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教育集团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0-03-20 10:05程华
祖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华商学院服务

程华

华商教育集团,位于姹紫嫣红、风景如画的广州市增城区。由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的企业家和教育家廖榕就博士创办和领导,是著名的教育投资管理机构。目前旗下拥有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华商澳洲国际商学院、广东华商技工学校、华商外语实验学校、华商拓慧幼教集团(属下多家双语国际幼儿园)、华商常青大学等多所院校和教育机构;已成为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际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终身教育的综合性教育集团。各类院校在校学生近4万人。

不忘初心:教育报国  书写传奇

说到华商教育集团,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创办人廖榕就博士。在华商师生眼中,廖董事长不仅是一位功成名就的企业家,还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从切身感受到企业经营的人才之困,到在国家利好政策鼓励下投身教育,廖榕就在一片未开垦的土地上建起了红墙灰瓦绿树的美丽校园,带领一群人书写了一段民办教育的传奇。可以说从投身教育开始,廖榕就找到了钟情的事业和奋斗的方向,把个人气魄和智慧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带领华商教育集团及其所属院校走出了一条教育创新之路。

他曾经表示:“在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常春藤名校都是私立大学。我的梦想,就是要为中国打造一所一流的民办大学。”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华商教育集团和广东财经大学合作创办独立院校——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这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涵盖经、管、文、工、艺、教、理、医等多学科的全日制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等学院,以“厚基础、精通识、重实践、国际化”为人才培养模式,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华商学院十周年校庆的时候,廖榕就将一块巍峨的石碑置放于校园的中轴线中央,石碑上镌刻着十个金光灿灿的大字:“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这十个字,既是廖榕就的愿景,也是他投身教育事业最生动的写照,更是华商教育集团创新之路的出发点。

勇于创新:核心竞争力强劲  办学特色突出

华商教育集团一路走来,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时间节点: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集团2005年创办了华商学院;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集团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2015年在澳洲创办了华商·澳洲国际商学院;2017年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正式签署,集团开始在大湾区发展建新校区。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给华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清楚地看到,华商教育集团不断地突破原有格局,不断创新。

创办澳洲国际商学院是经过廖家墨尔本之行考察后的决定。墨尔本是个多种文化共生融合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风景怡人。这次美好的出行促进了廖榕就海外发展教育规划的实施。

华商教育集团总裁廖伊曼女士在一次演讲中回忆过当时的情景,她说:“当时我们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也结合我们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究了海外留学的形势,发觉澳洲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都非常好,很能接纳外来文化,尤其是他们的职业教育也发展得不错,所以董事长决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申办澳洲国际商学院。”华商教育集团在海外创办实体学校,首开民办教育海外办学先河。

华商教育国际化服务的创新由此为开端,目前,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或者项目合作的局面,而是努力打造中外教育文化交流及中国文化输出的平台,让华商的人才走出去,把國外的人才和资源引进来。

集团属下华商学院、华商职业学院都设有国际学院,立志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华商外语实验学校利用集团已有的教育教学成果和品牌资源,也以培养学贯中西、立志担当、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双语和多语开展教学,体育课亦不例外。

除了在海外办学发力外,集团注重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这与廖榕就企业家出身相关,他从不主张在书斋办学,认为学生培养得好不好要由市场说了算。集团一方面特别注重与企业合作,很多专业校企深度融合,联合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投入巨资建设跨专业实训仿真平台、新闻大传播实验教学平台以及梦想空间创新创业基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得到各种实践机会。比如,仿真实习平台改变了普通教学方式,老师更像是一个顾问,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

最近,经专家评审,华商学院会计学和新闻学被列入2019年广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是对华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极大肯定。

培养模式的创新使华商毕业生实干自信,在就业市场广受欢迎,毕业生无论是本科还是大专的学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在广东省名列前茅,社会满意度非常高。

华商学院2019年招聘会吸引了全球近千家企业参与,其中包含23家世界500强企业、6家中国100强企业、16家中国500强企业、28家民企500强企业、93家行业500强企业以及42家上市公司等297家优质企业,为6100名准毕业生提供多达6400个岗位需求。随着华商学子不断步入社会,为企业创造价值,华商学院在企业中的知名度稳步提升。

“聚五湖鸿儒,纳四海硕学”是廖榕就办公区域的一幅对联,这实际就是他的人才观。集团在教育人才队伍构建上不拘一格,大胆创新,聘请了香港浸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新滋教授出任华商学院校长,聘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国家科学院院士Jean-Marie Lehn教授出任荣誉校长,这在民办院校中极少见。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建设的创新为其他各项创新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服务为本:服务学生 服务社会

在外界看来,华商教育集团是一家典型的教育投资机构,追求卓越也不失稳健,匠心专注又一直创新。鲜为人知的是,华商人正形成一种共识:服务是一种平凡又神圣的使命。以服务为本,服务师生,服务社会。

廖榕就董事长今年提出了一个看似平淡的管理思想:“集团服务好学校,学校服务好学生”,简称“两个服务”。华商教育集团属下院校层次不同,培养对象和具体工作有很大不同,把对不同层次机构的管理都统一于一个思想:服务。“两个服务”言简意赅地诠释了华商教育管理模式;阐明了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学校和集团各自的工作重点;这无疑彰显了廖榕就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初心和教育管理的大智慧,集中体现了集团“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两个服务”后边都有一个“好”字,这便是服务的标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永无止境。服务涵盖了各个院校各个部门工作的每个环节,通过做好服务,招生数量上拓展,就业质量上提升,整个华商教育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和奋进风貌,通过做好服务,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心,也赢得了口碑和信任。

在服务学生的同时,集团强调服务社会、特别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在人员、时间、精力、经费上保证各类服务活动开展的需要和顺利实施。集团积极融入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为大湾区培养人才,打造了华商学院“梦想空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国务院侨办设于华商职业学院的“中餐繁荣基地”和增城区大力推进的“粤菜师傅学堂”。这里有专业烹饪教师和精良烹饪设备,为繁荣海外中餐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持,并为繁荣中餐文化,挖掘、传承和创新大粤菜菜品和厨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基地同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一个学习和创业基地。可以为港澳青年在粤菜及饮食方面实习、就业、创业等提供帮助。

以服务为本,可以说是集团“一切为了学生”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最集中的体现,可以说是集团经营管理的独门秘籍。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全部通过服务表现出来。华商教育因此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人们有理由相信,华商教育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系华商教育集团宣传部副总监)

猜你喜欢
华商学院服务
夏日曼谷,一场跨越时空的华商之约
初等教育学院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古润金的华商中国梦
《华商启示录》后创业时代 看华商如何弄潮
匈牙利华商误入“鞋”途的故事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