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的孩子没有创造力

2020-03-17 09:22袁则明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0年2期
关键词:光纤玻璃玩具

袁则明

1976年,武汉电信学校的几个年轻人,拉出了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之前,美国在研发光纤时,花了千万美金,而当时他们没有钱,没有资料,更没有设备,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是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关键人物,他叫赵梓森。赵梓森兄弟姐妹8人,父亲是百货公司售货员,母亲做缝纫活。在当时的上海,这点收入既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又要供8个孩子读书,只有处处节俭。

玩是孩子的天性,可赵梓森家没有钱买玩具,于是,只要人家有新奇的玩具,他都会想方设法制作。除了制作,有时候在马路边捡到别人扔掉的玩具,他便带回家后,慢慢研究修理。

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为了让整天坐在缝纫机前的母亲心情愉快,他决定做一台收音机。收音机需要一种能检波的氧化亚铜半导体,当他把一种矿石敲碎,用火加温使铜氧化后,卻收不到信号,后来才知道,他得到的只是氧化铜。

在制作和修理玩具过程中,他学会了做小马达、模型飞机、制取氢气等。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也学到很多数、理、化等方面的知识,并对各种实验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他曾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和复旦大学中文系,可他都退了学,原因是所学的专业不是记忆就是读写,没有兴趣,最后去了一所私立上海大同大学的电机系学习。1952年,私立大同大校并入上海交大,他进了电子通信学科。毕业后,分配到武汉电信学校任教。这是一所中专学校,在这里,他不但整天泡在实验室,而且,涉及自己不懂的知识,他就认真学习,就这样,他自学了高等数学、外语等很多研究生课程。

1969年,国家邮电部将“大气激光通信项目”,转给了武汉邮电学校。这是很多高校已立项研究多年,但一直没有突破的项目。由于设备残缺不全,一种必备的平行光管还要等一年后才能到货。赵梓森翻阅大量资料,又仔细地分析平行光管的原理后,认为利用太阳光可以替代平行光管。

当时,教育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国家如此重要的研究项目,稍有不慎,可能被扣上各种“帽子”,何况赵梓森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员,所以,没有任何领导表态。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偷偷地带了几个学生进行摸索、探究,仅两天时间,就有了突破。

一年后,他通过这种方法已将光大气传输通信距离从8米飞跃到10公里。学校领导渐渐对他信服,让他专门从事这项研究。然而,他在此后的实验中发现,这种大气传播光通信技术受天气影响,遇到雨雪天气,就无法完成通信。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点?他苦苦思索,又去各大图书馆翻阅了大量书籍,1972年底,他在一本杂志上获悉美国正在研究利用玻璃丝进行的“光纤通信”,而且取得了初步成功。

赵梓森认为一场通信革命已经到来,所以,他建议学校向相关部门汇报,以便尽快立项,进行研发。可那时经费困难,思维理念缺乏,甚至很多科学界人士都断定用玻璃传导是“天方夜谭”等,基本上一傅众咻。只有他认为不能再等了,认准的事就自己干。

在经过慎重考虑后,他邀请了一名化学老师,一位资深玻璃工等几位共同参加研发。没有厂房,他就在厕所旁的清洗间内操作,用几个电炉和一些烧瓶,外加一台旧机床改造成的玻璃车床。可这一次却不同以往,这是一个有毒有危险的化学过程,稍不注意就会中毒,也会发生了爆炸。尽管他十分小心,但一种叫四氯化硅的物质还是从管道里流了出来,生成的氯气和盐酸进了他的眼睛和口腔。他被同事强行送往医院,可是,还没痊愈,他又回到实验室。

家里的亲朋好友都劝他不要冒险了,即便玻璃真的能传输,也不可能就这样轻易制造出来,何况还会有生命危险。其他成员渐渐开始松劲,时常说一些泄气的话,只有赵梓森坚信自己会成功。

在他的坚持和鼓励下,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挫折之后,1976年3月,他们终于拉出了一根7米长玻璃细丝的石英光纤。此后,他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我国成了世界第三大光通技术强国。

如今的赵梓森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他的成功经历,应该能给我们的家长得到了一些启示,当家长们收起孩子的玩具,教他第一个字母或正在考虑如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或许你已经折断了孩子想象的翅膀,抹掉了孩子探究的兴趣,把孩子定格成了一个平庸者。

在一次和青少年交流时,赵梓森院士感慨地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引人生的方向。初中之前小孩子不玩,创造能力就没有了。”

猜你喜欢
光纤玻璃玩具
中国特种光纤产业正衔枚疾走
长飞光纤:中国光通信A+H第一股
光纤与光纤传感器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玻璃上怎么会起雾?
富通G657光纤预制棒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