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中的女大学生形象分析

2020-03-17 09:25纪永霞何烨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变迁

纪永霞 何烨

基金项目:滁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美电影女大学生形象分析对比》,项目编号:2019CXXL134。

摘  要:美国电影中的女大学生形象来源已久,但正由于历史悠久,女大学生的形象确立与发展也较为波折。本文试图通过对一百多年以来美国电影中的女大学生的形象的探析,确立其形象概念。了解历史发展背景下的荧屏形象变迁。女大学生这一电影形象的发展是美国社会文化在不断融合发展后形成的形态各异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美国电影;变迁;女大学生形象

作者简介:纪永霞(1996-),女,汉族,安徽滁州市人,文学学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文化研究;通讯作者何烨(1989-),女,汉族,安徽六安人,文学硕士,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3--01

美国好莱坞电影随着时代的推动兴盛不衰,但电影业的繁荣也促成了美国女大学生在银幕中难以有确定的形象概念,其形象类型的变化也与不同时代的主流媒体认知变化相关联,缺乏具体的深层次探究。因此本文在美国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基础下,从女性群体中的女大学生入手,了解电影形象变化和时代背景的紧密关系。

一、美国电影中女大学生形象概念的确立

美国记者和翻译家玛丽(1927)在其著作《为女权辩护》中提到“女性意识的崛起,使得女性主义思想很快传遍了西方世界”。然而性别不对等的早期社会,女性主义思潮也只是起到呐喊的作用,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

美国早期的荧屏上,女性角色也难免出现形象单一的问题,美国电影中女大学生形象的确立也有相同的困境,她们大多也被划分为三种类型。好莱坞经典电影《蜘蛛侠1》(2002)中蜘蛛侠的女友玛丽由甜美可爱面容著称的科尔斯腾·邓斯特主演。《变形金刚1》(2007)中的女主角就是典型的第二类型的女大学生形象,米凯拉·贝恩斯以其性感傲人的身材带起了电影的一波热潮。《蜘蛛侠英雄远征3》(2017)中的女主角就由有“酷girl”之称的赞达亚·科尔曼饰演,在剧中也以突出的个人形象特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映像。可见就现代美国荧幕女大学生形象的“标准”已经渐渐模糊,不再被规定在某一个范围之内。

二、美国电影中女大学生形象的变迁

1、觉醒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70年代)

由于时代局限性,年轻女性角色难逃男权意识形态下被轻视的命运。在此之后的20世紀60、70年代迎来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女性主义思潮运动,女性主义文化开始真正的觉醒。电影《爱情故事》(1970)中的女主角詹妮弗以其勇敢坚定的年轻女性形象成为不输与男主角的闪光之点。女性角色在这个时期得到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女性的集体发声也是的这个时期的美国电影开始关注女大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

2、成长期(20世纪70年代~2000年)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往后,在女权运动的影响之下,女性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趋向于完善,种族歧视也在慢慢削弱。青春爱情电影《我该爱哪个女孩》(1987)中开始花费大量的笔墨来描绘女大学生这一形象,女主角加布里埃尔黑发黑眸的形象一改往常,可见主流大众对于年轻女性的审美要求的悄然改变。

电影中的女大学生在外在形象上的改变有迹可循,但在内在性格的刻画上,大部分依旧保有传统女性的温柔美丽的形象。电影《四个毕业生》(1994)中女主角励志的成长历程,感染着每一个观众,给当时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影中的女大学生形象同时也意味着同为女大学生的现实群体在转折期的引导。她们不局限于传统的主流价值观,解放天性,从电影角色中就能够挖掘出真实人物的内心世界。

3、成熟期(2000年至今)

也是从20世纪的后期,女性角色开始变得更加的丰满,女大学生的形象也由此开始频频出现的荧屏之中。“这些女性是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艺术塑造,但其源于现实生活中多元化女性的模板”(杜玲玲,2012)。《律政俏佳人》(2001)中的女主角艾丽从一个只热衷于美容的傲娇美人,经过不断地学习而成为外表与内在并存的优秀法学院代表。同年的另一部电影《公主日记》(2001)则从另一方面,表现了年轻女性对于责任和义务的勇于承担。这部电影对于年轻女性的成长蜕变、思想成熟的急剧变化有了细致的描写。随着女性主义思想的逐渐成熟化,电影中的女大学生形象也开始越来越贴近于生活化。可见,“当代美国女性主义电影中不仅强调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让女性走入整个社会秩序的重建当中,并揭示女性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的角色与力量”(边丽君,2016)。

三、结语与思考

本文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探究确立女大学生的群体形象概念,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去看女大学生的荧屏形象,不难得出以下的结论:美国电影中女大学生形象的刻画大部分是根据主流文化对其所抱有的幻想和期待而塑造的。但由于时代的人文关怀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电影文化产业越来越能够挖掘现实主义现象背后的精神世界,女大学生这一形象的确立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年轻的女性在电影中也摆脱了以往的限制,独立的人格,自信的态度无不彰显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边丽君,2016,美国女性主义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新锐视点》,第14期。

[2]杜玲玲,2012,美国电影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转变,《电影文学》,第15期。

[3]盖耶·塔奇曼,2004,大众媒介对妇女采取的符号灭绝,《经典文献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

[4]贾磊磊,1995,百年一梦——电影与女性,《电影创作》,第6期。

[5]玛丽,1927,《为女权辩护》。北京:华文出版社。

猜你喜欢
变迁
小渔村的变迁
我家的自行车变迁史
留村的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一纸婚书见变迁
清潩河的变迁
象棋子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