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江苏离退休干部勇担当

2020-03-19 08:12张永胜
银潮 2020年3期
关键词:武汉党员社区

文>>>本刊记者 张永胜

通 讯 员 晏飞 艾凡 晓磊 汪蕾 海言 薛松 苏轩 宋佩 玉洋

“我是党员我先上”“关键时刻站出来”“抗疫战前不言老”……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疫情汹汹。战“疫”阵前,江苏省广大离退休干部以各种方式支持、参与防疫抗疫,随处可见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的身影。他们无惧生死、不计报酬,同心战“疫”。

主动请战:我报名,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72 岁的老党员鞠福海居住在镇江市京口区象山街道丹企社区。2 月1 日上午10 时,他已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拿着喇叭在原丹徒化肥厂家属区内不停喊话:“大家少出门、不聚餐,勤洗手、出门戴口罩。”这是他主动请战、志愿服务的第7 天。

“我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巡逻、排查,很辛苦。作为老党员,我有责任帮他们。”鞠福海说,大年初二整整一天,他在小区贴宣传单,“黑板报上一期还是春节前出的,这次我要将疫情写上去。”鞠福海来到小区黑板报前,擦去旧内容,简单排版后,写上新内容,希望居民减少外出活动,如有症状及时报告,不信谣、不传谣。

“别看这些话土,宣传效果可好了。小区里上年纪的居民多,黑板报字大,适合他们看。我在这里住了40 年,人头熟,做工作有说服力,这是老党员的价值,更是责任。”鞠福海说。

鞠福海用喇叭宣传

丹企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何志远说:“像鞠福海这样的老党员在防控疫情之时,主动作为,大大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负担。”

“我虽然退休了,但作为一名老党员,必须请战,义不容辞。”说这话的是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脑外科原主任吴坚。大年初一晚上10 点多,院党委向全院8 个党支部征集志愿者,参与高速公路卡口疫情防控排查工作,65 岁的吴坚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1 月26 日下午5 点,吴坚换上防护服后投入工作,主要负责南通地区高速公路陈桥收费站入通驾乘人员的常规检疫。毫无遮挡的高速公路卡口,寒风刺骨,他连续数日坚持到凌晨1 点。“我提前穿上厚棉衣,冷了就进屋喝点热水。”他说。

“疫情防控面前,我责无旁贷。”这是扬中市乡村医生郭宏彬的心声。今年69 岁的他曾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八桥镇利民村14组村民蔡某从湖南途经武汉回家过春节,郭宏彬每天两次到蔡家测体温,提醒他自我隔离,不要串门。蔡某很感动:“别人都躲避我,郭老却每天两次上门为我服务。我家人都觉得过意不去,配合做好居家隔离和自我防护是我们的义务。”

除监管从外地返回的村民外,郭宏彬从正月初二开始回到村卫生室,每天门诊量30 多。遇有咳嗽发热的患者,他耐心劝说其去医院发热门诊。“我虽然退休了,但我是党员、是医生,疫情凶险,这个时候不冲锋在前,谁冲锋在前呢?”郭宏彬说。

在淮安市涟水县红窑镇普安村一卡点,70 岁的老党员程作中在站岗执勤时放出“狠”话:“这个时候谁想出村乱跑,别怪我用小棍敲。我就是要当好村民生命安全的‘门神’。”他被村民称为“硬核老头”。每天执勤时,他看到村民想要出村,立即拦下;谁外出不戴口罩,他就和谁急眼;外面的人进村被他拦下测温、登记。他说:“我党龄46 年,比你们小年轻的岁数都大,这回‘倚老卖老’,请大家见谅啊!”在他“硬”“软”兼施下,想出村的人都“乖乖”回了家。

徐州市丰县古丰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蒋淑华,自告奋勇随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一起排查疫情,走访社区重点人员。她还心系社区内党员先锋队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网格员等,给他们送去慰问品和口罩、手套等防护物资,并再三叮嘱做好个人防护。有人问她都退休了为啥还这么卖力,她回答:“虽然退休了,但我是党支部书记,要当好身先士卒的表率;我是退休干部,要当好冲锋陷阵的楷模;我是共产党员,要当好服务保障的先锋。”

爱心捐款: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宜兴市退休干部黄骏捐款1000 元,高邮市离休干部赵明勤捐款5000 元,响水县离休干部周仁甫捐款10000 元,扬州市邗江区翠岗花园夕阳红党支部全体党员捐献3000 元“特殊党费”……疫情无情人有情,全省广大离退休干部自觉亮身份,用一笔笔善款和医护物资,助力抗击疫情。他们表示,年纪大了,不能到“疫”线,用捐款来和大家携手并肩、齐心协力战胜疫情。

2 月5 日,连云港市海州区90 岁的退休教师王伟将10 万元转入区红十字会的账户。他说,面对疫情,他要尽微薄之力,为武汉人民加油。王伟是有50 年党龄的老党员,天天看到电视里关于疫情的新闻,既心痛又着急,于是和88 岁的老伴姜自尊商量,这次多献点爱心:“十万元,怎么样?”老伴百分百赞成:“行,听你的。”

苏州市的章志成和曹阳夫妇是高新区阳山敬老院离退休干部临时党支部党员,党龄都超过60 年。看到奋战“疫”线的工作者不分昼夜、忘我战斗的事迹,他们委托阳山敬老院离退休干部临区慈善基金会联系,向武汉疫区捐赠10000 元。章志成说:“他们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我心疼,希望孩子们一切都安好。”

连云港市海州区王伟、姜自尊捐款10 万元

海门市老同志黄素珍,女儿春节前从上海回家。此时武汉疫情越来越严峻,女儿组建了网上志愿者团队,从初一开始,连续三批把消毒液、口罩、手套等运往武汉。得知女儿为采购物资已经花费10 万元后,黄素珍也拿出5000 元现金给予支持。“整个春节,我和女儿没睡过一个安稳觉,能为疫区的人做点实事,我们心甘情愿。”黄素珍说。

最美声音:安民心、鼓士气

防疫抗疫,全省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发挥特长,以书画作品网络展、诗词歌赋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出最美声音,弘扬正能量。

“出门戴口罩,防护第一条!”“进门先洗手,病毒绕道走!”“千重要,万重要,生命安全最重要!”“无事乱出门,害人又害己!”这是扬州市邗江区翠岗花园夕阳红党支部第一书记沈广国帮助社区编写的一条条宣传标语。

“疫情防控大于天,从我做起争贡献。人人都成好卫士,防控定能操胜券。”这是如东县双甸镇王兴林、曹俊祥创作的群口快板《疫情防控大于天》。该快板语言通俗,登上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江苏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省级机关老干部书画协会、诗词协会广泛开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省级机关离退休干部线上诗词书画创作活动。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响应、热情参与,拿起纸笔寄情书画,鼓励广大同胞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创作诗词致敬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拿起手机相机记录守护着人民健康安全的广大干部群众,深情朗诵赞美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每一位中国人。短短几天时间,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收到老同志们创作的诗词书画、摄影作品、诗歌朗诵200 余件,他们以实际行动安民心、鼓士气,为武汉加油,引导更多老同志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战中。

著名词作家、诗人张景坤

自1 月27 日起,苏州市九旬高龄的著名词作家、诗人张景坤连续创作7 首诗歌,为抗击新冠肺炎呐喊加油。“看到新闻里关于疫情的报道,我为武汉的同胞们忧心,也为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迅速行动和全国各地的千里驰援而感动。”他说,《再打一场人民战争》是他年初一构思的,年初三用半小时写出初稿,又花半小时斟酌后定稿,发给《词刊》杂志,并邀请著名作曲家冯世全、熊初保、吴小平等谱曲。他又陆续写下赞扬武汉人民的《历经磨难最风流》、充满温情的《在一起》、献给志愿者的《社区女志愿兵》《海棠花儿开》等。他说:“我将继续创作,用手中的笔、心中的情向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致敬,为他们呐喊助威、坚定信念。相信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上下一心,终将迎来春暖花开。”

暖心告白:你在前方救人,我在家乡守护

截至2 月24 日,江苏省先后派出2804 名医护人员援鄂。昼夜集结的队伍,传递着江苏人民在这场“战役”中的袍泽之情,也是“全国一盘棋”的江苏担当、江苏作为、江苏大爱。这些勇敢“逆行者”的父母也发出暖心告白:你在前方救人,我在家乡守护。

徐州市73 岁的齐金岱,每天早上醒来后第一件事是刷新手机上的疫情页面,每次武汉感染人数的跳动都让她揪心。自从儿子施海作为徐州首批支援武汉应急医疗队队长抵达武汉后,武汉的数据对于齐金岱来讲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确诊病例越多,儿子工作环境越恶劣;那些治愈的数字里肯定也有儿子的功劳!每次关上手机,她都会在心里默念:施海,加油!

大年二十九,齐金岱发现施海几次欲言又止。吃过晚饭,施海说:“我可能得去武汉。”“你是徐州第一医院呼吸科业务骨干,是党员,又是学科带头人,你是去武汉最合适的人选。”齐金岱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当我和你爸得知武汉消息的时候,心里就想,如果徐州组建医疗队,你肯定是要去前线的。”“谢谢妈支持我!”齐金岱一抬头,发现40 多岁的施海眼圈红了。治病救人是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但她只有施海这一个儿子,一旦被感染……

施海(中)出发前和父母合影

大年三十晚上,因为疫情,原定的团圆饭取消了。正月初一,施海回到父母家:“随时待命,明天一早就去武汉!”这一刻来到了,齐金岱把施海送出家门时叮嘱:“你的担子不轻,尽最大努力抢救病人。我命令你,毫发无损地平安回来!我代表其他队员的妈妈命令你,把你的战友毫发无损地平安带回来!”

齐金岱一闲下来就会看手机上有没有施海的留言,但不敢主动给儿子打电话。“电视上说,他们穿着防护服接电话太危险!”齐金岱说,如果两天收不到施海的留言她就心慌。平时很少说话的老伴安慰她:“儿子的医术你还不放心吗?让孩子安心工作,他有给你打电话的工夫又能多救活好几个病人。”其实,老伴和她一样,担心儿子又不想让对方知道,也会偷偷给儿子发微信。

2 月11 日,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心内科专家鲁翔,作为江苏援湖北黄石医疗志愿队总指挥带队出征。之前,他接到省卫生健康委的任命和通知,随即电话告知了弟弟、妹妹。他一再叮嘱:老爸老妈都快90 岁了,对他们保密。不知哪位好事的邻居,已经把鲁翔去湖北的消息告诉了两位老人。明事理的老妈说:“人家钟南山80 多岁还跑在一线呢!”

南通市如东县的冒新明、樊平夫妇预感,作为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的儿媳缪亚琴会奔赴疫情一线。果然,2 月9 日凌晨,缪亚琴来电告知,她作为如东县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下午出发。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冒新明听后还是非常担心。他平缓情绪后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为你自豪。我们期待着你平安归来。”樊平抢过电话:“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我们一定照顾好孩子。”

儿媳出征武汉后的第二天,冒新明也主动请战,担任社区志愿者,每天在小区值勤,测量体温、检查通行证。他把自己在小区工作的照片发给缪亚琴看,说:“孩子,爸爸和你一起战斗。”老伴樊平在家负责烧饭、带孩子。她说:“我上不了前线,也做不了啥大事,热菜热汤带娃,是我的‘战时任务’。”

2 月9 日晚,常州市的程曙伟正在家中看电视,接到儿子程宇的电话:“爸,我到武汉了。”程曙伟愣住了,紧张得头皮发麻,责怪说:“为何不和我们说一声?”程宇是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他妻子盛媛姬是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医院发出援鄂号召后,程宇第一时间报名并获批,他对妻子说:“先不要告诉爸妈,我到了之后再说。”

“儿子到疫区工作,说不担心是假话,他妈妈哭了好几次。但我觉得儿子的选择是对的,国事为重,不能只顾小家、只顾自己。”程曙伟说,儿子在武汉抗疫一线,儿媳在常州抗疫一线,他把6 岁的孙子接到家中照顾。孙子不时哭闹,他和老伴变着花样陪着,唱儿歌、玩游戏。每天和程宇视频时,是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每次视频时,我心里酸酸的,但我支持儿子的选择,我和老伴把孙子、儿媳照顾好,也是支持国家抗击疫情。”程曙伟说。

猜你喜欢
武汉党员社区
我是党员向我看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党员标准是什么?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