构是一样的,并且F、H 属于同一主族元素.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元素和其他三种元素至少可以形成两种二元化合物

B.E元素和F、G、H 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正元素化合价都为+1

C.针对原子半径来比较,G 元素的原子半径比其他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

D.E、H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呈弱酸性

分析E元素的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H 元素.题目中提到4种化学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并且F2-、G+的电子层结构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推断出F为O 元素,G 为Na元素.又因为F、H 两种元素属于同一主族,所以H 为S元素.答案为B.

综上所述,在解答高中化学元素推断题时,学生要严格按照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行推断,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常识积累,同时要能运用严密的思维进行推理,提高化学元素推断题的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原子序数化学元素种元素
沸水浴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及水系沉积物中5种元素
四酸消解-ICP-MS法测试土壤中的19种元素
“濒危”化学元素,且用且珍惜
解析高中化学元素推断题
元素帝国女功臣
五味子4种炮制品中5种元素测定及其赋存形态
尝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化学元素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芦笋罐头13种元素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原子序数方法的巧用
“钠及其化合物”复习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