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实践

2020-03-20 03:48李杰李峰唐雁
文教资料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践困境实践意义实践路径

李杰 李峰 唐雁

摘    要: 高校选聘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是共青团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共青团围绕大局、服务青年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实践体会,从阐释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实践意义出发,分析存在的实践困难,对如何有效发挥优势,切实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进行路径探讨。

关键词: 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    实践意义    实践困境    实践路径

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忠诚助手和后备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为共青团中央改革指方向、定方针、提任务。高校是青年集中的重要场域,是共青团开展具体工作的重要阵地。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2016年11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方案共青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发展和青年学生的新特点,制订具体有效的改革方案。当前,各大高校遵循改革方案,注重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其中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是关键一环。

一、高校任用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实践意义

(一)“学生”的角色定位,有利于密切联系青年学生。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时期的社会存在形成不同的社会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应适应青年学生新特点。伴随全球化、网络化等新发展,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友方式等都出现新的变化,变化之中存在共同性与多样性。目前,各高校在党委领导下构建“一心双环”组织格局,即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1]。其团委和社团的指导老师与青年学生并非“同龄人”,对青年学生的新变化了解不够全面细致。高校选聘的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多为在读硕士及本科生,本身是青年学生群体中的成员,是团工作具体开展的参加人员,是团组织需要联系的对象之一,具有大多数青年学生出现的新变化的共同性,更是团组织与广大青年联系的重要桥梁。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学生”角色,有助于团组织及时获取相关工作开展的反馈情况,并有选择地听取其以“青年”“参加者”的身份提出的代表性意见与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变化新动态,密切联系青年学生群体。

(二)“团学干部”的角色定位,促使切实有效服务青年学生。

高校选任的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是在读硕士及本科中的优秀青年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相对优异。担任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需要与老师沟通、与青年学生沟通,需要组织或配合学生会部门完成具体工作的开展,有助于进一步培养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是宝贵的实践机会。参加竞选并最终选任的青年学生大多积极进取,对学生生涯或职业生涯具有相对完整的规划,面对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一职,将珍惜机会,认真负责,努力完成团组织部署的工作任务,有助于提高高校团组织的工作效率。马克思曾经说过,作为一个确定的人,现实中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是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代表者,是团干部队伍中的重要组成人员,服务青年是其重要的责任与义务。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团学干部”角色定位,极大程度上增强青年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其位、谋其职、负起责,尽其事。使命与责任感赋予担任者学习工作的动力,尽心尽力地为青年学生服务,帮助解决青年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切实有效地服务青年学生。

(三)“朋辈”的角色定位,有助于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的进行,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应引领广大青年學生坚定跟党走,团十八大报告同样提出应着力引领当代新青年,思想政治主旋律更加高扬。高校团组织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负有责任与义务,是团组织的核心职能,是组织开展工作的关键目标与重点任务,应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理想信念世界,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朋辈”,同辈的友人,志同道合的友人。年龄相仿,具有相似的社会体验、价值观念等,更易于沟通交流、相互理解[2]。朋辈教育指利用朋辈开展分享活动的教育形式,朋辈间的榜样示范、情感渲染、观念熏陶有助于相互之间的共同成长,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与团组织密切联系的对象属于“朋辈”,并生活在同一个校园,相近学习生活状态、相近的思维方式,促使其更加理解青年学生的想法,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以“朋辈”的角色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引领,讲好党的故事,传播新时代的青春之声。充分展示榜样的力量,增强青年的认同感,引导其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属于青春智慧,注入青春力量。

二、高校选拔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实践困难

(一)时间相对碎片化,工作与学业未能合理兼顾。

改革方案规定,要从学生中选任至少两名兼职副书记,校级、院系级团委班子成员中,挂职和兼职副书记的比例不低于50%[3]。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本质是本科或硕士在读的学生,需要按要求完成专业的学习、课题研究等以达到相应的学分。其中理工科院系同学的课程设计、科研实验的任务相对繁重,学业方面投入的时间占比较大,工作时间呈碎片化状态。兼职学生受时间与精力的限制,无法良好地兼顾岗位工作,未能及时有效地履行岗位的职责。面对学业与工作的矛盾冲突,部分兼职学生往往不能合理地安排时间或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或完成工作而影响学业,或选择学业而使工作有所停滞。对于兼职学生本身,选择学业或工作不符合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目标;对于高校团组织而言,存在影响某项工作效率的问题,且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作用,是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困境。

(二)实践经验不足,相关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

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大都面临“学习—工作”的初步转化,缺少工作的具体经验。首先,部分被选任者曾担任学生干部,但以往工作的开展多基于老师的指导或配合老师完成任务。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一职,在协助团委书记、副书记开展工作的同时,还根据分工负责共青团专项工作,需要选任者具备独立的组织经验、较强的沟通经验等,但具体工作技巧、实践经验欠缺,工作开展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面临突发状况时,难以准确冷静面对。其次,兼职学生虽较周围同学相对优秀,但思想成熟度和社会经验值仍处于发展上升期,大局观念等不够完善,容易存在按部就班,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给团组织的工作留下空白点。最后,角色的扮演与转换给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工作开展增加难度。被选任者的角色身份是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对象,是服务者也是服务对象,是引导者也是引导对象,兼具的多重身份导致选任者在推进具体事务时未能准确定位,及时转变身份,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与质量。

(三)学习专业限制,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比例,肩负着在青年学生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丰富青年群体的精神家园等职能。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地思考,需要教育者夯实政治理论基础,具备严密的逻辑体系及完整的框架结构[4]。思想引领是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主要职能,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是重点学习任务。但兼职学生由于文理专业的学习、时间精力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政治理论学习水平有所欠缺,思想引领的职能发挥有待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常包含以下问题,一为学习要求偏低,选择学习的内容尚浅,学习范围窄,局限于新闻或会议学习,未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学习,对政治理论内涵领会不深入、不全面;二为缺少学习主动性,政治理论的学习多为团组织的共同组织安排的应试型学习,并非“我要学”“我应学”的主动型学习,多为机械化记忆而非理解性记忆,存在遗忘的可能;三为未能把握学习重点,其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准确把握判断,忽略与自己学习工作相关的重点内容,同时对指导性理论的实践度偏低,缺少在实践中进行政治学习,体会理论实际运用的机会,呈现的整体学习效果不显著。

三、高校发挥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职能的实践路径

(一)健全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选用、管理及考核制度。

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克服客观环境的不利因素,以寻求事物科学化的发展。注重制度建设,健全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选用、管理及考核制度是充分发挥其职能的首要条件。

首先,公开、公平地透明化选任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可采用学院推荐、自主推荐的方式参与竞选;通过公开演讲、民主投票等方式产生候选人,并设置试用期对候选人进行阶段性考察,综合考察其基本素质能力、岗位匹配度等,最终选择适合岗位的优秀青年学生。其次,完善校、院两级的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管理制度。坚持严格要求和关心培养相结合,要求被选任者把准政治方向、有效完成团组织部署的工作任务、真正做到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和凝聚青年,注重培养兼职学生的素质提升与思想深化。在培养过程中可践行岗位轮换制度、具体任务责任制等以改善兼职学生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困境。再次,高校团组织要建立健全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考核制度,工作绩效考核、民主考核、校园两级相互考核等制度,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设立淘汰退出机制,坚决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引入激励机制,以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等激发其认同感,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逐步完善、健全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选用、管理及考核制度,努力打造信念坚定、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心系同学的学生骨干队伍。

(二)重视对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学习工作指导。

受社会生产条件、科技发展水平、个人实践范围等因素的影响,直接经验的获取存在局限性,接受他人、书本等间接经验是学习的重要方面。兼职学生初次担任团委副书记的岗位,岗位经验不足,需要高校团组织给予相应的学习工作指导。

高校团组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基础,以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精神为导向,展开对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学习工作指导。指导应具有连续性,指导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及创新性,促使兼职学生详尽了解岗位职能,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发挥应有价值。高校应根据院系的设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进行岗前培训、业务培训及理论学习,增强岗位责任感。团组织可定期组织前任、现任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及校、院两级兼职学生交流会,分享实际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同时鼓励兼职学生参加与专业学习相关、工作岗位相关的多类型校内外的学术活动,不断拓宽学习视野。针对兼职学生角色转换的实践困境,高校团组织应重点展开指导。帮助学生兼职团委书记形成正确的角色认知,明确面对不同主体、不同场景时应扮演何种角色[5]。以同学、同伴的身份友好与青年学生沟通交流;以青年学生的身份及时与组织汇报思想;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认真履行职责;以管理人员的身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助手的身份严谨配合任务的完成等多重身份转化时,兼职学生应把握好“度”,根据特定的情景进行思考与选择,适时地进行角色转换,减少角色冲突。团组织除对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进行学习工作方面的指导、帮助分析解决现实困惑外,还应合理放权,引导兼职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开拓团工作的新领域。

(三)注重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基本素质,也是必备素质。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拓宽理论视野,是兼职学生开展团务等工作的基础,具有指导性意义。

共青团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共青团改革再出发”鲜明指出:“要大规模大力度教育培训团干部,突出政治培训和思想教育。”[6]高校团组织应全面推进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以更新学习观念为入手点,以设立学习机制为保障,注重系统学、重点学,实现提高兼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目标。学习理念的不断更新有助于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兼职学生应把政治理论学习当成责任的同时当成一种精神追求,对理论学习充满热情与动力。高校团组织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建设,包含学习考勤、学习考核、学习档案等制度,对兼职学生形成约束力,保障政治理论学习成效。相关政治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应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使学习者形成系统性认识,把握重点观念、了解党团的新思想、新主张。兼职学生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后,更关键的是凭借“朋辈”优势向青年学生群体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引导青年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实现思想引领;并将学習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中。

(四)组织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参加青年学生实践活动。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二者也是知识的组成部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有效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在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学习他人经验的同时应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学习理论,获取丰富的认知与经验。

高校团组织应通过搭建实践活动平台,逐步培养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的综合能力。其一,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组织安排兼职学生分别从参与团组织工作、配合组织工作的开展到独立完成团组织部署任务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实践活动中,直观并亲自参与工作的具体流程,陆续掌握共青团的基本团务,提升工作实效。其二,能力培养实践中提升素质。组织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与相关团干部参加户外素质拓展活动、时事政治研讨会、专题调研会等活动,丰富培训内容,进行素质挖掘。其三,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在團组织的统筹安排外,可以带头人的身份或成员的身份,主动参加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相关活动,比如寒假、暑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践等,与青年学生直接联系,便于了解青年学生的心声,探寻新形势下青年需求的变化,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学生,同时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基本素质,发现自身的不足,修正错误认知,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团干部的本领,切实做到有效联系青年、有效服务青年、有效引领青年。

参考文献:

[1]陈传忠.一心双环背景下高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探析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8):185-186.

[2]张学梅.朋辈教育思路下研究生兼职高校辅导员工作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04):60-62.

[3]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N].人民日报,2017-1-26(009).

[4]张艳,李新纲.高校共青团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时代内涵[J].领导科学论坛,2018(09):93-94.

[5]赖书慧.基于角色理论的高校学生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4):191-192.

[6]贺军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青春篇章[N].中国青年报,2018-07-04(001).

课题名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课题立项编号:SDSZ-2019-008

通讯作者:李    峰

猜你喜欢
实践困境实践意义实践路径
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基本理路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实践困境”与“迷男方法”中获得的商业启发
品管圈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意义分析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困境与化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