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小型水工隧洞设计与施工优化

2020-03-22 13:34陈桂友
建材与装饰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工隧洞围岩

陈桂友

(遵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贵州遵义 563000)

0 引言

中小型水工隧洞,作为提升所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过程易受所处水文地质条件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诸多不合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建设效果,还会延长施工进度。为改善这一问题,相关建设者应在明确工程建设要求与既定规范标准情况下,采用科学技术方法对指标参数进行设置。如此,隧洞建设环节就可遵循具有科学合理性的方案落实各部分隧洞结构的建设。这是推动水工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研究人员应将其作为重点科研对象,旨在使工程项目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进程。

1 工程概况

贵州地区某水库工程距离市区约45km,主河流长度约1.60km,年平均降雨量约1800mm,年径流量约150万m3。由于工程所处地区为山区地形且植被覆盖率高,岩石裸露少,水土覆盖程度大。设计正常蓄水水位为82.4m,为提高工程建设使用效率,应将隧洞设计与施工质量效果控制作为重点,以降低水文地质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2 中小型水工隧洞设计

2.1 复核过流能力

由于水库新建隧洞属无压隧洞,因此,设计人员应对其过流量进行计算,以为后续施工控制提供依据。具体计算过程,应按照以下公式进行:

其中:Q-流量;C-谢才系数;A-过水面积;R-水力半径;n-糙率。具体施工过程,建设者应通过精确计算来达到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预期[1]。

2.2 输水隧洞设计

水库输水隧洞位于坝体右侧,进口底板长度为85m,底坡坡降约为0.003645,城门洞段的隧洞水深设计为0.35m。水库的取水塔上游设引渠,长度为8.6m,隧洞长度设计为14.5m。此外,隧洞顶部位置的纵轴线方向,设计人员应及时有效的设置45°三孔夹角,并把间距控制为3.0m。对于隧洞横断面的周边环境,应设置固结灌浆孔,孔深>0.7m。然后进行固结灌浆,并将其施工材料选定为混凝土浆,以使压力始终控制在110-160kPa之间。

2.3 隧洞衬砌设计

隧洞的施工建设过程,应在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情况下,通过支护来加固周边围岩。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围岩结构的稳定情况,确定围岩压力。经勘察,隧洞围岩属V类,设计开挖作业后,运用C25钢筋混凝土对其进行喷射加固处理,即将厚度控制在10cm上下。此后,隧洞工程所处的围岩就处于稳定状态,无需进行其他方面的处理。设计过程,相关人员应通过3次计算来保证各点法向位移与抗力条件的一致性。对于隧洞的进口部位,应运用浆砌石翼墙,宽度应设置为3.5m,并把拦污栅设置在墙的末端部位。值得注意的是,取水塔内部的内外半径应分别设置为2.4m,2.7m。同时,还要对其工作闸门进行检修,以满足既定的设计规范要求[2]。

上述设计工作完成后,应积极开展设计审核工作,并根据工程隧洞建设状态将易出现问题的部位作为重点审核对象。这样一来,水库工程所处的不良地质水文环境就不会对隧洞结构建设造成影响,进而提高项目建设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3 中小型水工隧洞施工优化

3.1 支洞施工优化

施工优化控制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将缩短工期、排渣以及提高通风与排烟效果作为工作重点。具体来说,为避免施工对所处环境的建筑物造成一系列不稳定影响,支洞施工应将设置的合理性作为优化控制重点,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建设成本。施工优化人员应根据水库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与所处周边建筑环境,来提高支洞施工方案运用的科学合理性。如此,支洞施工效果就能有效提升中小型水工项目建设的整体性与安全性[3]。

3.2 开挖施工机械化控制

机械化,作为满足水库工程隧洞施工进度要求的关键,施工优化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对开挖与钻孔设备进行优选,以提升其作用于施工场地实际情况的安全可靠性。经对以往隧洞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多臂钻孔设备的施工速度较快,风钻设备的施工速度较慢。但受隧洞施工环境多样性的影响,多臂钻设备的作用效果较低,风钻因其在施工场地占用空间小,可高效作用于开挖施工过程,图1为多臂钻孔设备的施工作业情况。

图1 多臂钻孔设备施工作业情况

基于此,施工优化应采用先挖洞后施工方式,通过增加风钻设备数量,来提高钻孔作业与施工整个阶段的效率。对于出渣方式的选择,施工进度控制人员应根据施工场地情况选用具有适应新歌的运输方式,即采用前装后卸式的单斗装岩机与斗车,来为出渣工作质量控制提供配合。如此,风钻等开挖设备使用的机械化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提升所处隧洞施工结构建设过程的安全可靠性[4]。

3.3 爆破循环施工优化

隧洞施工过程爆破是不可避免的,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所处的作业条件对爆破参数进行针对性调整,以保证爆破不会对所处围岩结构造成过多影响。进尺,作为爆破施工控制的重要指标参数,施工优化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与规范标准,使进尺参数作用处于最佳循环控制状态[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型水工项目隧洞的建设,应在明确所处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开展设计与施工优化控制工作。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将最具适用性的隧洞图纸方案作用于实践,进而促进所处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体性与科学合理性。为此,工程建设者应将上述分析内容与科研结果更多地作用于不同建设条件与建设要求的中小型水工项目,以提高其作用于水资源可持续使用的效果价值。

猜你喜欢
水工隧洞围岩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软弱围岩铁路隧道超前预加固适用性研究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超前预报结合超前探孔技术在隧洞开挖中的应用
天下水工看淮安
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治理技术
从“水工构筑物”到“水工建筑” 水利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