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探析

2020-03-19 09:20张文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期
关键词:病程康复训练显著性

张文霞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呼吸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慢阻肺是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其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此类患者以胸闷、咳嗽、气喘等为典型临床症状,其显著性特点为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死率高等,早诊断和早治疗,同时予以针对性护理指导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病情,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现总结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慢阻肺疾病诊治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2]。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男、女患者各自为36例、24例,患者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3.6±5.4)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6±1.1)年。研究组男、女患者各自为37例、23例,患者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2.5±5.2)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7±1.0)年。将2组患者的自然资料进行比较,组间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对比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将慢阻肺的常见诱因、注意要点、治疗效果等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严格遵医嘱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并对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组开展优质护理干预,主要护理要点包括:①转变服务意识和态度: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要热情接待,并就病房制度、主治医护人员相关信息进行详细介绍,主动将患者引导至病房中,增进医患间和谐友好关系。②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与患者之间保持良好沟通,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帮助其通过合理方式缓解负面情绪,减轻精神压力,对患者紧张、恐惧情绪进行疏导,提高其主动配合意识和能力,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邀请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强化家庭支持。禁止患者吸烟酗酒,做好保暖措施,对居住环境予以改善,尽可能避免粉尘等刺激,减少到公共场合的次数,疾病流行季节进行自我防护措施,出门必须佩带口罩。③饮食干预:选择易消化、营养、热量、维生素丰富的清淡饮食,禁止油腻、辛辣、海鲜类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④功能康复训练:制定符合患者的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对患者站立位或坐位呼吸训练进行指导,强化膈肌、腹肌呼吸训练,频率为每次10~15 min,每天3次,以患者耐受标准为依据合理进行太极、慢跑、瑜伽等运动项目,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定时进行电话和上门随访,嘱患者定期复查。

表1 比较2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改善效果(±s)

表1 比较2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改善效果(±s)

1.3 观察指标:在护理前后观察和检测患者肺功能,主要指标包括FCV(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FEV1%)。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处理得到的所有数据,肺功能相关指标以(±s)加以描述,对比予以t检验,如果P<0.05,则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比较2组护理前肺功能相关指标,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研究组FEV1、FCV、FEV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慢阻肺属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行列,其发病呈现季节变化的特点,疾病反复发作会对肺功能造成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3]。临床要求对慢阻肺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的同时要予以个性化护理指导,以帮助患者更好的缓解和减轻病情,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优质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案,其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合理需要,积极改善各临床症状,进而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对慢阻肺患者开展优质护理,通过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及康复训练等,有利于显著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护理效果[4-5]。本次试验结果如下,研究组护理后FEV1、FCV、FEV1%等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间差异明显(P<0.05)。可见优质护理干预对改善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病程康复训练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