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探析

2020-03-20 10:05刘兵
祖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审美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摘要:在目前的現状下,思想政治教育正在迅速受到各地高校的关注。高校通过推行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可以确保达到大学生整体思政素质有效提升的目标,进而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宗旨与价值。从本质来讲,高校思政教育涵盖多种教育价值,其中包含思政教育的审美价值。高校思政教育如果要体现最大化的审美教育价值,则必须着眼于培育大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高校目前应当不断探寻实现思政教育审美价值的路径,结合大学生的真实现状来探寻最佳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审美价值   实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其基本内涵在于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品性与美好人格,确保大学生可以做到将思政教育内涵予以有效的内化,进而转变成自身的日常行为。高校目前推行思政教育的核心思路就在于塑造大学生的优良道德素养,因此必须做到将审美价值教育置于首要的地位[1]。同时,作为高校内部的思政教育负责人员也应当认识到审美价值教育具备的重要意义,确保运用灵活方式来实现全方位的学生审美教育,培育美好的人格素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的内涵、特征及其类型

高校思政教育的审美价值,指的是高校教育者应当将培育真善美心灵的德育教育宗旨融入思政教育领域,在此前提下实现大学生整体思想素养的提升,并且达到净化大学生心灵以及塑造崇高人格的思政教育最终目标[2]。具体而言,思政教育的审美价值应当体现为主体性、感性以及创新性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在大学生作为主体的前提下,运用情感感化的方式来达到塑造良好品格的目标,同时也要突显大学生自身具备的创新思维[3]。

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来讲,高校思政教育应当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美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高校通过推行针对大学生的全面德育教育,应当能够达到塑造大学生崇高品格以及健全性格的目标,让大学生认识到拥有优美行为与良好品格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对于审美教育价值应当视为思政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思政教育者需要做到逐步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日常行为理念,从而体现美好与崇高的人格。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的表现内容

(一)真善美的统一

从基本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讲,高校思政教育涵盖了真善美的基本要素,进而有效统一了求真、求善的宗旨目标,达到了真善美统一的状态。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其不仅需要完成基础性的学业目标,同时更要逐步塑造健全的品格,如此才能体现高校德育的价值与意义。从思政教育的视角来看,高校目前推行思政教育就是要注重统一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运用感化的方式来呈现思政教育的魅力与感染力,引导大学生接受真善美的事物与行为,实现思政教育的育人宗旨。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形式美

在目前的现状下,高校对于现阶段推行的思政教育应当能够呈现独特与新颖的外在形式,并且善于选择灵活的思政教育模式[4]。高校思政教育只有体现为新颖的外在形式,对于大学生才能具备更强的吸引力。反之,思政教育如果仅限于乏味或者枯燥的外在形式,那么大学生对此将会表现为厌倦的心理状态,甚至反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在创建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时,关键在于突显思政教育的多样教育方式,其中主要包含课余实践活动的灵活表现形式[5]。

(三)高校思政教育者的素质美

作为思政教育的具体负责人员而言,高校辅导员、高校教师以及高校管理者都应当具备优良的人文素养,其中包含了人格美、才能美育行为美。作为高校导员有必要做到真诚关爱在校学生,经常与同学们进行沟通,运用自身的优良行为与美好品格来感化学生。同时,高校教师也要保证自身能够达到较高层次的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实现的因素

首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对审美内容与形式的运用[6]。从现状来看,仍有很多大学生厌倦高校思政教育,未能认识到思政教育具备的重要审美价值。探析以上现状的根源,应当在于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有趣的思政教育氛围,因此觉得思想政治课的日常教学十分乏味。为了在根源上实现有效转变,那么作为高校教师以及高校导员针对思政教育原有的课堂模式应当尝试增添更多的有趣内容,确保将塑造真善美的品格作为高校德育的着眼点。唯有如此,大学生才会表现出强烈的课堂参与热情,避免陷入僵化的思政教育氛围。

其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素养需要完善。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很多学生并未能拥有优良的日常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7]。大学生在面对未来就业时,其自身经常表现为困惑与迷茫的情绪,因此高校亟待给予学生必要的思想引导,以便于化解同学们目前面对的情感负担与心理压力,保证同学们的健康成长。然而实际上,高校内部的某些思政教育负责人员尚未具备必要的意识,无法对于在校生予以正确的指引,因此客观上阻碍了思政教育审美价值的充分实现。

再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审美构建力度不足,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重视不够。高校的日常教学不仅应当包含基础性的学科知识,同时还应当包含实践层面的重要教学内容,以及塑造学生品格的德育教育。这是由于,高校教学的基本宗旨就在于大学生自身实践素养的提升,从而保证同学们都能做到顺利应对自身的未来岗位就业[8]。具体针对中职德育领域来讲,高校思政教育必须根植于提升审美素质的视角,反之则会失去实践价值。但是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高校教育者以及大学生都倾向于关注各个学科成绩,因而忽视了最根本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途径

从现状来看,高校目前针对思政教育的领域需要做到全面关注审美价值的实现,其中的核心措施在于符合审美指向的间接灌输、符合审美经验的接受,以及审美内化与审美外化的统一。在此前提下,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实现审美价值应当着眼于如下的改进举措:

(一)切实转变对于思政教育审美价值的认识

高校对于目前施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体现塑造培育人才以及引领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因此在现阶段的思政教育领域内,高校有必要紧密结合上述的两项举措,对于现有的工作内容予以有效改进,增添思政工作领域的新颖内容。在目前的现状下,思政教育工作如果要体现较好的工作实效,那么必须创建广泛性、多元性与开放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如此才能保证应对现阶段的思政教育挑战,突显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备的美育价值与美育功能。

具体在现阶段的实践中,作为思政教育的负责人员应当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与思路。“以学生为本”意味着各个年级导员、高校教师与高校管理者都要做到紧密联系同学们,随时了解同学们现有的心理困惑以及生活困扰,并且给予耐心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以学生为本也意味着创建愉悦与轻松的高校生活氛围,拉近师生的内心感情距离,对于师生沟通桥梁予以全面的搭建。高校通过推行上述的工作转型举措,应当可以保证达到紧密配合并且环环相扣的更好工作效果,借助于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深入推进思政教育,让真善美切实体现在同学们的外在行为与内在思想上。

(二)师生之间应当强化日常沟通

大学生渴求掌握更多的思想政治课程知识,并且也渴求来自于教师的关爱。因此在推行思政教育的实践中,师生之间只有能够保持顺畅的沟通,那么大学生才能及时解决现有的课堂疑惑,进而达到最佳的思政教育审美效果。教师在面对同学们给出的各种困惑与疑问时,应当能够保证耐心予以解答,而不能够责备或者嘲讽大学生[9]。

在目前的现状下,高校教师以及导员可以与全班同学共同构建微信群,以便于师生可以随时进行便捷的沟通,确保达到师生情感距离明显拉近的效果,创建更为融洽的德育教学氛围。高校针对多媒体的全新技术手段应当将其引进目前的思政工作领域,教师可以借助于微课形式或者其他新颖的方式来体现最佳的审美教育创新效果,确保同学们都能感受到生动的全新课堂氛围。

(三)注重思政教育的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局限于简单的说教形式,而是必须融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因此,高校针对该领域的信息科技资源应当能够达到有效利用的程度,确保紧密融合塑造新型人才以及培育正确意识形态的两项基本教育举措。高校目前通过创建有机性与整体性的资源利用方式,最终确保现有的育人格局达到完善的状态,通过多渠道与全方位的举措来整合现有的思政教育资源。

例如在课余时间里,辅导员以及高校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来到当地的革命圣地进行游览参观。红色旅游主要依托于当地的革命历史旧址,烘托浓厚的人文氛围,并且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受到强烈的革命氛围感染[10]。因此,此种旅游方式并不是单纯局限于娱乐与休闲,而是蕴含了厚重的教育意义,其本身蕴含了独特的思想引导以及思想教育功能,对于提升同学们的思政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同时,高校运用以上措施还可以达到紧密结合教育功能与休闲娱乐功能的效果。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大学生将会发自内心的认同红色旅游倡导的革命精神,进而受到强烈的感情震撼。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为多样化的外在形式,而不能够凭借枯燥的讲授予以实现。在此基础上,很多高校目前都在逐步尝试红色旅游规模的拓展,并且尝试借助红色旅游的途径来探寻新颖的思政教育路径。红色旅游可以让高校学生接受革命历史的深刻教育,了解特定阶段的革命历程,受到正面性的情感感染。因此经过分析可见,红色旅游应当属于现阶段开展思政教育的关键途径。

五、结语

从现状来看,各地高校都在逐步推行针对在校生的全面思政教育,并且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成效性。但是从整体角度来讲,高校现阶段关于推行思政教育仍然未能真正达到完善与健全的程度。探析此种现状的根源,主要在于很多高校未能做到充分关注思政教育应有的审美教育价值。在此前提下,高校有必要做到转变现存的思政教育举措以及教育模式,运用循序渐进的思想引导方式来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格,确保大学生都能达到真善美的崇高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李琳琳.探究新时期高校社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8):43-44.

[2]李峰,马箫.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科技风,2019,(24):54-55.

[3]吴宁子.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中融入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路径探析[J].戏剧之家,2019,(24):162-163.

[4]张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实现路径[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07):8-10.

[5]王一安,宫建伟.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升路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7):41-44.

[6]冯轶凡.微时代下正能量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传媒论坛,2019,(14):1-2.

[7]林丁颖,陈金亮.艺术审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马克思审美人类学视角[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04):24-26+62.

[8]魏忠强,潘鑫星.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问题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3):137-139.

[9]周洁琼.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04):141-143.

[10]马知辰.微电影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研究[J].成才之路,2017,(25):19.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2020-ZZJH-544)。作者简介:刘兵,硕士研究生,讲师,单位: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审美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