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3-18 04:31杨安全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杨安全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经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抗心衰治疗,干预组37例基于此行中医辨证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3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及时改善心衰症状,可有效提高心功能。

【关键词】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抗心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3-108-02

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由于心肌病、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造成心肌损伤、心肌结构与功能改变,导致持续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所引起的病症[1],心力衰竭发作时通常伴随着体液潴留、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当前,临床主要采用常规抗心衰方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稳定心率,改善心功能,但远期效果并不理想。近几年,中医学不断发展,中医辨证康复治疗被广泛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其可以根据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给予对症治疗。此研究选取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析中医辨证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经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37例中男女患者例数比24:13;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47±1.09)年;原发病:肺心病18例、冠心病9例、高心病6例、风心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年龄区间53—76岁,平均年龄(67.35±4.76)岁;干预组37例中男女患者例数比26:11;病程1—9年,平均病程(6.52±1.14)年;原发病:肺心病17例、冠心病8例、高心病5例、风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7.28±4.8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原发病、年龄等临床资料上无比较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抗心衰治疗,即给予患者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强心剂、吸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治疗,并指导患者卧床充足休息,注意饮食低盐、清淡。干预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療基础上行中医辨证康复治疗,具体方法:将生脉散作为基本方,其中麦门冬与五味子各12g、人参9g,再根据患者中医证型进行加味治疗。气阴两虚型:多表现出脉细弱无力、目眩头晕、舌红且干、气短、倦怠懒言、心悸、口渴、面色少华等症状,给予益气滋阴、养阴、活血通络、强心健脾疗法,即在基本方内加入炙甘草10g、炒酸枣仁15g、茯苓20g、黄芪30g等。气虚两瘀型:多表现出胸闷胸痛、口干舌燥、脉沉涩细数、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肌、气短、活动或工作后心肌气短加剧等症状,给予益气活血、强心利水疗法,即在基本方内加入珍珠粉0.3g、当归1g、三七粉3g、炙甘草5g、泽兰12g、赤芍15g、丹参20g、茯苓20g、生黄芪30g等。阳虚水泛型:多表现出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脉细弱、畏寒、面色苍白、气短胸闷、心肌、腹胀、活动后加剧等症状,给予温阳利水、益气强心疗法,即在基本方内加入桂枝6g、北五加皮6g、桑白皮15g、茯苓20g、生牡蛎30g等。均用水煎煮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1剂,连续温服3个月。

1.3 评析标准

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标准[2]:患者心衰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心功能改善≥Ⅱ级,或达到Ⅰ级,即显效;患者心衰症状有所缓解,心功能改善Ⅰ级,或达到Ⅱ级,即有效;患者心衰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心功能无改善,即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由SPSS18.0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处理、统计,x2检验定数资料,行百分数(%)表示,t检验定量资料,表示行(x±s),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38%,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3],为了防止心肌重构,避免心力衰竭恶性循环,需要应用安全、高效的对症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悸”、“积聚”、“胸痹”、“痰饮”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心气亏虚、水饮内停、心血瘀阻等,故可以选用养血、扶正不留邪、益气、通阳疗法,而生脉散方中的麦门冬能滋阴养血、减少心肌耗氧量;五味子能益阴敛气;人参能大补元气、养心益气、增加心肌收缩力,诸药联用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改善心脏血液循环,养血益气。同时针对气阴两虚型、气虚两瘀型、阳虚水泛型,方中辨证增加炙甘草、黄芪、茯苓、当归、赤芍、丹参、炒酸枣仁、珍珠粉、三七粉、泽兰、桂枝、北五加皮、桑白皮、生牡蛎等药材,可保护心脏、活血养心、改善心肌微循环、益气养血、强化机体免疫力、健脾渗湿,与生脉散联用发挥着协同作用,有助于益心气固本虚、心阳鼓动血运、益气利水、活血温阳。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及时缓解心衰症状,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具有标本兼治、对症下药、调节气血的特点,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参考文献:

[1] 王立江. 运动康复治疗在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22):197-198.

[2] 张文英.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对改善心率变异性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5):14-15.

[3] 汪林琴, 黎丽娴.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16):29-31.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
不同剂型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培哚普利、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曲美他嗪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应用缬沙坦、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的效果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LVEF的关系探究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舒心通脉组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药学监护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