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校共建模式促进艺术专业学生党建工作发展

2020-03-20 03:48缪琛
文教资料 2020年1期
关键词:志愿专业活动

缪琛

摘    要: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探索符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培养教育方式,已成为高校思考的问题之一。地校共建模式,是高校与所在区域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发挥优势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或项目的联动方式。本文以艺术类专业学生党建工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广覆盖、提能力、展风貌”的学生党建工作培育目标。通过对地校共建模式的探索和分析,检验层进式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为艺术类专业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校共建     艺术专业    学生党建

一、研究意义

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题中之意。

大学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它的教育内容更泛化,学习方式更开放化,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更大。此时学生处于三观逐渐树立,思考方式逐渐成形的阶段,学校的引导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观念是与外界信息的不断交换中生成的,会因信息交换而改变。也就是说,随着网络媒介、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学生随时随地可接触到各种思想、各类观念,这些广泛而不确定的信息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正是意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在校党委的领导和部署下,加大了高校思政课程的投入力度,甚至成立了马院,全力深入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要求党员教育以增强党性与党员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重视教育培训实践环节,组织大学生党员广泛参加自我管理、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学生党建工作应当结合课堂和实践,在课堂上学习党章党规、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等,在实践中走进社会予以理解消化,将理论知识付诸行动,用正确的认知指导行为,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发自内心认同。艺术专业学生还应当学会从艺术作品表达。从参与到组织,从普通学生到学生骨干再到入党积极分子,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地走过,端正动机,主动学习,懂得感染他人,发挥示范作用,清醒地认识到入党不是为了特权,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他人。

二、地校共建项目设计理念

地校共建是以项目化的形式促进高校和所在区域党建工作的提升,创新党建共建内容和形式,发挥高校的教育优势资源,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加强地校文化交流,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党性觉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创新精神。结合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艺术专业学生党建工作的活动与平台是艺术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探索。在多方位的合作下,将多种类的共建项目对接学生党建的多层次培养目标,体系化地进行设计,将学生党建工作、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纳入其中。通过系统化地设计,充分发挥艺术专业教育的办学特色,结合共建单位的需求,探索地校共建与学生党员培养共通共赢的新模式。

学生党建工作不是面向少数学生骨干的工作,党的先进思想、革命前辈的奋斗历史是每一名学生都应该学习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红色基因是每一名学生都应当传承的。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为避免认知不协调效应,个体的态度与行为需要保持一致性②。因此,当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先进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后,能够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保持认知的协调性。如果当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存在差异时,个体要么改变态度,要么改变行为。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实践行动上,及时判断出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三观取向,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对于理论教学有抵触情绪,就可以用实践的经验让学生自主获得正确的三观,转变对于理论教学的态度。因此,地校共建项目从全体学生的教育和学生骨干培养的角度,分为普遍性教育、主流价值观表达、学生骨干重点培育三个层面进行设计。在第一、二层面的设计上通过引导参与,让学生化被动接受思想为主动思考,帮助学生达到态度与行为相一致的稳定状态,通过行为的实践更加稳固进而树立自信。在第三层面的设计上提供平台让学生骨干从参与者变为组织者,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1.将全体学生作为培育的对象,提出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普遍性教育,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学会奉献他人的同时,获得成就感与认同感,以知行合一筑牢高校育人思想阵地。

2.以学生创作中心为阵地,打造孵化入党积极分子的摇篮。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区域化合作项目,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表达正能量,在实践创作中提高创作技能,升华创作思想,用作品为传播新时代正能量的学子代言。

3.以区域合作項目为契机,发挥学生骨干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在参与项目设计和组织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学生骨干的组织力和领导力,从青年学子的角度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

三、地校共建项目实践与探索

1.“地方+党组织+团组织”筑牢思想育人阵地

在长期的地校共建活动中,我们发现艺术院校(或艺术专业)十分受幼儿园的欢迎。学生在艺术方面的专业特长与技能正好满足幼儿园在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方面的需求。专业与需求的完全契合使艺术院校(或专业)与幼儿园的共建项目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是开展已久的。各高校将志愿服务活动视为培养学生奉献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的一条有效路径。因此,在项目设计的时候可以积极引入“团组织”的力量,发挥其党的后备军和助手的作用,以党建带团建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覆盖面,以团组织在志愿服务方面的成熟经验,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

在与幼儿园开展的共建项目里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与其他公益性活动(如清理垃圾、文明宣讲等)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类共建项目鼓励学生运用专业能力提供服务,并结合高校课堂上学的先进思想,在幼儿园的课程上予以体现。

2019年,学院的两支对口幼儿园的志愿服务团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模式。从招募成员、技能检验、匹配岗位到课程设计,各个环节的任务和目标清晰完整。在课程设计中,慢慢从绘画入门到主题活动,让课程体系化,并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绘画活动。上半年,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期间,志愿者们设计“我亲爱的妈妈”和“我眼中的爸爸”主题绘画活动,让小朋友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对父母的爱;下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志愿者们开展“祝福祖国”的主题活动,引导小朋友们建立爱国之情、自豪之情,并举办评比颁奖活动,向表现优异的小朋友颁奖鼓励。

与幼儿园结对开展的志愿服务,一方面由艺术专业学生为幼儿园提供了课外艺术教育的服务,另一方面检验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思想水平。高校党组织将定期与幼儿园开展交流,了解学生授课的情况与效果,从转变身份的课堂实践上检验学生将理论内化的效果。

2.“地方+党组织+专业”提高作品语言能力

如果说团组织在团员青年的动员和组织上有着卓有成效的行动力的话,那么专业教师在学生的专业发展上就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了正确引领学生汲取红色基因,理解艺术作品创作的意义与目的,“学生创作中心”正是发挥了专业教师的力量。

各个艺术门类都分有各种风格和流派,为了提高学生用作品表达的能力,避免受片面思想影响而一味“为赋新辞强说愁”,一味追求表面的“丧文化”的表达,而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财富的弘扬。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主使用“学创中心”的空间,有创作困惑的同学可以邀请老师来“学创中心”当面指导,老师们也会不定期地到现场点评同学们的创作。在做好学生专业指导的基础上,所在党组织积极与所在区的宣传、文化部门取得合作机会,以学生的专业创作参与文明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中,鼓励学生用艺术作品表达主流价值观,将理论知识扎根于心,并通过艺术作品扩大宣传。同时,也可以作为检验“学生创作中心”成员专业能力、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在社会活动的参与下,学生从单一注重画技,逐渐开始关注创作背后的意义和画作表达的内涵。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有意识地探寻更高的立意,表达更丰富的内涵。

3.“地方+党组织+学生骨干”践行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区县对于文化活动、文创活动的需求是广泛的,不仅存在于一线社区、幼儿园等组织,更是为区域文化环境发展、文化氛围营造所需要的,地校共建空间巨大。培养出三观正、传承红色基因,并主动践行先锋模范作用的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地校共建的第三层设计中,不仅加强了与区政府的合作,还为学生骨干提供了更深入的实践平台,让他们从参与者变身策划者、组织者,深入了解文化活动的内涵与意义,并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角度,提供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契合,更受广大青年人喜爱的活动形式。

2019年学院党总支积极承办了由中共松江区委宣传部主办的以“上海之根·文明松江”为主题的上海松江公益绘画大赛。200余名参赛选手和志愿者们携手,在松江新城的主干道新松江路墻面进行绘画。300米长的彩绘墙,60幅画作表现的绘画形式各异,每幅画5米长、2米高,历时三天,全市最长彩绘墙诞生。从组织到实施,从专业创作到志愿服务都有着同学们的身影。本次活动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上海广播电台、松江报等媒体均进行报道,并且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使高校切实帮助地方推动艺术文化的发展。

以上三个层面的地校共建项目设计与学生党员成长的阶段特征是一致的。与幼儿园对接的志愿服务平台搭建,让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学会爱奉献,在转变身份的同时转变视角,让学生转变成小老师,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教授幼儿艺术知识;通过学生创作中心参与专业活动或比赛,让学生用艺术作品进行主流价值观表达,弘扬正能量,在艺术创作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和所在区联合举办艺术活动,让学生从参与者变为组织者,深入思考时代意义,在实践中培养一批学生骨干、入党积极分子,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体现先锋模范作用。

实践证明,层进式的地校共建项目不仅能让高校收获丰硕的学生党建工作成果,还能切实发挥学生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有力推进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工作,总结学生党员培养的有益经验。

注释:

①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②Stephen P. Robbins, Timothy A. Judge. 组织行为学精要[M].郑晓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18.

本文系2019年度上海市学校党建研究课题“地校共建模式下艺术专业学生党建工作探索”阶段性成果,一般课题DJYJ-2019-C65。

猜你喜欢
志愿专业活动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我志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