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白(五)

2020-03-20 09:59这碗粥
桃之夭夭A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伯同学

这碗粥

前情回顾:乌夏帮人递情书未果,觉得自己连累李深遭受了同学们的不明揣测。虽然李深明确表示“就算你写了情书,我们也是清白的”。愧疚心理加上补习的功劳,她决定请李深吃饭。

有句话叫越描越黑。

虽然李深说他会去澄清和陈乌夏的误会。

但是,陈乌夏没有感觉到流言的减轻,甚至觉得同学们的眼神越发热烈了。

在高三这种严苛的形势之下,李深和陈乌夏的绯闻就像是投进了死水里的一颗石头,激起了同学们在成绩和试卷以外的躁动。

虽然李深形式上地澄清了一下,但他从来不在群里发言,这一澄清反而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李深生性孤僻。同学们就算对他好奇,也不敢过多打量。所以八卦的火苗几乎都是冲着陈乌夏而来。

她走路时头垂得越来越低,觉得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还不如不让李深去说话,让这件事不了了之才好。

肖奕媛瞧陈乌夏的眼神也是越发诡异。

别人的误会在陈乌夏眼里只是好奇和八卦,但肖奕媛递过情书给李深,她对于这个绯闻的气场,和其他同学截然不同。

陈乌夏感觉肖奕媛的目光带着些不怀好意,可两个人是同桌,她又不好不搭理。

这天,肖奕媛问起:“你和李深的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

陈乌夏摇摇头说:“这都是你的那封信惹出来的乌龙。”

“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闹成这样。”

陈乌夏没有听出诚意:“嗯。”

肖奕媛笑了笑:“你倒是误打误撞,我要是早有这个方法,也先让自己和李深吹一段绯闻。这样的话,就等于把我跟他捆绑在一起了。这么好的方法,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陈乌夏没回应。

肖奕媛:“你说是不是呀?”

陈乌夏摇了摇头,低头做自己的作业。

肖奕媛又问:“你是怎么说动李深出来澄清的?”

陈乌夏苦笑了一下:“哪用说呀?他巴不得跟我撇清关系。我也没跟他说,是他自己一定要澄清的。他大概是不想跟我扯上关系吧。再说了,这种事情也影响了他学霸的形象。他出来跟我撇清关系也是情有可原。”

“是吗?”

“嗯。”

肖奕媛双手交叠,伸直之后伸了个长长的懒腰:“这件事确实也让人纳闷,我跟他以前也闹过一次。他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人也没有理,最后还是我出来说明的。现在的男孩也真是善变啊!”

“是啊。”陈乌夏总觉得肖奕媛话中有话,却又不知该如何回应。她毕竟单纯,没有应付这种事情的经验,便只能闷声不吭了。

李深已经澄清了,就一副天下太平的样子,和陈乌夏的补习照旧。

陈乌夏有一次再问他:“我们还在班上补习会不会不大好?有人传你跟我什么什么的。”

李深只回了一句话:“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陈乌夏:“哦。”

此事就当过去了吧……

去海鲜烧烤的那天,李深没有和陈乌夏一起出发。他说有事在外面,就从那边直接去了。

联想起那天喝奶茶的情景,陈乌夏觉得,李深确实是想和自己撇清关系的。

海鲜档大多做的都是晚上的生意,陈乌夏到的时候是七點多,人还不是很多。

李深没有来,她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先把菜单上的价格看了一遍,心里有些发怵。

李深给她补习是免费的,要不是她向大哥申请了一笔补课基金,否则她还真请不起这一顿海鲜烧烤。

屋外响起雷声,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雷雨。

陈乌夏在微信上问:要下雨了,你出门了吗?

她喝完了三杯茶,才等到李深的回复。他说:在路上。

陈乌夏:带了伞吗?

李深:嗯。

陈乌夏拍了菜单给他:你想吃什么?

李深:根据你的经济情况点吧。

陈乌夏:我跟我哥借了钱,请你总得吃饱的吧,别让你饿着肚子回去。

于是李深在图上点了几样再把图发回来。

陈乌夏一看差点晕过去,这真是要把陈立州借给她的三百块给用尽啊。可话是自己说出口的,也没办法了。她在心里算了一下,似乎还有些超支。但一咬牙,下单了。

又过了十分钟左右,已经上了第一盘虾。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老板才刚把盘子端上来,李深就到了。

窗外还是响雷,没有下雨,他的肩头倒是有些湿:“这边还没下啊,我过来的路上已经有雨了。”

“不是说了有伞吗?”陈乌夏递了纸巾过去。

李深:“让给别人了。”

虽然有些好奇,但她也没有立场问,就没再说话。

上第二盘菜时,李深的手机响了。他似乎有些不耐烦,却还是接了,说话就是几个“嗯”字,不到二十秒就挂断了。

李深:“月考准备得怎么样了?”

“一直有在复习。”但是,随着高考的日子临近,陈乌夏心里越是没底。就像上次月考,虽然她前进了五名,但考试前她也是心里没有底的,甚至在成绩没有公布之前,她一直觉得自己退步了。全是因为她不自信。

“就按平时补课的节奏,没有问题的。”

“那天我哥回来,我也问了一下报考学校。”陈乌夏手托腮说,“我哥想让我报考本市的学校。”

“嗯,女孩不要走太远。”

“你也觉得我就报考本市的大学可以吗?”

“为什么不可以呢?”他反问。

她被噎住。说得也是,有什么不可以的?她跟他又没有关系,没必要在同一座城市。

今天李深没有说什么,聊的都是学习,海鲜烧烤似乎也就是一个吃字,别的两个人也没有多聊。

席间,窗外下起了暴雨,陈乌夏转头看过去。

D市的雨水来得快,走得也快,两个人都不是太担心。

不过李深的电话又响了。他在接起的时候便有些不耐烦,已经暴露在了声音上:“喂。”然后他说,“你不是有伞吗?”

“我没这么快走,才吃到一半。”他说完就这么挂断了。

陈乌夏斟酌着问:“是有急事要回去吗?”

李深摇摇头:“她有伞。”

“哦。”可见是刚刚和他一起的人。

陈乌夏喝着自己的可乐,但不知怎么的想起了肖奕媛的话。陈乌夏问:“肖奕媛说,你跟她以前也传过绯闻的事?”

“有吗?”李深一脸平静的表情。

“她说的,我也不知道。”

“没听过。”

这么看,倒像是肖奕媛的一面之词。

窗外雷声轰隆,雨声滴滴答答。烧烤店里弥漫着烟和酒的味道,陈乌夏稍稍开了些窗,有一些细细的雨珠随风飘了进来。

她见到门前有一辆的士停下,上面有一个穿红色裙子的女孩,撑着一把大伞,着急地往里走。

陈乌夏又看了一会儿,收回目光时,猛地看到那个刚从车上下来的女孩站在了她的桌前。

女孩笑着戳了戳李深的肩膀。

李深抬了抬头:“做什么?”

女孩自己拉着椅子坐下:“我饿得不行,你就把我给丢下,自己过来吃烧烤,你对得起我吗?”

李深别过眼:“我和我的同学吃饭,你可以自己选另一桌。”

女孩看着陈乌夏,笑得露出一个小酒窝:“不介意连我也请了吧?”

对方既然都这么问了,就算介意也不方便说,陈乌夏只得点了点头,心里却在哭泣。这下,恐怕得把自己一个月的零花钱给掏出来了。

幸好李深说了一句:“她的我付。”

陈乌夏松了一口气,不过却越发对那个女孩的身份感到好奇。

“你好啊。”女孩朝着她灿烂地笑了笑,“你是李深的同班同学?”

陈乌夏点了点头。

“啊,看不出啊,李深现在这么有同学爱了。”

陈乌夏解释说:“这顿是我请他。”

女孩“扑哧”一笑,拍了拍李深的肩说:“听见没,人家这是隐藏的抱怨,好意思让姑娘家出钱吃海鲜啊?”

“这是补习费。”

“你还差那么点补习费?看一下,我看一下呀。”女孩拿起结账单,“哦,你够狠的呀,让小姑娘请这么顿大餐啊。”

陈乌夏说:“因为他的补习,我在班上的名次已经上了十名了。”

女孩:“是吗?补课这么厉害,早说啊,我给你介绍一些家教什么的。”

李深:“你吃不吃?不吃你就赶紧走!”

女孩:“吃啊,当然吃。不过小姑娘请客就免了,我的账算在他的头上吧。”

李深和女孩的热络是显而易见的,陈乌夏缩在角落里,不大出声。

虽然女孩是中途插进来的,但陈乌夏明显觉得自己才是他们中间的电灯泡。于是她埋头吃自己的,只不过女孩时不时地找她搭话,问她家住哪儿。

陈乌夏老实地回答了。

女孩瞪了一下眼:“你们住得很近啊。”

李深和陈乌夏城互看一眼,没搭话。

“我有时也去他家,改天出来一起吃饭。”女孩又问,“你一个星期补课多少回?”

得知两个人一周补课有五六天,女孩更加吃惊,转头问李深:“你什么时候这么热心腸啊?”

“班上老师安排的。”

“男大十八变。”然后,女孩忽地跟陈乌夏说起,“他不喜欢吃西芹、不喜欢吃香菜,喜欢吃海鲜,喜欢重口的。小姑娘以后了攒点钱请客。”

陈乌夏下意识地为李深说话:“外面补课费一节都上百了,他给我补了那么多次课,而且我的进步很大,请一顿海鲜烧烤也没什么的。”

女孩又是笑,撞了撞李深说:“下次给我朋友的小弟补补课吧,他妈跟我说了很久了。成绩一直上不去,每个月补课费都上万,一对一,两百一节。”

“自己点餐自己吃吧。”李深起身,看着陈乌夏说:“我们先走。”

女孩噘了噘嘴,但李深没理她,径自向外走去。

陈乌夏匆匆跟了上去。

回去的路上,陈乌夏没有询问刚刚那个红衣女孩是谁。

暴雨过后的路面积了一摊又一摊的雨水。

因为陈乌夏说这一顿海鲜烧烤花光了她一个月的零花钱,坐出租车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坐公交车。

要是李深稍稍有一些良心,应该会主动负责交通费。但是,他没有任何表示。

两个人一起向着公交车站走去。

沉默了好一会儿,李深说:“刚才她说的话你不必放在心上。”

陈乌夏怔然:“我没有放在心上。”

“哦。”李深这么应了一句。

两个人的话似乎已经在烧烤宴上说完了,一直走到公交车站都没有再说话。

李深为红衣女孩说的那句话让陈乌夏更加坚信,这个女孩和他关系匪浅。

李深有后援团,有肖奕媛,还有那些不知名的爱慕者……陈乌夏拍了拍自己的脸颊,还是把心思放在高考上吧。

陈乌夏的生活非常单调,两点一线。

李深是少有的俊美少年,直接冲击到她乏善可陈的过去。她对他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也是人之常情,她不应该感到困扰。

过了几天,便是学校运动会的登记日。

在这之前,陈乌夏都会报名参加接力赛。高三学业紧张,但学校也不想把高三学生连运动的时间都压榨了。

于是,运动会也在高三的班里询问了报名事项。

班上女生跑步跑得好的,陈乌夏是一个。

体育委员过来找陈乌夏:“明天就把你的名字写上去了。”

“写完才来问。”肖奕媛白了体育委员一眼,“你写都写了才来问,你知不知道‘尊重二字怎么写?”

体育委员挠挠头:“陈乌夏不是向来跑得快吗?而且……”体育委员指了指本子上的名字,“班长说,李深去了男子接力赛,那你们俩……”体育委员眨了眨眼:“正好吧,嘿嘿。”

不知体育委员自己知不知道,他笑的这一声显得非常猥琐。

就这样,陈乌夏一句话都没有说,便报上了女子接力赛。

运动会安排在星期四和星期五。

星期三的晚上,李深和陈乌夏在阳台上碰了面。

虽然有微信,但陈乌夏的手机已经交给了婶婶保管。她也不好再向婶婶要回来。

晚上八点多,她在阳台上等李深。李深出来浇花,像是感应到了什么,往上抬头看了一眼。

陈乌夏还没喊人,就对上了他的视线。在月光下,那双眼睛尤其清凉。

她赶紧回想海鲜烧烤遇上的红衣女孩,冲淡自己对那双眼睛的执着:“听体育委员说,你也报了接力赛?”

“嗯,你也报了。”

“接力赛是明天下午吧?加油。”

“你也是。”就这么说了两句话,陈乌夏都觉得欣喜得不得了,满腔冲动,只想在赛场上冲。

在校运会的赛场上,想拉风的话,一般有几种方式——

要么长得帅气,要么成绩惊人,要么帅不帅,成绩也不惊人,但有一支忠实的啦啦队。

如果一个人将这三要素都占齐了,那么肯定是全场瞩目的。

自从二人的绯闻出来,陈乌夏有意和李深保持距离。哪怕是早上在路上遇见了,她也要故意落后他几十米。

今天陈大伯和李父在楼下遇上,问起原来两家孩子都要参加运动会,两个人嘻嘻哈哈的,互相鼓励。

回来后,陈大伯说:“李深跑步很厉害啊,听他说那是年年拿第一的,还能收到啦啦队的礼物。”

“是吧。”陈乌夏虽然也参加跑步,但不是年年都拿第一,有时遇到厉害的对手,名次也就不重要了,只说,“重在参与。”

陈大伯叹了一口气:“以前别人说我的立州是别人家的,可他就是不爱运动。哎呀,我以为这人无完人嘛,成绩好,不爱运动,也还行。现在才知道,楼下李家的,才是别人家的孩子。”

陈大伯是无心说的话,也是拿陈立州跟李深比。但陈乌夏跑也跑不了第一,成绩也是不上不下。陈立州已经够他仰望的了,李深就更加高不可攀了。

红衣女孩出现得也好,可见李深不是遇到哪个女孩都这么冷冷清清的。他也有热络的时候,只是不对着她而已。她自己想通了就好。

陈乌夏没有想到的是,她在運动场上也见到了那个红衣女孩。

哦,她今天穿了白色运动服,是白衣女孩了。

她站在李深跑道的边上,一头齐腰的长发引来众人的围观。

女子接力赛排在男子赛的一个小时之后,陈乌夏过来观赛,却撞进了白衣女孩的视线中。

陈乌夏觉得自己好不起眼,却不知怎么的被发现了。

白衣女孩站在对面,向着陈乌夏招了招手,然后冲过来直截了当地问:“过来看李深呢?”

陈乌夏讶然,连忙摇头,指了指跑道:“这些都是我的同学,是我们班的。我是过来看他们的。”

白衣女孩敷衍地道:“哦。”

陈乌夏连忙给她让了一个位子。

“我那天问他,他的运动会是不是周围都是应援团,他不理我。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就过来了。结果他果然是全场瞩目的焦点。”白色女孩说,“刚刚就在那边,两个女生一直在喊‘李深,李深,李深,跟复读机一样。这么受欢迎的男孩,他的情路一定很坎坷。”

陈乌夏惊讶于她的这一句判断。不是应该一片光明吗?

白衣女孩继续说:“尤其是像他这种闷骚的,那绝对是一波三折,狂风破浪,不信等着看。”

陈乌夏越来越觉得这个女孩古怪,似乎不像是思慕李深的样子,反而带有一种看戏的心态。

到了李深跑步的时候,白衣女孩就更加古怪了。她从兜里拿出一把扇子。

李深这时还没有接棒。她看了陈乌夏一眼:“如果吓他到掉棒,会不会被他的应援团给揍死?”

“你不要喊那么大声,别人不知道就没什么。”白衣女孩笑了,“你可真有趣。”

“等到李深接棒了。”女孩又说,“长得这么帅还跑这么快,真是气死人了。”

她忽地又问:“李深过生日,你打算送什么呀?”

陈乌夏愣住了,她当然知道李深的生日,却从来都只敢道一声“生日快乐”。

有好多女孩给他送生日礼物,听到他跟其他同学抱怨太烦人了。

她不敢烦他,自然不敢去送礼物。但是,她请他喝过了奶茶,又请他吃过了烧烤,再以补习课的理由给他送一份礼物也很正常。

她摇了摇头:“还没准备。”

“哦,这个意思就是会送是吧?”女孩笑得眼睛弯了起来,“唉,青春真好啊。”她抬手看了看腕上的表:“我时间不多,该走了。又是他跑第一,真没兴趣。我走了啊。”

女孩就这么走了,旁边的一个同班同学凑过来:“陈乌夏,刚刚那个人是谁呀?”

“哦,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其他学校过来这里加油的吧。”

“一个学生,手上戴的居然是名表,那表的价格说起来能吓死人。”

“哦。”

说实话,陈乌夏至今也不明白,这个女孩和李深是什么关系。

参加比赛的另一个同学拍了拍她的肩:“走吧?我们女子组要准备了。”

陈乌夏最后看了李深一眼,转身往旁边的赛道走去。

不知是因为什么影响了状态。

陈乌夏掉了棒。

在队友递过来的那一瞬间,她不知怎么的中指歪了一下。

接力棒从她的掌心滑落下来。

队友本来就跑得比旁边的一个慢,陈乌夏那时已经慌了,连忙捡起,一抬头,忽地看到了李深。

李深换了一身黑色的日常便服,他似乎是在看着她。

她连忙转身就要跑,左脚又崴了一下,整个后脚跟抽痛起来。鞋底像是薄薄的一片,后脚掌踩在了地上一样。但是,她忍住了。

她咬着牙,使劲向前冲去。

赛道旁边,肖奕媛的叫喊声十分起劲:“加油啊,陈乌夏。”

陈乌夏差点要大声吼出来,硬生生地憋了回去,冲到了终点。

同学递过来一瓶矿泉水。

陈乌夏接过来以后,感觉左脚已经麻了。运动鞋的鞋底像是破了个洞,脚后跟火辣辣的。

她连站也站不稳了,手里的那个瓶矿泉水也拧不开盖。

旁边的男同学笑着说:“我给你拧。”他才刚要接过,水瓶已被旁边伸出来的一只手接了过去,轻松地拧开,再递回给她。

陈乌夏这才看到站在旁边的李深。

李深问:“脚怎么样了?”

旁边的同学都没有发现陈乌夏受伤的左脚,看了一眼:“怎么了?你的脚受伤了吗?”

肖奕媛冲过来,拍了拍陈乌夏的背:“怎么了?脚伤到了?那你还硬跑,真是。”她连忙扶住陈乌夏,“去校医处看看。”

被肖奕媛拉了过去,陈乌夏回头再看李深。

李深已经转身去跟其他同学说话了。

他可以发现她的脚崴了,那一定也将她掉棒的瞬间看了个明白。她一方面觉得出了丑,另一方面又欣喜于他的关心。

肖奕媛说:“难怪我刚刚看你的脚跑起来怪怪的,你也真是,这种运动会重在参与,名次哪有你的身体重要呢?逞什么强。”

“是啊。但那个时候集体荣誉感爆棚,也就顾不上了。”

“对了,你刚刚有去看李深的比赛吧?”

“哦,看了一会儿。我们班的吗?跑得很好,是第一。”

“你旁边那个面生的女孩是谁呀?”

“哦,其他学校过来的吧,可能是李深的应援团。”

“是吗?我看你们聊得很热络,还以为是你的朋友呢。”

“不是呀。”

“也是。你没见到他那手上的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呢,也不是我们学生能买得起的。”

“哦,我没留意她的表。”

肖奕媛笑笑:“哪天在你面前来了一个高富帅,你估计除了能看出别人是高是帅,中间那个字恐怕就分辨不出来了吧。”

“气质总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吧。”就好比李深,虽说住在同一居民楼,但看得出他的家境比陈大伯要好,李家父母的衣着打扮都显得从容不迫。

“那是我们班,可能也就李深看着像一个高富帅。”

“也就小康吧。”

“你的腿伤了,要不我等会儿再送你回去?”

“不用了,我自己在学校门口坐公交车就可以了,公交车站离我家不遠。”

“哦,你是住纯良路吧。”

“哦,不是,我住叛道路。”

“嗯。哦,对了,李深的家庭住址,上次填的好像也是叛道路吧?”

“这……我不知道他填的哪里。”她说的也是实话,她不知道李深填的是哪个家庭住址。陈乌夏没敢说自己和李深住同一幢楼,免得肖奕媛心生记恨。

“我也是听生活委员说的,要是他住叛道路,你们上学、放学是不是有遇到过呀?”

“有时候好像是可以在公交车站见到。”

“好羡慕你呀,你和李深真的很有缘。”

陈乌夏觉得肖奕媛话中有话,但她不知其真正用意。

回了家,陈乌夏的左脚越来越肿,几乎瘫在了床上。

吃过晚饭,她也只能半躺在床上。复习功课到八点多,正是李深走出阳台的时候。

陈大伯家却来了客人。

陈大伯也愣了一下,因为打开门见到的是李深。

李深双手插兜说:“陈乌夏在校运会上崴了脚,老师说过来慰问一下,正好我住得近,就派我过来了。”

“哦哦。”陈大伯也能理解,叫一个住楼下的上楼上看一眼也叫慰问了。于是他招呼了李深进来。

陈大伯敲了敲陈乌夏的门:“同学来了。”

陈乌夏有些莫名,好端端的,怎么同学来了?

她跳着过去开了门,一歪头就见到了李深。

“老师让我过来,把你的伤势汇报一下。”他的神色有些不耐烦。

陈乌夏:“没什么事了,就是普通的伤,今天校医处的医生已经处理好了。”

“嗯。”李深忽然放下手里的药,“一时半会儿也腾不出班费给你买慰问品,这是我们亲戚自制的跌打药酒,算是班级慰问吧。”

“哦,好的好的。”

陈大伯瞅着这俩孩子,怎么说话这么生硬呢?

陈婶婶在旁边沉默地瞅着,她一声不吭,看着隔空的两个人。

陈乌夏也察觉到了这份尴尬,说:“我没什么事了。”说完抬了抬左脚。

李深看了:“肿得跟粽子似的。”

陈大伯这下听着有点不入耳,才说了这是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礼貌呢?

陈乌夏知道李深身上那种“生人勿近”的气场,跳着过去说:“没什么事的话,我送送你吧。”

“哦。”李深看她一眼,“能走吗?”

“还行。”她跳着过去。

陈大伯和陈婶婶两个人互看了一眼。

陈大伯有些纳闷,就上下楼还用送?陈婶婶也说:“这也太形式主义了,这老师也是,这事还要李深写报告?”

出了门,陈乌夏站在楼梯口挥了挥手:“不送啦。”

李深下了几级台阶,忽然回头:“重在参与,把自己搞成这样,影响了考试可怎么办?”

“当时脑子没转过来,周围的喝彩声那么大,旁边的队员也在拼,我便撑过来了。”

“嗯,也算是不错了,拿了第三。”

说是第三,其实就是倒数第二,不过没有倒数第一,陈乌夏也是欣慰了。

李深:“对了,肖奕媛突然过来问我跟你的住处。”

“她问我,说记得你住叛道路,我也是。但我没说我们住在同一幢楼,只跟她说在同一个公交车站见过。”

“你以后少跟她打交道,她的心思都没放在学习上。”

陈乌夏连连点头,不过又说:“同桌的同学,难免聊多几句。但我可没有泄露你的半点信息啊。”

这时,楼下有人上来,见到这二人:“深仔、乌夏,站在这里干吗呢?聊天啊。”

陈乌夏:“啊,我送送他。”

邻居又看了李深一眼。

“我回去了。”李深转身下了楼梯。

下期预告:跟肖奕媛那种明里暗里的小心思相比,红衣女孩的频繁出现更能搅乱乌夏宁静的生活。李深和乌夏的“形式主义”还在进行,不过似乎多了几位围观群众……

猜你喜欢
大伯同学
泰然处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门前那棵冬青树
好人李大伯
少一些抱怨就好
并非第一现场
娜子姐姐信箱
数牛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