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如何救治

2020-03-18 04:31宋勤海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血肿外科手术内科

宋勤海

【中图分类号】R3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3-118-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数量也持续增加。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处于高血压情况下,脑部产生实质性出血的一类临床病症。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项生理机能均有所减退,且多患有各类基础性疾病,而基础性疾病有较高概率引发高血压性脑出血。所以该病症多见于老年患者,患者群体年龄一般不少于50岁,且多为男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发病迅速、恶化速度快且危害严重等特征,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故而,如何救治高血压性脑出血便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方式以内科药物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为主,而具体采用何种方式予以治疗,也成为许多学者与一线医护人员考虑的问题。下面,本文简要介绍目前高血压性脑出血如何救治,以期明确不同治疗方式的作用与价值。

1 内科药物治疗方式

内科药物普遍应用于该病症的早期阶段,即病症还未恶化到一定程度,通过药物治疗便可达到控制效果。而相较于手术治疗方式,内科药物治疗也更为容易被患者所接受。目前,内科药物治疗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1)出血早期药物治疗方式。高血压性脑出血并非一定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若患者出血量相对较少,可以通过内科加以治疗。近几年来,临床医生针对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多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开展治療,且疗效较为显著。脑出血急性期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出血状况,调整患者血压是重点所在,而止血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活血化瘀的药物通常情况下是拓展患者外周血管,并减少血管中血流的阻力,有利于减少患者血压,使得血压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以免再次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症状。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安全性相较于其他治疗方式更高,且该方式也经过学界以及临床医生的理论证明以及实践证明。但是,该治疗方式依旧处于理论阶段,所以其如何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2)脱水剂类型药物。脱水剂药物一直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常用药物类型,以甘露醇最为常见,其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患者颅内压,并加快了众多代谢产物排出速度。但是,该类型药物是否可以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以达到减少颅内压的目的,目前在学界依旧有较大的争议性,传统临床治疗拿出学的药物治疗及其相应的治疗方式依旧需要予以进一步讨论与健全。

(3)溶解血肿的酶类药物。部分医疗人员在对血肿进行研究过程中,通过影像技术立体明确了患者血肿位置,并在血肿之中注射了尿激酶。而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初期采用该治疗方式确实可以大幅缩减血肿面积,且在治疗之后,也没有出现再次出血的现象,该方式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而言,优势较为显著。

(4)神经递质相关药物。该类型药物也是神经内科用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用药物,但该类型药物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方面主要起到辅助作用,即通过该药物,患者血压可以得到控制,且可以避免产生再次出血以及降低其他并发症发生概率,缓解患者脑内部水肿情况,减少颅内压力,但无法将患者脑内的血肿完全清除,所以多运用于轻度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或是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治疗工作之中,或是配合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运用。

2 外科手术治疗方式

外科手术也是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方式。部分患者错误地认为所有高血压性脑出血均可通过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有无外科手术适应症,然后才能确实是否采用外科手术加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手术适应症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出血位置。若患者为浅部位置出血,则首先考虑通过手术加以治疗。若患者为急性脑干部分出血,则不宜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加以治疗。在出血量方面,如或患者大脑半球出血总量不少于20mL,且小脑出血总量不少于10mL,则应通过手术加以治疗。如果患者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后,迅速恶化,且临床症状严重,并已陷入昏迷状态,若非患者亲属同意并坚持要求采用手术,同时能够接受术后患者任何状况的情况下,则医护人员不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加以治疗。发病之后,患者意识障碍有所增加,则可以考虑通过外科手术加以治疗。而患者年龄不作为是否可以手术的考量因素。

另外,还需明确手术时机的选用。外科手术治疗也并非在任何时候均可进行的。患者脑出血发病之后,患者会经历血肿产生、肿块体积增加以及出血后水肿总计三个阶段。高血压脑出血之后,患者一般在20分钟至30分钟之内产生水肿,之后出血量逐渐减少直至停止。7小时至8小时之后,血肿附近脑组织产生水肿,并开始恶化,颅内压相应增长。24小时至48小时之后,患者水肿将达到峰值。医护人员应在患者出血后7小时内开展外科手术治疗,能够令虽然受到挤压但尚未破坏的脑组织得到保护,使得病理变化中断。而随着微创手术在外科手术治疗中的运用愈发广泛,患者在确诊之后,且已经存在手术适应症,应尽早进行手术。

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具体方式具体有如下集中:

(1)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清除术属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其优势在于医生能直接观察患者血肿位置,并彻底将患者颅内液化且坏死的脑组织以及存在的血肿完全清除干净,止血效果优秀。不仅如此,医生还可通过去骨瓣的方式实现快速减压,避免脑组织继续受到压迫。其缺陷也较为显著,开颅手术对患者正常脑结构将产生明显的副损伤,且手术一般采用全麻的方式,手术时间较长,导致患者心、肺功能均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无论是致死率,还是致残率均高于其他类型手术。

(2)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状态下开展锁孔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受到的损伤,操作便捷,且显微镜具有分辨率高以及管状光源强的特点,该优势可以帮助医生更为彻底地清除患者颅内血块,便于止血,适宜于脑出血初始阶段的治疗工作,大幅减少了患者再次出血的概率,手术完成后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也减少了致死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总体而言,医护人员应明确各个治疗方式的优势以及劣势,结合患者实际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得患者术后致死率以及致残率有所下降。而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不断创新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方式,以提高该病症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血肿外科手术内科
外科手术中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