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在“疫”线
——中国工人阶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时

2020-03-16 02:14
中国工人 2020年2期
关键词:物资口罩武汉

1月24日,武汉度过了一次最不寻常的除夕。

就在前一天,武汉市发布了“封城”的公告,全城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这座拥有超过110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强烈侵袭下不得不进入“隔离”状态。

封城后的武汉仿佛变成了电影里的画面,空无一人的街道,为居家隔离而囤积食物的市民……人们都戴着厚厚的口罩、帽子和防护镜,很难分辨出模样。

很快,随着疫情的蔓延,战“疫”行动由武汉延伸至全国,随着全国31个省区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餐”成了全国人民共同的战“疫”指南。

然而,城市停摆,生活却要继续,面对疫情,一群人选择挺身而出,逆行而上。

他们中,有连夜赶往武汉的84岁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他告诉大家不要去武汉的同时,他却第一个去了;

他们中,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自2019年12月29日转入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来,他们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从未停歇;

他们中,还有全力奋战的建筑工人、随叫随到的电力工人、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人、加紧生产的技术工人……

他们在奔向自己工作岗位的同时,用勇气撑起了战“疫”中的一片天。

7000万人

这一次,摄像头对准的不再是网络红人,而是一个庞大的医院建设工地,其中建筑工人的身影、来回移动的叉车和混凝土运输搅拌车被大众尽收眼底,最高峰时有700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火神山医院建设。

坚守武汉

2020年春节前,远在上海学习的武汉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朱彬倍感焦灼。

疫情暴发后,他所在的协和医院扩充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空前加大。当得知医院亟需人手的情况,朱彬提出申请回到武汉。然而,几乎所有通往武汉的航班和高铁都取消或停运了。

为了赶回医院,朱彬想尽办法,他先是坐飞机到长沙,然后租了一辆车亲自开回武汉。经过重重坎坷,最终,于1月27日下午成功到达目的地。回到武汉之后,他立刻跟科室主任打电话说:“我回来了,可以接受工作安排。”

朱彬到达武汉的这一天,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护士阮丽萍在她的日记里写下:“1月27日,体温正常的第二天。呼吸困难症状比之前减轻了些,精神也好转了,起来跟查房的护士拍了张合影。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没有她们的照顾,就没有我们的痊愈。心里也有些遗憾,恨自己不争气,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不能跟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从1月21日住进隔离病房后,阮丽萍连续发烧了5天,中间因听闻好友父亲感染病毒离世的消息,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是,她挺住了,没有让病魔将自己带走。2月1日,阮丽萍的核酸结果呈现双阴,她说:“那意味着,我很快就能回到队伍,和其他人一起并肩作战了。”

在武汉这座近乎“停摆”的城市里,所有的医院却像飞速旋转的陀螺一样,上万名医护人员与病毒周旋,穿梭在一个个隔离病房之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慨叹,她从来没有在医院见过这么多病人。

在这场难以估量的疫情里,一切都变得不同于往常,就连网络直播这种社交方式也被重新定义、刷新。

这一次,摄像头对准的不再是网络红人,而是一个庞大的医院建设工地,其中建筑工人的身影、来回移动的叉车和混凝土运输搅拌车被大众尽收眼底,最高峰时有700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火神山医院建设。不难想象,如此庞大的在线观看人数背后,埋藏的是一颗颗对阻击疫情怀着殷切希望的心。

“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无疑承担了全国上下的重托,它们要重现17年前的“中国奇迹”—用10余个昼夜建成武汉版小汤山医院,为病人收治提供充足保障。这个奇迹,目前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轮番复制,众多版本的“小汤山医院”在迅速崛起。

通过电视直播的画面,严美玲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上看到了丈夫翟勇的身影,她特意给翟勇发了一条微信:“下雨了,后面那个是你吗?”

29岁的翟勇第一次在工地上度过了除夕,但他并不感到孤单。上千名工人在工地上相互陪伴,他们此刻怀着共同的目标—为开辟出一座挽救生命的庇护所加速。

2月6日, 刘建召驾驶着满载中国海油紧急筹措调配的1800套防护服、2万个口罩、2万公斤84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前往武汉 李佑坤 / 摄

出租车司机林庆懂得挽救生命的重要性,他从1月27日就开始无偿接送医护人员出行。为了及时将医护人员送到医院,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踏出家门,一天就把武汉多个区跑了个遍。他考虑过被感染上的可能性,但想到这样做能实际帮到在一线奋战的医生和护士,便也觉得值了。

环卫工满彩美更擅长换位思考,进驻武汉市红十字会承担医院清扫保洁任务后,她每天只能通过视频电话跟孩子报平安。女儿问她:“妈妈,你为什么要去医院?”她回答说:“打个比方,如果妈妈住院了,没有人愿意照顾帮忙,妈妈怎么渡过难关呢?”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疫情之下,武汉市大量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们直面挑战,他们中既有身处最前沿的医务工作者,也有埋头苦干的建筑工人,更有在大后方保电、输气、供水的职工。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们奋然前行的身影汇成了汹涌人潮中的逆行军。正如钟南山所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英雄从未走远,他们就在眼前。

千里驰援

1月24日,除夕夜,晚上8时左右,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接到武汉市卫健委的电话,被告知解放军陆海空3支450人的医疗队将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乘军机连夜驰援武汉医疗一线,于当晚11时左右抵达天河机场,其中,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将支援金银潭医院。

听到这一消息后,张定宇和团队兴奋不已。由于近一个月来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严重不足,护士原本两小时的交接班时间被拉长至四五个小时,医生更是出现严重的体力透支情况。要知道如果医护人员的免疫力下降,则会加大感染病毒的风险。他说:“现在援军来了,压力将减轻不少。”当晚10时许,张定宇又收到第二个好消息,上海医疗队136名医护人员也将进驻金银潭医院,于次日凌晨2时抵达。

封城的武汉,并不是孤岛。14亿人的目光,聚焦武汉,关注湖北。星夜兼程的驰援,不问出处,不计得失。

在同一个除夕夜,上海、广东以及军队的多支医疗队纷纷组建起来,向武汉出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选派了24名医务工作者支援武汉,他们都曾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赴北京小汤山医院参加支援。在队长郭亚兵和队员王晓艳的共同倡议下,全队24名队员毅然写下请战书,向组织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为了加强对湖北的支援力度,国家卫健委制定了一省包一市对口支援政策,最终确定由19个省市对口支援武汉以外湖北16个地市,实现支援全覆盖。一时间,各省的援鄂医疗团队迅速集结,“驰援武汉”的声音响彻全国。

2月7日上午,紧急组建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在武汉天河机场相遇。他们互相喊话:“你们是哪个医院的?”“华西医院的!”“我们齐鲁的!一起加油!”这一幕,触动了无数国人。

截至2月12日,国家卫健委从全国共派出189支医疗队、21569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省的医疗救治工作。随着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齐鲁医院、华西医院四大拥有百年历史的医院会师湖北,全国各地的援鄂白衣战士掀开了一场与新冠肺炎的激烈搏斗。

医护人员来了,物资也来了。疫情暴发以来,各物流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免费运输服务,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捐助武汉市的医疗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各大医院。除了医用物资,还有山东寿光的蔬菜,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牛羊肉,也纷纷抵达湖北。

据统计,国家多个部委以及各兄弟省(区、市)支援湖北省各类医疗物资累计达到1000万件次以上;社会各界捐赠的医疗防护物资也达到1000万件次以上。截至2月11日,铁路装运疫情防控保障物资达4942批、5.8万吨;民航系统共保障应急物资运输航班9875个航班,运送防控物资累计12455.70吨,运送医护人员20604人次;海关总署共验放防控物资8.7亿件。

疫情当前,全国上下都时刻惦记着武汉和湖北的疫情防控情况,一位位普通劳动者们也纷纷站出来,将一份份朴实的情意传递到战“疫”前沿。

农历大年三十这天,退伍老兵王国辉,从河南省沈丘县自驾300多公里到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将自己种的4500公斤蔬菜捐献给项目部。经过长途奔波,到达时已经是晚上9时。他说,尽管已到年关,但看到武汉各种食材需求紧张,他还是毅然出发了。“把菜送到,心里才踏实。”

这场疫情也牵动着边境群众的心,云南省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莲花滩乡石板寨村坡头小组组长盘海金发动全村村民积极行动起来,93户村民捐出了22吨香蕉,先由摩托车把香蕉送到公路上,再由大货车集中运往湖北省黄石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

虽然严峻的形势迫使武汉不得不暂时进入隔离状态,但来自武汉之外的关切与帮助一直没有停息,全国上下都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帮助着这块亟需呵护的土地。

2月7日上午,紧急组建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在武汉天河机场相遇。他们互相喊话:“你们是哪个医院的?”“华西医院的!”“我们齐鲁的!一起加油!”

助力生产

距离除夕还有3天,医卫生产企业员工龚小程刚一进家门就倒了盅白酒:“爸,今年过年我不能在家过了。这杯敬你,就当年夜饭。”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在一线奋战的画面让他泪目,在接到厂里通知后,龚小程义无反顾地回到岗位上。

同样,回程的队伍中,还有同事周晓梅,她说:“现在情况特殊,召唤就是命令,为了大家的健康,少歇几天不算什么。”

1月22日,和他们一起放假返乡的120多名员工重新在浙江杭州建德杨村桥镇的“朝美日化”工厂集结,加入N95口罩和医用口罩的生产中。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口罩占据亟需物资榜首。然而,一条条生产线却面临着工人返乡、原料停供、物流停运的困境。

在上海,一批批志愿者的加入,缓解了生产的难题。

2月1日上午7时,施伟铭终于走出了生产车间。他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经过一晚上的努力,30万只口罩产量已达成。彼时,施伟铭和车间里其他志愿者一起,已经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

位于上海松江区的一家疫情口罩指定生产厂里,除了原本的工人外,几十名从其他地方驱车赶来的志愿者进行必要的培训过后,也加入了昼夜赶工的流水线中。

潘艾方是上海市人大第一批农民工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在朋友圈中看到了招募消息后,她第一时间报名参与。“除了一线医务工作者,我们每个人也能为防控这场疫情做些事。”

据工信部的信息显示,截至1月23日,全国已经有30家口罩生产企业复工,日产量超过800万只。其中,上海市口罩的日产能就达到了180多万只。

抗击疫情,不仅是劳动者的责任,更体现着企业的担当。距武汉地缘较近的湖北省仙桃市,截至1月26日,已有35家无纺布生产及加工企业复产,日生产口罩270万只,医用防护服2万件。

“布一出来就被抢走了,好多企业排着队要。”虽然仙桃市规模以上无纺布生产及加工企业有140多家,出口量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但面对每天数以万计的消耗量,医用物资依然供不应求。为全力保障下游企业的医用物资生产,仙桃市辉煌塑料公司从外地紧急订购原料,每吨价格比平时整整高出2万元。公司负责人严银生说:“只有看到制布机高速运转,原材料成垛堆放,自己才会感到心安。”

北京,人员进出密集,不能成为下一个“武汉”,这座曾经历过非典重创的城市,在防疫部署方面,一刻不敢怠慢。防疫物资的生产,也是重中之重。

从提出建厂需求到确定选址,再到跑完所有审批手续达到生产条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给出了7天的答卷。大年初七,联合康力医疗器械公司生产车间正式落地亦庄,现有设备在百万级洁净间的厂房开始发出轰鸣,月产千万只口罩,主要满足抗击疫情的一线需要。

肺炎疫情蔓延,复工人数增多,为缓解一“罩”难求的局面,众多企业开始试水跨界生产。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省企业新增医疗器械的厂家就多达414家。2月9日,广东企业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告将要开展生产、销售医用口罩业务;2月11日,广汽集团第一台口罩生产设备开始进行安装和调试。

作为我国最大的医卫用材料供应商,中石化受国资委委托,也已与合作伙伴对接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预计各类生产线投产后,至2月底全国有望日供口罩2亿只。

为了保证生产出的医用物资能尽快交付,铁路和公路运输也在最大限度保证运力,与疫情赛跑。

“这趟作业中挂有12辆武汉方向的援助物资,抓紧时间作业,作业计划放在信号机上面了……”1月28日15时45分,陈林听到对讲机发出的指令。

作为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被誉为中国铁路的“心脏”,驼峰连接员陈林的主要工作,就是小跑着紧跟时速10公里左右的货物列车,快速地摘开连接车辆的风管、车钩,使车辆分离溜向指定的股道进行集结,重新编组成新的列车发往全国各地。“我要尽快摘好每一钩,让这些援助物资在我这个环节不耽搁一分钟,早一点到达武汉,就是我对抗疫的一点点贡献。”陈林说。

疫情就是命令,运输即是保障。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做好应急物资运输运力准备,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开通“特事特办”审批绿色通道,迅速发放应急物资运输通行证,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告知沿途各省份交通运输部门,确保应急物资运输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和优先便捷通行,以便快速送达防控第一线。

1000万件次

据统计,国家多个部委以及各兄弟省(区、市)支援湖北省各类医疗物资累计达到1000万件次以上;社会各界捐赠的医疗防护物资也达到1000万件次以上。

一位位劳动者、一家家企业、一段段铁路与公路交织成的网线,串联成一条条阻隔病毒的生命防线,让一批批亟需的医用物资,抵达战“疫”的最前线。

工会来了

有劳动者的地方,就有工会组织的身影。

疫情当前,中国工会第一时间响应。

1月28日,防疫物资相当紧缺的情况下,满载200吨消毒剂的几辆货车,一路疾驰,分别抵达湖北荆州、孝感、仙桃、天门、潜江等地。这是来自全国总工会的第一批捐赠物资。经全总多方联系,通过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并在江汉油田工会的协助下完成采购,交由当地防疫指挥部统一调度使用。

当悬挂着“全国总工会与湖北人民在一起”红色标语的长挂货车出现在疫情风暴中心时,这批物资也在向当地职工表达着一句话:别怕,工会“娘家人”来了。

就在前一天,全国总工会向全国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发出了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倡议书,明确提出要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迅即行动起来,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按照全国总工会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工会系统吹响了抗击疫情的行动号角。

“娘家人”的温暖首先直抵战“疫”一线,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环卫工人、物资保障人员、社区防控工作者、疫情防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者等职工送去慰问。

湖北省总工会第一时间下发专项慰问金200万元(含全总100万元),慰问全省参与防疫抗病工作的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后追加下拨1000万元,专项用于慰问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职工。

与此同时,全国31个省区市纷纷行动,从工会经费中设立“防控专项资金”,并陆续对慰问金救助对象、标准做出细化。

1月26日,黄冈供电公司电力工人为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安装应急照明灯,并为黄冈“小汤山”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姚苏文 / 供图

工会发出了通过“集体协商”让中小企业渡难关的呼声。上海市青浦区总工会提出建议,将“集体协商”变成一架双向沟通的桥梁,企业工会可以动员号召资方和职工双方坐下来协商,“责任共担,风险共挡,问题共商讨、利益共享”。

3692万元

全国总工会多方筹集物资、下拨资金,先后向湖北等地方总工会拨付3692万元资金补助,专项用于疫情防控救灾,并向湖北省总工会捐赠200吨消毒剂和2万只医用口罩,用于抗疫一线工作人员。

河北省总工会对省卫生健康委选派的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给与每人5000元慰问金;山东省总工会对全省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的一线在岗职工,每人发放慰问金1000元,由企业工会第一时间实名制发放到职工本人。

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市总工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列入职工互助保障重大疾病范畴,且不增加任何参保费用。患上新冠肺炎的参保职工,可最高获得特种重病保障金9万元。

一份及时的补助保障,无形中为奋战在一线的职工撑起了保护伞,这样的保障也在广东、黑龙江等地陆续推进。

突如其来的疫情,被迫延长的假期,放慢了职工返工的脚步,却不能停滞工会帮助职工技能提升的步伐。

2月6日,河南省总工会通过“豫工惠APP”平台,筛选出156个工种、67万多道试题,开展全省职工“网上练兵”活动,倡导未返岗复工职工居家参与网上学习、网上答题、网上练兵及闯关竞赛。面对疫情,工会组织发挥“互联网+”优势,以新载体新手段深化劳动和技能竞赛的节奏也在加速。

另一方面,随着2月10日各大企业陆续复工的到来,如何妥善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成为工会“娘家人”行动的重点。

为此,工会发出了通过“集体协商”让中小企业渡难关的呼声。上海市青浦区总工会提出建议,将“集体协商”变成一架双向沟通的桥梁,企业工会可以动员号召资方和职工双方坐下来协商,“责任共担,风险共挡,问题共商讨、利益共享”。

在广东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省企业联/省工商联劳动关系三方通过电话沟通、邮件协调,共同发出《致全省广大企业家和职工们的倡议书》中提出,可以通过集体协商,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少裁员,保持劳动关系稳定。

当下,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但是,以职工为中心,为职工送去温暖与保障的工会行动一直都在继续着。

看,“平安复工”来了—2月11日,厦门市总工会联合有关单位启动点对点免费返厦包车行动,首批车辆承接了11家企业的员工返厦,解决了企业复工难的问题。

看,“心理援助”来了—疫情面前,北京市总工会在基层建立的270家职工心灵驿站行动了起来,通过心理热线电话、危机干预、重点人群心理辅导等方式,为广大职工减压赋能。

看,“就业创业援助”来了—安徽省总工会将于2020年2月中旬到3月下旬,在安徽职工服务网及各级工会职工服务网提供2000家以上企业、1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举办百场以上工会网上专场招聘会,促进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

面对疫情,要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按照全国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尽最大努力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贡献着能量。

2月10日,全国各省区市迎来节后复工复产第一天。数以万计的劳动者重回岗位,保障着生产线的运转,保障着城市的运行,保障着居民的生活。一如往昔的劳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同一天,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当日,全国非湖北地区确诊病例六连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也呈现出向好趋势。

抗击疫情,不止于武汉,逆行而上,也不止于医务工作者。

战“疫”中,每一位劳动者的逆行坚守,都好似一缕阳光,终能汇聚成庞大的力量,支撑人们向阳而生。

猜你喜欢
物资口罩武汉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武汉加油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决战武汉
雾霾口罩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