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多元化彩泥坊优化实施的策略研究

2020-03-22 02:23夏丽英
教师·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班综合素养多元化

夏丽英

摘 要:彩泥活动作为一种常见的幼儿园手工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是幼儿园美工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彩泥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对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幼儿园中班多元化彩泥坊的优化实施策略,希望可以提升彩泥坊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综合素养;彩泥坊;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1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109-02

一、研究的缘起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运河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自开展美术创意坊以来,师生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作品。随着活动深入,在泥工坊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幼儿游戏兴趣不高

区域时间到了,其他区域非常热闹,唯独“陶泥坊”很冷清,只有两三个女孩在那里用陶泥搓圆。活动结束后,问及幼儿“为什么你们不愿意去陶泥坊?”幼儿回答:“泥冷冷的,搓起来很硬,不好玩。”

(二)教师教学意识太强

美术坊的教师也制定了教学计划,但为了迎合学校的检查,选择的教学内容单一,多是运用“抖音”视频进行教学,让幼儿学着做新作品,但做出的作品雷同较多。

玩泥本是幼儿最喜欢的,为什么现在却有了距离。一团“泥”在幼儿手中变化着是“创造”还是“游戏”,这需要教师重新思考。基于以上问题,教师应改变现状,优化班级美术坊,让幼儿在泥工坊中乐意玩、喜欢玩,在玩中得到锻炼,体验不同的快乐。

二、中班彩泥坊优化实施的构想

彩泥坊优化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构建以下操作运行模式图。

三、中班彩泥坊优化的实施

(一)整合资源:兴趣盘活彩泥坊

1.彰显氛围——空间打造

为彰显氛围,教师可以从点、线、面打造空间。点——腾出一片作品展示区;线——从室内到室外,利用自然环境开设天然美工坊;面——打造一面会说话的墙,在室内为幼儿开辟专门的“彩泥坊”。

2.善变材料——成立菜单式材料库

浙江省一级幼儿园指标中明确指出,要提供3~5种多样化材料以供幼儿选择,并提出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要体现材料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和幼儿一起组建材料库,并根据半成品与辅材进行图样张贴,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作品制作的需求自主取放。

3.区域整合——生成派送单

在区域中加入“派送单”,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外卖单,其他区域中的幼儿需要什么,可向美食坊申请派送。游戏设置情境化,幼儿不仅学会了待人接物,还会根据游戏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对彩泥活动的兴趣。

案例1:又到活动区时间,浩浩一组的美食坊热闹非凡,因为今天店里又新到了一些美食。依然接到娃娃家芃芃的电话:“家里宝宝要吃冰激凌,能不能送外卖?”萌萌说:“依然,你把客人需要的货记下来,我和浩浩一起做。”浩浩他们开始动手制作,他们做得非常仔细,因为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外卖单。不久,依然拿着彩泥制作的冰激凌送达娃娃家,芃芃高兴地收下,不由自主地说:“冰激凌看起来很好吃,宝宝肯定喜欢,下次还会买。”依然路过建构区也不忘美食坊的生意,通知其他的朋友可以下单订购……

反思:“小小派送单”无形间把班内的各区角关联起来,幼儿在派送单的任务驱动下,制作食材,在填写派送单的过程中,幼儿的学前书写、与同伴的沟通能力均有了很大提升。

(二)循序渐进:经验提升彩泥坊

1.活用生活素材——聚焦“玩泥”对象

11月,正是园内柚子丰收时,幼儿对柚子的关注度极高。于是教师带着幼儿采柚子,并利用彩泥嘗试对柚子进行装饰、打扮,让幼儿体验创意彩泥的乐趣。看到园内种植的菊花,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将彩泥与简笔画结合起来,进行创作。

2.借助趣味绘本——增强“玩泥”兴趣

绘本是幼儿喜欢的书籍,在书的海洋中,幼儿可以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教师在彩泥坊中专设了“绘本区”,让幼儿在玩彩泥时可以找寻素材。

3.分解作品流程——突破“玩泥”难点

渐渐地,幼儿对彩泥产生了深厚感情,从单一作品到颜色的搭配都有了自己的主见。这也正是教师创建优化彩泥坊的初衷——不要强加给幼儿技能,而是让幼儿自然流露经验。

案例2:一次区域活动,铭铭和佳佳尝试做圣诞老人。“怎么做才好呢?”铭铭说。他俩来请教教师,教师给他们建议“可以先设计图样,再用彩泥做,你们去动动脑筋吧”。铭铭和佳佳在制作圣诞老人作品时没有因困难而放弃,两个人合作完成了作品。

反思:幼儿的学习不是一时兴起,需要教师不断地指导。教师借助生活经验,从绘本、动漫人物入手,通过“平面”—“插件”—“立体”的塑泥技术,再采用单个画面—有情境组合等方式设计游戏化彩泥课堂,让幼儿在边玩边塑中学习,提升学习品质与艺术表现能力。

(三)全员参与:趣味提升彩泥坊

1.混龄游戏互通,合作互教

在彩泥坊的建设中,混龄游戏能实现“大带小”,在走区中,幼儿可以得到多元发展。

案例3:芸熙取了绿色的彩泥搓圆又搓长,反复几次,她开始有些急躁,教师走过去轻轻地问她:“芸熙,你准备做什么?”她一脸迷茫地说:“我还没想好。”和她一起的大班幼儿说:“我做南瓜!”芸熙停下动作:“我喜欢吃南瓜,我也做。”教师说:“好的,有目标后你就要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南瓜了。”芸熙说:“要先搓圆~”于是芸熙又换了一个橘色彩泥,搓圆。芸熙看到大哥哥的南瓜做好了,问道:“南瓜上的线怎么做?”大班幼儿回答说:“用工具小刀刻凹槽,看着哦!”,芸熙在大哥哥的帮助下也把南瓜做好了。

反思: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和同伴交往需求有了发展,在“混龄游戏”中,年龄小的幼儿可以从大班幼儿身上学到本领。

2.亲子彩泥课堂,注入新血液

教师组织开设亲子彩泥课堂,有些家长拒绝,教师可以鼓励家长走进课堂。

活动可以分四步进行,先是幼儿敢玩:大人不插手,纯粹让幼儿玩泥,消除担心的心理;再是幼儿想玩,让幼儿自主摆弄探索操作材料,把彩泥变成有生命力的材料,激发兴趣;接着是幼儿操作,选择自己想要的彩泥,对其进行想象创造,激发大胆创造的欲望;最后亲子联手玩,相互交流、推动幼儿发展。 活动后,教师下发调查表,以及时了解家长的信息动态,更为家长做好孩子彩泥之路的陪伴者做铺垫。

反思:让家长走进“彩泥”课堂,增进亲子关系,优化班级彩泥坊。可以将亲子作品“外销”,通过积分兑换让幼儿的作品流通起来,进一步激发亲子参与彩泥制作的愿望,未及时完成的作品采用“走家”策略,让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完成,于是幼儿更愿意创作彩泥作品了。

(四)主题融合:资源拓宽彩泥坊

将彩泥坊与主题及地方特色风俗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幼儿的彩泥作品呈现出生活化气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生活皆课程,教师可以围绕幼儿身边熟悉的场景开展生成活动,一次在游戏区域中看到几个幼儿玩吃火锅游戏,幼儿喜欢把日常生活的场景复制到游戏中,借此生成“冬日火锅”活动。

活动目标为:

(1)根据生活经验,谈谈吃火锅的乐趣。

(2)引导幼儿运用捏、揉、压、切的方式制作火锅。

反思: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幼儿的美术创作来自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關注,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案例4:米塑又称“粉塑”,是祖辈传承的民间艺术,我园每年在冬至、清明等节气会开展米塑活动。米塑,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它的特征类似于彩泥。每当学校开展米塑活动,幼儿就可以运用彩泥制作的技巧,在米塑活动中大展拳脚。

反思:家乡资源俯拾皆是,在“米塑”活动中,幼儿看到大人用不同颜色的蔬菜汁与白米粉混合,揉出五色粉团时,更是欣喜不已。

四、研究成效与体会

(一)成效

(1)幼儿的彩泥运用技巧得到提升。幼儿从最初怕做不好,到现在可以单独完成,个人的彩泥运用技巧得到提升。

(2)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得到提高。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玩泥技能。同伴间的交流中多了彩泥制作的话题,年龄小的幼儿在混龄区域活动中也会主动请问年龄大的幼儿,自信心渐长。

(3)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增强。从平面作品发展成立体作品,颜色非常丰富。从单一色到多元色组合,作品呈现逼真。借助多媒体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别人的作品,为其下次创作做铺垫。

(4)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得到丰富。通过“彩泥遇上了节日”,运用彩泥塑造技能在米塑活动中的延伸,幼儿的眼界开阔了,热爱家乡的情谊也深了。

(二)体会

幼儿已爱上“泥”,如何在活动中更加“泥味化”,让幼儿在彩泥坊中游刃有余,彰显彩泥魅力及教师如何运用“游戏化”的评价是下阶段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蔚玮.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在彩泥活动中的创造力[J].现代教学,2019(21):54-55.

[2]朱盛桔.小班幼儿泥工创作活动中兴趣培养之初探[J].求知导刊,2020(8):4-5.

猜你喜欢
中班综合素养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