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修身 问道求真
——福州格致中学“修身求真”办学特色探索和实践

2020-03-22 12:04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求真福州校本

李 怡

(福州格致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始建于1847 年,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新式中等学校之一。2018 年12 月学校被遴选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学校以省示范性高中建设为契机,强化学校内涵建设,突出“修身求真”办学特色,努力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力品牌高中。

一、传承历史,凝炼办学特色

福州格致中学其前身为“福音精舍”“格致书院”“福州私立格致中学”和“福州第五中学”。1992 年经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福州格致中学”。学校在百年教育中形成“严谨治学、抱真务本、爱国进取”的格致精神,“传承文化,探索真知,培育新人”的办学理念、“格物致知、明德致远”的校训和“和谐、严谨、求是、创新”的校风,体现了崇尚科学与以“德”立校的校园文化,走出了王世真、陈建生、经福谦、陈懿、刘应明、陈镜明6 位院士,培育出数以万计具有“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命感的格致人。

“格致之学”贯穿学校173 年办学历史始终。“修身”是“格致之学”践履“立德为先”的过程和结果。儒家经典《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史称“八条目”,概括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格致诚正”是“修身”之本,也是“修身”的过程,“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修身”可连接“八条目”的前四条“格致诚正”和后四条“修齐治平”,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求真”反映出了“格致之学”对“本真”教育独有的追求,体现出回归育人的本质。

正是在传承格致百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中,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和体育、艺术、科技、英语口语四大特色传统项目一脉相承下,学校逐步形成了“修身求真”的办学特色。

二、制度创新,保障办学特色

制度充分体现一所学校文化、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也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科学有效的制度不仅决定学校特色建设的方向,也影响学校特色发展的水平。

福州格致中学围绕“修身求真”办学特色的理念和目标,根据省示范性高中建设的需要,持续对学校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调整、补充或完善,进而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最优化。学校将办学特色建设明确写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学年工作计划;成立了省示范性高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发展中心、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专家咨询服务中心;并修订《福州格致中学管理制度汇编》,在序言明确提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修身求真”,在学校制度内容文本中有十余处明确提到“修身求真”办学特色,涵盖对岗位职责、教师管理、课程改革、教学常规、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规定。例如,规定校长的义务包括“按教育规律办学,推进‘修身求真’办学特色研究”;课程方面,“根据‘修身求真’办学特色,建立多样化、特色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特别制定了《福州格致中学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科技创新辅导员培训和考核制度》《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获奖项目指导教师奖励方案》《体育运动队训练及参赛教练员综合管理奖励方案》等特色创建和管理制度,引领学校特色项目发展。

学校通过制度创新,将“修身求真”办学特色制度化、体系化,使之成为学校的文化积淀,将“修身求真”办学特色渗透进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根植于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每一位学生学习生活中,推进学校特色发展。

三、课程建设,支撑办学特色

课程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学校通过课程建设落实国家课程,并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理念,形成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办学特色。课程建设既是办学特色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办学特色建设的主要支撑。

2011 年来,福州格致中学成为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学校,提出“构建有格致特色的多样化可选择课程体系”的目标;2013 年9 月,学校被遴选为福建省、福州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试点学校,开展“构建有格致特色的多样化可选择课程体系的研究”试点工作;2016 年12 月,学校被福建省教育厅遴选为福建省首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建设项目学校;2018年12 月,学校被遴选为福建省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学校将“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列为省示范高中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凝练成多样化、特色化、可选择的“修身求真”课程体系。

在课程结构中,纵向分为三级课程建构:“基础必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基础必修课程”是基础,指国家课程的八大领域、14 个科目的必修模块及选择性必修模块;“校本选修课程”是特色,依据学校“修身求真”办学特色,教师自主开发,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可选择课程。目前已开发近百门课程,如《走进格致》《乒乓球基本技能》《天文观测》《书法与文化》《3D 打印》《金线莲培育》等;“综合实践课程”是亮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的社团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劳动实践课程。横向形成“修身笃志”“求真探理”“悦文致知”“育美健体”“鳌峰揽秀”五维校本选修课程群。

通过多样化、特色化、可选择课程体系的纵横网络,按照“国家课程规范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社团活动课程化、德育课程主题化、实践课程多元化”的思路,用丰富、特色、融合的课程提升办学品质,支撑“修身求真”格致办学特色创建。

四、强项做强,凸显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往往基于学校的传统优势强项,而优质的强项充分发展,强项做强,凸显办学特色。

福州格致中学的铜管乐队始建于格致书院时期(1913 年),后逐渐发展为格致乐团。1991 年3 月,福州市教委批准组建福州市中学生交响乐团,以格致中学学生为主体,并吸收全市各中学少数“特长生”,由格致中学负责训练和管理工作。2007 年福州市教育局给予学校音乐特色班招生资格,每年招收一批有基础的西洋乐器演奏生进一步推动乐团的发展。学校对音乐特色班的教学与管理逐渐形成了一套较科学、完善的管理模式,把专业训练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办学一大特色。学校音乐特色班有独立的课程设置和管理;外聘福建省交响乐团、福建省艺术职业学院、福建师大音乐学院的专业教师每周莅校指导学生专业技能,每学期参加音乐特色班习奏会,对学生的器乐习奏进行现场指导和量化考核。同时,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音乐特长生冬(夏)令营,特别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训练和比赛,每年向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省内外艺术类重点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类毕业生。

福州格致中学还是福建省乒乓球、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省“科技教育基地校”。校羽毛球队、乒乓球队、游泳队连续多年蝉联省市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基于此,学校选择了从科技、体育、艺术等方面来发挥传统优势强项,提出“修身求真,科艺见长”构建学校特色。学校将体(乒乓球运动)、艺(交响乐)、科(研学实践)传统优势项目提升为特色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教材;探索体育、艺术模块、校本、研学选课走班教学;推行“2+1+1”工程,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掌握2项体育技能(1 项必修:乒乓球;1 项体育选修项目)、1项艺术技能,参与1 项科技实践活动。近三年在体艺科技方面,500 多人次的学生在省级及以上比赛获奖,学校获得福建第34、35 届中小学创新大赛获评优秀组织奖,西洋管弦乐团入选福建省中小学学生乐团培育建设项目培育示范性高水平乐团,校交响乐团演奏的《蓝色山脉》获得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器乐类比赛中学甲组一等奖,校羽毛球队、游泳队、乒乓球队继续在国家、省、市各级比赛获得优异成绩,成果丰硕,使“修身求真,科艺见长”特色愈加凸显。

五、教师发展,助力办学特色

教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特色创建的核心力量;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要素。因此,学校推进了教师专业化,促进了教师整体发展,助力学校“修身求真”特色建设。

(一)以提高师德修养为核心

完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并开展“树立格致师德典型”,“讲好格致师德故事”,评选“格致师德示范星”等活动,落实项目责任和长效机制,提升教师个人价值品质。

(二)以创新校本研训为桥梁

成立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专家咨询服务中心,致力教师专业素养培育、学科专业技能提高和教师发展评价等重大事项的发展定位和理论引领;外聘专家学者充实校本研训指导力量;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分层”目标列出“自助式菜单”,落实“周期式培养”,推进名优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促进全体专任教师专业发展。

(三)以校本课题研究为牵引

学校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课题,组织各学科90%以上的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确立三年周期和一年限期的校本研训主题,坚持“内外兼修,依需而培”的原则,通过专家引领、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理论学习、课例研究、课程开发、技能培训、成果评选和推广交流等形式,坚持任务驱动,重点攻克“教学方式转变”“核心素养培养”“在线选修课程”“校本作业题库”和“信息技术融合”等课题。

(四)以完善评价机制为动力

学校制定并实施《福州格致中学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重视教师个体差异,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探索基于教学绩效、体现“看起点、比进步、论贡献”的教师评价制度,统筹教师评价与师生发展评价,促进教师提升课程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生能力,制定一套适合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度内容标准,健全教师专业发展阶梯式、递进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发展目标引领,评价激励保障教师素质提高。

目前,福州格致中学现任教师134 人,福建省名校长1 人,特级教师2 人,正高级教师2 人、高级教师51人,省、市骨干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23 人、硕士学位教师34 人、省市优秀青年教师34 人。近三年,学校教师在全国省市各级竞赛获奖达200 多人次。一支“博学、笃行、至诚、至善”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力推进学校“修身求真”特色践行。

六、优化资源,丰富办学特色

办学资源是特色办学的基础,优化办学资源,可寻找特色办学突破口,丰富办学特色。

(一)营造融合特色环境

学校校园环境处处融合“修身求真”办学特色,如“格物致知”校训石、“科学求真”院士连廊、“真学源流”校史墙和校史馆、“探索真知”格致星雕塑、“红色领航”格致英烈园、“育人为本”薛庭模老校长雕塑、格物楼、明德楼、真学楼、图书实验大楼,处处发挥着文化感染人、文化滋养人的效应。

(二)挖掘优秀校友资源

173 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社会有用人才。如今,格致校友显名于海内外各行各业,学校通过宣传校友的先进事迹,弘扬格致精神;聘请优秀校友担任“客座教师”,指导学生发展;邀请优秀校友开设科普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校友协助拓展游学研学、劳动实践等活动,丰富特色课程资源。

(三)开发特色区域资源

学校坐落于于山北麓,依托其优质人文、科学资源,建立于山片区大中小幼思政德育发展共同体,先后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达成教育合作协议,与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福州企业家建立联系,邀请专家、教授来校开设讲座、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从而提升学校校本课程品质。

福州格致中学立足学校历史文化积淀、师生特点与办学优势,聚焦优质特色课程建设,实现特色课程向学校特色提升,注重教师队伍、校园环境等保障条件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办学特色建设制度与运行机制,形成优质特色的校风学风,“修身求真”特色办学思想已深入人心。特色学校文化影响着每一位格致人,推动学校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努力“办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优质学校”。

猜你喜欢
求真福州校本
张锦绣
阎生德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逐梦福州 只为“她”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寻味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