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苹果为支点合作社为杠杆 实现产业兴农

2020-03-19 08:52王琦崴
农业知识 2020年1期
关键词:栖霞兴农果业

文/ 王琦崴

小小一个苹果,竟能托举起一个市的乡村振兴事业。在全国“三农”工作中,这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正发生在栖霞市。该市破译苹果“质量密码”,提升质量,做好品牌建设,颠覆传统生产模式,实现产业兴农。

中国苹果之都的产业雄心

栖霞早已成为声名远扬的“苹果王国”。这里有着150多年的苹果种植历史,全市果园面积达到127.5 万亩,年产量超过22 亿公斤,为全国县市之首。当然,栖霞苹果享誉世界的秘密,并不以数量取胜,更是赢在品质,一系列的“硬核荣誉”便是品质的最佳印证。栖霞曾以“种植面积、综合服务、果园管理、品种质量、总产单产、企业效益”六项全国第一,被国家商标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荣获苹果产区唯一的“全国果菜产业十大国际知名地标品牌”;2002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苹果之都”;2018年,又被授予“世界苹果之城”称号。另外,栖霞苹果先后被选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专用水果”“全球驻华大使馆指定专用水果”,成为水果界的“国家名片”。

国家“水果名片”的质量密码

质量兴农和品牌强农,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两大课题。为推进苹果的质量提升、产业振兴,栖霞围绕四个核心要素下足了功夫。

产业振兴,要以科学规划先导引领。在此方面,栖霞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编制了产业规划,将127.5万亩果园的布局、品种、模式、标准等进行明晰,确定了现代果业核心区、标准生产示范区、高效果业发展区三大板块;每一个板块又细分了早品种分布、栽培面积、阶段目标、行动方案等。另外,栖霞要求镇村两级,按照大纲制定“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规划,并严格执行。

产业振兴,要以全程标准化为核心要素。在此方面,栖霞市从源头开始就“按标准生产、依标准管理”,实现了苹果种植、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程标准化、可追溯。一方面,栖霞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标准体系;另一方面,栖霞依托产学合作兴建了一批“智库”,不断完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体系。这也是栖霞苹果驰名中外的“基因密码”。

产业振兴,要以产业园区为助推。在此方面,栖霞在全市掀起并引领了一场新的“苹果产业革命”。目前,栖霞拥有国家农民创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全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共5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栖霞借势发力,着力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同时以“农头工尾”为抓手,发展果业“接二连三”企业1000余家。

产业振兴,要以品牌建设为引擎。在此方面,栖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强化品牌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打造了栖霞苹果这一公共区域品牌,同时也培育了一批农业企业品牌。目前,全市有92家企业取得自营出口权以及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加工产品质量等认证,打造出十多个省级以上知名品牌。

解决谁来种地的要诀

一座“大山”是“谁来种地”的问题。按户口统计,如今的栖霞农村老龄化率在25%左右,也就是4个农民中就有一个60周岁以上老人。如果按常住人口统计,这个比例更高,普遍在30%以上,部分村庄甚至超过50%。人口老龄化让栖霞劳动力严重不足,撂荒抛荒现象日益凸显,老龄、弱势农民的生活保障和收入来源更是亟须解决。

另一座大山是“地怎么种”的问题。这栖霞无论是实施苹果全产业链提升计划,还是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都需要对老旧果园伐旧立新,更新果树品种、再造栽植模式,这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难以实现的。面对每亩高达3万元的改造费用、改造后3年内只有投入不见产出的现实问题,部分果农特别是老龄果农思想守旧“改不起”“不想改”;村集体即使想改却“无从下手”,因为土地在农民自己手中,而且集体经济薄弱也“无力改变”。不推倒这两座大山,栖霞一切关于产业兴农的美好愿景,都将是空中楼阁。如何破题,成为栖霞苹果产业的头等大事。幸好得到党和国家的指引,为栖霞点亮了一盏明灯。农村合作社就是新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以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的“栖霞实践”

2012年开始,栖霞启动实施了“苹果全产业链提升计划”,全链条推动果业转型升级,促进果业增效、果品提质、果农增收。2017年9月以来,栖霞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中央补贴资金1亿元,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难得机遇。2018年3月,栖霞正式创立了“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以组织振兴引领产业振兴、带动人才振兴、促进文化振兴、加快生态振兴,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栖霞实践”。发展思路成型后,栖霞采取了“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园项目公司+农户”的模式,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合作社与产业园项目公司采取合作或托管的方式,对入社果园进行统一管理,将质量兴农、绿色发展贯穿于各个环节,采用良田、良种、良法、良品“四良”模式,运用土壤修复、宽行密植、水肥一体、绿色防控、机械作业、物联应用、智能管理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生态果业、质量果业、智慧果业、品牌果业。

在这场绿色发展的“苹果产业革命”中,成果斐然,仅用1 年时间,就提前3年通过国家验收。如今,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市、果业强市,栖霞农民收入的85%以上来自果业。栖霞通过做优做强果业,填满了农民的钱袋子,增加了群众的幸福感,走出来一条可复制推广的新时代脱贫致富之路。”

猜你喜欢
栖霞兴农果业
棒槌花边:指尖绕出别样韵味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果业电子商务营销体系构建研究
躬耕麦田 为农兴农——山西农业大学小麦栽培团队的科研故事
年度十佳虾苗出炉!恭喜海兴农、海茂、正大、源正龙、粤海、恒兴、新荣腾、搏翱等苗企上榜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果业冷链物流运输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西农业工作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欢迎订阅2017年《果农之友》
赵学敏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