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举重训练的理论创新与竞技实践

2020-03-20 06:23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0年1期
关键词:竞技专项冠军

谢 勇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自1896年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起,举重就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至今已有124年的历史。从最初仅有男子举重比赛到现在女子也能在举重比赛中一展风采,举重运动无论是比赛项目、级别、规则,还是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都有了快速发展,推动着举重技术、训练方法的革新。

在我国举重工作者及教练员、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举重运动员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至今,共获得31枚奥运金牌,且多个级别数百次打破世界纪录,使举重项目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多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对举重项目竞技实践进行总结、归纳、提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更好地指导举重训练和比赛。

1 优秀举重人才三级选材制度

多年来,我国举重界不断实践并完善三级选材训练模式,发现和选拔优秀举重人才。运动员从县市业余体育学校到省级运动队/省体育项目中心,再到国家队,通过这种三级训练系统层层选拔后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重大赛事,为国争光。

举重运动员的早期专项化科学训练是我国举重人才辈出的成功经验。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与其遗传基因密切相关,对举重运动员的绝对力量有重要影响的肌肉类型、神经系统特点和智商等,都受到运动员遗传基因的影响。选择具有优秀潜质的少儿运动员进行培养,是训练成功的开始。因此,在早期选材中,应特别关注对运动员肌肉类型、神经系统特点和智商等指标的测定。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举重运动员大多从10岁左右开始训练。如举重奥运冠军龙清泉、石智勇、邓薇等(表1),11岁时的身体素质、技术和力量都已达到一定水平。除得益于早期专项化训练外,我国举重项目充分发挥亚洲人身材较小(155~170 cm)、体型匀称协调、下肢力量较大、爆发力较好等特点,重点发展中小级别项目,培养了一批世界级的优秀举重运动员。

表1 我国部分举重奥运冠军始训年龄

早期专项化科学训练、三级选材、系统培养,保证了我国举重运动员层层衔接,多年来在包括奥运会在内的世界大赛中不断获得优异成绩。

2 冠军模型的目标导向

冠军模型反映了冠军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5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和构成状态,展示着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科学的举重项目冠军模型的建立,有赖于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相关指标的测试。冠军模型不仅是举重项目静态的外在运动形式,而且是反映举重专项动态的内在运动本质。

举重运动的制胜因素中较突出的是最大力量、完善的专项技能、强大的心理控制力和心理坚韧性,以及较高的智力水平。这些要素是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其中,专项力量与技术的协调发展是提高成绩的主导因素。只有各部分肌肉群具备足够的力量,才能在大重量负荷下完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只有正确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具备的力量;只有具备足够的力量和完美的技术,才能在比赛时充满信心,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夺取最后的胜利。

中国举重队以国际标准标定运动员未来参加奥运会的竞技水准,高点定位设计冠军模型。可以说,制订冠军模型使我们认清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的差异性。基于运动训练学的视角,对夺冠的成绩目标、竞技能力指标、规则变化、项目特征、对手情况、备战训练周期、阶段计划、比赛安排等进行精心谋划,系统设计,总体把控。教练员和相关专家为举重运动员制定了“5+1冠军模型”。其中,“5”是对成绩、技术、战术、体能、心智能力等竞技要素定性和定量的表达;“1”是指运动员个性特征和特长能力,是实现夺取奥运会金牌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表2是我国7名男子举重奥运冠军的“5+1冠军模型”实测结构。

表2 我国7名男子举重奥运冠军竞技能力结构“5+1冠军模型”

面对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衡量我国举重项目的夺冠概率,明确冠军要素间的关联,进而为东京奥运会备战队员设计各参赛级别的冠军模型。如分析近10年世界女子举重76 kg级最好成绩和主要对手的竞技水平,预测东京奥运会冠军成绩应为283±3 kg,进而制订了相应的各专项力量指标(表3)。

表3 女子举重76 kg级283±3 kg目标成绩的专项力量要求 kg

将该级别国家队主要队员的现实状态与参赛目标状态进行对比发现,我国运动员目前各项训练指标与冠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按照奥运会夺金的需求,专项力量仍需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腿部力量,同时,还要继续提高拉力,增强抓举的支撑能力。

我们分析,东京奥运会比赛要达到283 kg的成绩,训练成绩至少在290 kg左右。为此,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 提高专项力量。我国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挺举及高抓、高翻成绩与预测奥运会冠军成绩(283 kg)较接近,专项力量后蹲、窄拉相差15~20 kg,前蹲和宽拉相差5~10 kg,说明我国运动员专项力量发展滞后。训练成绩要突破290 kg,必须提高专项力量。

(2) 我国举重运动员的高抓和高翻的成绩较强,高抓达到110 kg,高翻达到150 kg,垫铃高翻甚至达到155 kg,说明其爆发力较好,但其高翻重量有时下蹲翻却起不来。因此,需重点关注其下蹲抓举和下蹲翻的技术问题,分析制约其下蹲动作的因素并寻找解决方法。

解决专项技术短板的具体方法有:第一,提高抓举的技术稳定性。第二,优化下蹲翻技术动作。采用悬垂提铃与静力提铃相结合的方法,矫正运动员提铃时的重心定位问题;采用垫铃下蹲翻和悬垂下蹲翻动作,提高下蹲翻架子的稳定性;加强胸腔、背部和核心力量训练,提高躯干稳定性,纠正蹲翻时含胸的问题。第三,采用宽硬拉+静力、窄硬拉+悬垂、垫铃耸肩拉等练习手段,以85%—95%—85%的强度进行重复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上拉能力。同时,加强核心部位力量训练,提高深层肌肉的力量,为上拉力量的增强做好保证。

3 以基础力量和专项力量为主导的竞技能力发展模式

举重运动员需具备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及运动智能等全面发展的竞技能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整体的各要素存在着“木桶效应”[1],即若存在一块短板,势必影响整体水平的高低。

举重比赛力量是基础,尤其是绝对力量。运动员的成绩与其所具备的绝对力量密切相关。“举重运动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作为举重运动员训练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专项力量训练在举重训练中得到高度关注。合理、有效的专项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举重成绩提升有正向影响。[2]”专项力量是举重竞技比赛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突出力量素质的主体地位,在合理选材的基础上注重专项力量训练,是我国举重项目取得辉煌成绩的关键。举重的专项力量包括下肢力量(前蹲和后蹲)、硬拉(宽拉和窄拉)、推(力量推和借力推)、基础力量(爆发力、核心区力量和速度力量)。优秀举重运动员的训练内容非常精简,主要有专项比赛项目(抓举和挺举)、专项辅助技术(高抓、高翻、架上挺或半挺)、专项力量(后蹲、前蹲、窄拉、宽拉和支撑力量)、基础力量和核心力量训练。

举重项目以力量为主导,举重运动员的肌肉需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爆发力。关于提高运动员爆发力的理论研究正不断深入,正确的力量训练策略也在不断优化,旨在使力量训练系统化,提高力量训练的效率。在备战东京奥运会的过程中,在专项技术训练监控、训练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训练方法的研发、体能训练与康复团队建设、医务监督和营养保障等方面加大科技力度,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整个运动周期都围绕加强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进行训练方法的创新。

4 举重技术动作创新发展

4.1 5项技术原则的确立

技术是将力量转化为举重能力的桥梁,只有技术和力量无缝结合才能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在我国优秀运动员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我们将举重的技术要素概括为“近、快、低、稳、协调”5项。其中,“近是基础,快是关键,低是重要手段,稳是保障,协调是优化条件”[3]。同时,结合我国举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专项力量和技术特点,敢于创新,大力加强下蹲挺技术的研究和针对性训练。

我国举重队在运动员技术训练把控和分析方面,逐步向数字化发展,采用举重训练技术监控系统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实时分析反馈,将运动员试举过程中技术的生物力学参数、训练学数据分析及时反馈给教练组,对训练计划的制订、举重技术的矫正和控制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运动员技术数据和训练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举重项目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数据支持。

4.2 下蹲式挺举技术创新运用

技术创新和个性化技术训练是我国举重项目成功的基础。举重技术看起来很简单,但无论是技术的训练、掌握,还是在竞赛中顺利表现,都很难准确把控。

举重竞赛技术包括抓举和挺举。抓举技术的发展从双手随意抓起重物到高抓、箭步抓举,再到标准的下蹲抓举。挺举分为2步,即翻铃和上挺,也是从随意翻到高翻推举、箭步翻再到下蹲翻。下蹲抓和下蹲翻的技术分为预备姿势、提铃至膝、引膝发力、发力接下蹲接铃、起立。抓举和下蹲翻的不同之处是发力接下蹲接铃。上挺技术从推举、借力推举、半挺到箭步挺,现在一部分运动员采用下蹲挺和半挺。上挺动作是预备姿势、预蹲、制动、箭步分腿支撑、起立。箭步挺和下蹲挺(半蹲挺)的不同之处是支撑的动作模式。

决定举重胜负的关键在于挺举,我国在挺举尤其是上挺技术的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了下蹲挺技术。我国举重运动员的特点是协调性出色、下肢力量大、肩关节灵活性好、躯干相对下肢偏长,因而更适合采用下蹲式挺举技术。我国已有多名优秀运动员采用下蹲挺获得奥运会冠军和世界冠军。如1996年和2000年奥运冠军占旭刚、2012年伦敦奥运冠军吕小军、2016年里约奥运冠军石智勇、2019年世锦赛冠军田涛、2019年世锦赛亚军李大银等,都采用了下蹲式挺举技术。

5 比赛“难度战术”成功运用

战术的合理安排是比赛胜利的关键要素。举重赛场上,运动员在台上抓举、挺举共6次,但真正的斗智斗勇却在赛场下时刻激烈地进行着。教练员研究和运用比赛战术是举重项目的重要课题,国内已有诸多研究成果。如杨峻峰等的《举重比赛中的“难度战术”及其应用》一文指出,在举重比赛中,通过申报和变更试举重量,干扰对手,并力求参赛获胜的做法,是一种难度战术。运用难度战术的必备要素包括:信息、难度储备、运动员与教练员需具备的品质、战机和运动员的制胜能力。在运用难度战术时,制订计划需遵循目标导向原则,确定难度需遵循以我为主原则,更改难度需遵循策略依存原则[4]。甘运标等分析了1 kg倍数新规则对女子举重竞赛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规则对运动员大强度试举的成功率要求提高,试举重量的战术因素作用增加,战术运用的空间加大,使比赛更加紧张、激烈[5]。郭张箭对201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取得佳绩的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战术运用进行分析,将把次战术归纳为“一把要成绩、二把要水平、三把破纪录”[6]。

参赛战术通常分为赛前备战和赛中控制2个部分。比赛前,教练员与运动员根据赛事类型制订运动员参赛模式,包括赛前训练情况、主要对手分析、运动员身体状况、体重控制、赛区训练管理模式、工作日程具体分工(细化到称重前的每个细节和称重后的餐饮、营养品)、训练参赛用具、医务监督和临场指挥人员的分工等。可见,中国举重队对参赛模式的研究已非常细化。

临场指挥系统包括教练员的分工、运动员的试举重量方案、准备工作和指挥团队协商等。尤其是运动员试举重量方案,在队伍的备战和参赛管理中,全体教练员需达成共识,充分认识第一把试举的重要性,认真解析运动员在大赛中第一把试举的困难。考虑到运动员第一把试举要克服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比赛中可适当降低试举重量,确保第一把试举成功。同时,确保3次抓举试举的成功率,不提倡抓举冒险拼极限重量,而是在确保成功的基础上发挥抓举水平,为下半场挺举比赛储备力量。

奥运会举重比赛的制胜点在于挺举。在许多案例中,运动员每次试举重量的选择,教练员的每个决策,往往成为比赛胜负的决定因素。教练员必须根据运动员及对手的试举情况,准确分析形势,及时调整策略。如我国选手占旭刚、唐功红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举重决赛最后一次挺举中,分别将重量增加5 kg和10 kg,绝杀对手,获得冠军,成为奥运举重赛场上的精彩案例(表4)。

表4 奥运会举重比赛绝杀的成功案例

我国举重队既总结参赛的成功经验,也认真吸取失败的教训,充分认识到比赛成功率的重要性,尤其是抓举和挺举第1次试举的重要性。在以往大赛中,我们在优势级别上虽然有较强实力,但由于没有处理好比赛成功率,最终与金牌失之交臂,留下很多深刻教训。

在东京奥运备战中,中国举重运动员的训练参赛更加系统化。在借鉴以往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在管理的细化、训练质量、运动员的恢复与营养、运动伤病的防控、参赛模式、提高比赛成功率和体能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在东京奥运周期已结束的各类资格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2018年和2019年世锦赛上,中国举重队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表5)。

表5 2018—2019年举重世锦赛中国队参赛统计

6 结束语

作为一个竞技体育项目,举重训练和比赛既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竞技实践对其进行检验。近年来,我国举重项目训练理论不断发展,教练员以改革为理念,以创新为目标,结合举重的项目特点与日常训练实践,不断完善训练理论。其中,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从运动员选材到训练科学化、针对性、精细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的力量愈加凸显。

中国举重队要继续在理论创新和竞技实践中不断开拓,借助科学技术完善举重训练理论。同时,深入探讨我国举重项目的成功经验,升华为执教理论,在为举重项目服务的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奥运项目的备战训练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竞技专项冠军
抢跑“抢”来的冠军
电竞种植记
郁闷的冠军
没有冠军的赛跑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