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垂直绿化应用调查分析

2020-03-18 01:17黄可罗娟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垂直绿化赣州市

黄可 罗娟

摘    要:通过对赣州市垂直绿化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归纳总结出赣州市垂直绿化应用的5种类型,以及常用植物种类约37种,属30科35属,在提出赣州市现有垂直绿化应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政策引导与垂直绿化设计规划,丰富垂直绿化植物种类,优化垂直绿化植物配置和加强养护管理等解决建议以作参考。

关键词:垂直绿化;应用调查;赣州市

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立面或其它构筑物表面攀援、固定、贴植、垂吊形成垂直面的绿化,具有占地面积少、绿量大、覆盖速度快等优点[1]。近年来,长江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等的街道、大型商场、写字楼、公园及大型住宅区等环境设计中,垂直绿化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无论是立体绿化种类、数量规模、使用植物种类、养护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特色。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为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也是江西南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都市区。以赣州市为首的赣南地区地域广阔,所辖各县市现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而垂直绿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并且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因此,通过对赣州市垂直绿化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以发现赣州市垂直绿化应用的不足之处,为解决这些问题寻找“良方”,以便为今后赣南地区至江西省范围内垂直绿化的应用提供参考或指导意见。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此次采用普遍调查研究的方式,对赣州市及辐射周边地区的公园、广场、商厦与写字楼、居住区、高校、机关单位和道路、高速公路等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分析赣州市垂直绿化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赣州市垂直绿化应用类型和常用植物种类,提出赣州市垂直绿化应用的现有问题和解决建议。

2   赣州市垂直绿化应用形式

2.1  墙体绿化

所谓墙体绿化,主要是通过攀援植物或是其他植物材料对墙体进行装饰阳台绿化[2]。这种形式的垂直绿化是现今大中城市垂直绿化的主要方式,既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能美化裸露的墙面,起到观赏作用。墙面绿化可分为室外墙面绿化和室内墙面绿化2种,室外墙面绿化多以抗性强、耐修剪的多年生草本与木本植物为主,或应用攀援植物进行绿化;而室内墙面绿化受环境的影响,其植物的选择以耐阴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经调查发现,目前墙面绿化在赣州市的应用还十分有限,以传统的攀援绿化为主,如爬山虎(Parthenocissus dalzielii)、紫藤(Wisteria sinensis)、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等,偶见于某些地产开发商的样板房展示区、公园主题展,或写字楼、主题餐厅、高档店铺内装饰等。

2.2  篱架绿化

利用具有缠绕性、卷攀类和蔓性藤本植物,在生长初期略加牵引扶持,讓它们攀爬在园林花架、亭廊、棚架或篱垣上[3]。这种形式的垂直绿化多见于市内公园、小区或者私人庭院的廊架或者篱垣上,典型代表有位于经济开发区的金凤梅园景观大道上的紫藤花架,虽然开园初期为达到景观效果用了塑料假花进行装饰,但经2年的种植与牵引,目前棚架上的紫藤长势良好,形成了春可观花、夏可纳凉的多变景观。

篱架式垂直绿化在赣州应用频率较低,而且棚架的形式与植物种类较单一,常见并且长势良好的仅有紫藤、三角梅、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仅见于江西理工大学红旗校区内)和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仅见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内)等,而像茑萝、牵牛花一类自播植物秋冬季则观赏效果差,因此总体而言,篱架式垂直绿化还有景观提升的空间。

2.3   阳台与屋顶绿化

虽然这几年国内一些主要城市提倡节能环保型屋顶绿化,但受限于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赣州市目前常见的仍以传统私家庭院和阳台绿化为主,而屋顶绿化的普及率非常低,景观效果更无从谈及。阳台绿化属于半室外空间,植物的种植与户主的喜好有很大关联,有些偏好于蔬菜类,有些喜种植藤本或草本花卉,有些则专门种植多肉类植物。随着城市发展和绿化美化的需要,屋顶绿化未来在赣州市的应用必将变得更广泛,其应用形势也将多样化。

2.4  护坡绿化

常见于高速公路或者铁路两旁的土坡或岩面,及城市地势起伏较大的公园、绿地等处。如赣州新老城区结合部中最大的一座生态休闲山地公园——杨梅渡公园,利用原有山地组建了多处护坡,其上种植有爬山虎、云南黄馨(Jasminum mesnyi)和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等植物,起到了稳定土壤、美化环境的作用。但有些地段的护坡仍长期处于裸露状态,或者植物种类单一、缺乏管理,护坡和美化功能还有待改善。

2.5  其他绿化

主要有电线杆、灯柱、花台花箱、立体花坛、立柱、立交桥、高架桥垂直绿化等[4],目前多见于城市街道两边的灯柱、花台花箱,或者公园主题展、街心绿地醒目处的立体花坛和立柱。这类垂直绿化往往能增加景观的趣味性,起到亮化美化的作用。由于赣州市的立交桥和高架桥处于基建阶段,现有桥墩立柱基本无绿化,因此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   赣州市垂直绿化常见植物

经调查总结发现,赣州市常见垂直绿化植物约37种,属30科35属(分类及常见植物见表1),其类型除了藤本植物之外,还有一二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与低矮灌木、小乔木等,及阳台绿化类中的蔬菜、室内或半室内观赏植物(因类别复杂,表1中未列出),无论是藤本植物还是草本花卉,其种类都较多而分散,应用较广泛的多分布于五加科、夹竹桃科、蝶形花科、木犀科、茜草科、景天科和葡萄科。

从表1可以看出,赣州各类园林中用作垂直绿化的攀援类植物种类较多,共有14种,应用与分布范围也最广泛,其中三角梅、紫藤、云南黄馨和爬山虎4种植物应用频率最高,常见于各类公园、小区、阳台或私人庭院;常春藤多见于公园、街头花台花箱以及阳台和私人庭院,度假公园花田小镇的护坡上也有人工种植,其应用频率稍低;络石类、扶芳藤和蔓长春花一般在公园内作地被,用作垂直绿化材料用途的地域比较少。

草本类植物有12种,种类虽与攀援植物相差不大,但应用范围较窄,除了阳台盆栽和部分设于广场、道路中央的立体花坛和立柱,这些一二年生或多年生作一二年生观赏的草本植物仅见于赣州市首届花卉园艺展的垂直绿化中,虽然在花期或观赏期内进行集中布置展示,能快速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但在短则几天、长则数月的观赏期过后,加上养护管理不当,很多植物即呈现颓败之象,需及时更换或清理。观赏期短、养护成本高是这类草本植物应用于垂直绿化中的最大弊端。

灌木与小乔木类垂直绿化植物种类较少,应用频率也低,主要原因是这类植物多用于屋顶绿化和现代式室外墙体绿化中,而这两类垂直绿化目前在赣州市均未普及。在仅见的几处墙体绿化中可见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花叶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 cv.variegata)和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鸭脚木长势较好,杜鹃则长势一般。表1中其余灌木或小乔类植物仅见于江西环境工程学院绿化墙上,经过几年观察,除鸭脚木外,长势较好的有金边六月雪和红花檵木,以及草本植物中的花叶冷水花和紫鸭跖草。

4   赣州市垂直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综合分析来看,目前赣州市由于城市发展与养护管理水平的限制,垂直绿化的应用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垂直绿化的应用形式较少,仍以传统垂直绿化为主,尤其是新型墙体绿化与屋顶绿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范围不够广泛;植物种类偏少,植物配置单一;养护管理不当,长势较差;部分垂直绿化植物观赏期短,成本较高,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有些地方用塑料植物代替真实植物进行垂直绿化以节约成本,虽有装饰效果,但缺乏生命力,不能真正起到绿化与改善生态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大中城市垂直绿化的一些调研经验,现提出以下建议:

4.1   政府加强政策引导与垂直绿化设计规划

赣州市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快速路、高架桥建设如火如荼,城市绿化空间势必会从平面拓展到立面,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垂直绿化工作的引导与支持,出台相关鼓励政策,编制垂直绿化建设规范,加强垂直绿化设计规划,在建筑、高架桥或立交桥设计施工时预留垂直绿化的空间和设施,打造垂直綠化新亮点。

4.2   丰富垂直绿化植物种类

如需丰富赣州市垂直绿化,推广屋顶花园与新型墙体绿化,植物的选择方面除了现有的攀援类植物与部分表现良好的草本、乔灌木之外,还应根据本地地理特点、物候情况[5],借鉴与赣州市气候环境相似的其他城市垂直绿化种类,研究适宜本地的垂直绿化植物,开发利用本地乡土植物与引种栽培外来植物并举,从中筛选出适合不同环境、观赏期长、色彩丰富、病虫害少而耐修剪的植物,从而丰富赣州市垂直绿化植物资源,为打造丰富多样的垂直绿化奠定基础。

4.3   优化垂直绿化植物配置

在垂直绿化的植物配置上,首先应考虑植物的适应性,如建筑南面选用喜阳植物、北面选择耐半阴植物;其次应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色彩搭配和景观层次丰富性[6],并兼顾不同垂直绿化应用的相关因素,如建筑物的质地、高度和材料,不同场景不同主题需求等,合理配置攀援、草本和乔灌植物,以构建观赏期长、景观层次丰富、生态适应性强且观赏效果好的垂直绿化景观。

4.4   加强养护管理

要提高养护管理意识,摒弃“重设计轻养护”的观念,只有采取及时合理的养护管理措施,才能保持垂直绿化应有的景观效果,减少替换成本。具体措施是:首先,应加强水分管理,尤其是脱离地面土壤的墙体绿化和屋顶绿化,日常应及时浇水,或者安装智能喷灌、滴灌系统并定期检修;其次,应加强土壤或者基质管理,定期施有机肥或者水肥,以保证植物的营养供应,还应注意土壤或者基质的透气性与酸碱调节能力,如不适合,应进行改良或者更换基质;再次,应定期对植物进行整形修剪,适当控制植物的高度和长势,维持景观效果。(收稿:2019-9-16)

参考文献:

[1]王雁.我国城市绿化理念探索的回顾与发展趋势[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0(3):315-321.

[2]蒋丽明,张春英,吕梁,等.丽水市城市园林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19(07):134-136.

[3]王甜,卢芳,黄金凤,等.徐州市垂直绿化现状调查分析[J].绿色科技,2015(10):86-88+90.

[4]姚春晓.沈阳垂直绿化植物调查与综合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16.

[5]张仪东,王玲玲,宋红丽.临沂市立交桥垂直绿化现状与植物的筛选[J].山东林业科技,2018,48(03):39-42+45.

[6]王友国,庄华蓉.重庆主城区立体绿化现状调查研究[J].北方园艺,2012(20):70-72.

猜你喜欢
垂直绿化赣州市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老骥伏枥 为霞满天
——庆祝江西省赣州市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
启航
江西赣州市老年大学校歌
赣州市通联站站长——钟宗志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老年大学校歌
垂直绿化植物的栽植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