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休闲的转变浅析乡村群体分化

2020-03-17 09:35段孟琪温艳青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9期
关键词:休闲

段孟琪 温艳青

【摘 要】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休闲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休闲互动的变化导致了农村群体的分化。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休闲方式的比较,可以看出休闲互动的变化导致了休闲方式和休闲内容的差异。

【关键词】休闲;休闲的转变;群体分化

背景

经济、科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公共空间变得狭小,能做的事越来越有限,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地理空间,同时也是农村社会整合与秩序构建的基本社会单元,是具有利益、道义和情感纽带的共同体。但村庄的开放和流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转型引起了休闲方式的转变,休闲互动的转变也会影响乡村群体分化。

关于休闲的研究

目前我国关于休闲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立足精神层面分析大家的休闲需求、观念、心理、体验等现象;其次将中国旅游、娱乐、体育等休闲产业及其消费与经济发展做相关研究;最后有从国人的休闲、生活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做相关研究。

那么,从性别、年龄、职业、经济与家庭结构等方面入手研究居民的休闲观念与休闲方式:如金海水(2010)立足于东北地区的实证研究得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经济收入等因素会造成人们休闲态度上的差异;岳培宇,楼嘉军(2006)对武汉、上海、成都三地的城市居民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受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居民的休闲方式选择会有不同。

有学者认为家庭观念、情感和照顾功能的弱化是因为社会變迁加快,传统家庭结构的改变所导致。传统家庭的核心化趋势显而易见,家庭结构发展到以核心家庭为主。家庭结构也会对农民休闲态度产生影响,如核心家庭人口规模小、人均收入高对休闲的重视程度更高。

不同时期的休闲互动

农村的差序格局更为明显,人际关系以血缘、地缘为主散开为一圈一圈的水波纹,越是核心越是关系紧密。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传统农业从事者大大减少,农民工身份的获得使传统农民这个群体出现了分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了传统村庄的瓦解,以往从事共同劳作的地方变成了记忆中的故土。村民群体个性化增强,其的休闲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集体化时期的休闲互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发展生产、集中力量办大事,该时期通过人民公社、生产队等功能组织对乡村社会进行全面整合。该时期的休闲互动主要是集中观看大电影、参与学习毛主席语录、积极参加一些计工分的比赛活动或者参与一些具有政治色彩的活动,人们的休闲交往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个人的休闲时间多属于集体。村民们认为,集体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让每个人忙完后都感到快乐。其实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大家的参与兴趣,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群体联系更加紧密。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提高了群体间的沟通互动,加强了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后集体时期的休闲互动

秧歌舞和龙舟赛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休闲方式,之后现代电子设备开始引入,听收音机、录收音机、看电视,成了村民“消磨”空闲时间的新娱乐。“村里第一台电视机是村口小卖部家的。电视买回来的那天,大家把他家围的严严实实!基本上每天晚上饭后时间大家都去他家,坐在一起,看电视聊天。现在都觉得奇怪,只是一台闭路电视,雪花多的像麻子一样,但大家都愿意看!”大家聚在一块坝子上吹牛、看电视、打探消息,从被组织参与集体活动到自觉自愿全身心参与集体生活,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传统时期的休闲互动

80年代末,大家参与集体休闲的热情下降,参与人数减少,原来集体组织的活动逐渐退出生活的舞台。随着农用科技的发展,现代器械大大节省了村民的劳动时间,闲暇时间更加富足,但是该时期农村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和资源短缺,农民自身参与健康的娱乐活动的意识淡薄,又缺乏组织娱乐活动的人才和支持,农民闲暇走向了简单和单一,多是以麻将打发时间。

休闲引起的群体变化

现代化引起了村民生活的新变化,电视的普及给农民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画质更加清晰,连续剧、电影的无限供应,农民的闲暇时间在电视跟前溜走。从集体生活闲暇到自发参与再到家庭与个体休闲,从集体大电影到村口小卖部到茶馆再到家庭电视。村民的休闲自主性、能动性增强,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选择想要的休闲方式,休闲场地的不断变化,更使得村民从村庄共同体休闲中逐渐独立为个体休闲。

农村休闲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导致人们日常行为和价值观的变化,进而引起了群体、家庭成员和农村社区关系的变化。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从传统时期的封闭、静止、同质日趋走向开放、流动、异质,尤其是对中西部农村地区而言,村中的大部分人选择外出务工经商,村民逐渐从原来的亲密关系、社区、村庄认同等地方共同体中割裂出来,传统的道德规范、村规民约、集体规则等对农民的约束与规范作用越来越小,个体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农民越来越成为一个选择和规划自己生活、具有自我意识、独立人格的个体。

老一代对家庭和集体的归属感往往更强,他们主动参与活动,渴望对集体的回归。然而,由于现代教育和新观念的影响,青年人形成了自己的交际圈。他们只“熟悉”圈内的人,不愿意深入了解圈外的人,哪怕是一个集体的也是陌生人。新一代通常会把与朋友的互动列为他们最舒适的休闲方式,中青年喜欢打麻将,但对看电视的休闲方式比较冷漠。农民休闲不再像集体化时期举办具同质性的活动,更多的是反映社会主体性的休闲方式,大家更愿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休闲。

结语

这个经济、科技、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要将我们带向何方?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农村社区的不断转型,其休闲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血缘联系被弱化,地缘联系被破坏,群体与乡村的联结越来越不紧密,乡村共同体日益萎靡,农民群体对共同体的认同如何才能回归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金海水.东北地区农民休闲态度实证研究 [J].区域经济2010(12):140-142.

[2]岳培宇.上海流域城市居民休闲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2-34.

[3]何芸.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及其对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J]. 社会保障研究,2011(1):74-80.

[4]吴重庆.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J].读书,2011(1):19-25.

作者简介:

段孟琪,女,西南大学社会学硕士在读。

温艳青(通讯作者),西南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西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助教,2020年泸州市社科联-社会工作与健康管理研究中心課題《边远山区空心村 “三空”群体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探索研究》(项目编号:SGJK202005);2020年度西南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乡村社区健康治理模式探索研究》(项目编号:2020ZSQN017)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猜你喜欢
休闲
山地景区休闲运动项目的开发研究
论清新休闲旅游名城形象构建
关于加快蓬莱葡萄酒旅游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的当代价值
浅论异化休闲及其克服途径
吉林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中的休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