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赏石的境与象

2020-03-23 05:11华北理工大学063210
大众文艺 2020年6期
关键词:太湖石赏石奇石

( 华北理工大学 063210)

中国传统赏石文化随着园林艺术的发展而形成一支相对独立而富于文人特色的文化体系,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独树一帜,历经沉浮,却从未间断,延续千年而延续至今。在赏石文化整个发展历程中,除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之外,文人的参与和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文人爱石,并积极参与赏石、置石、咏石、画石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让传统赏石在其形式之外还蕴含深层次的人文内涵,透过赏石之“象”而深入其“境”,将视觉层面的赏石活动上升到精神世界的情感升华,使中国传统赏石文化发展为融文学、艺术、审美、鉴赏、情感为一体的赏石文化体系。

一、传统赏石溯源

有关传统赏石的最早记录,当属编著于周秦时期的《尚书》中关于“铅松怪石”与“泗滨浮馨”的记载。后在《诗经》《山海经》等书中也有奇石的描述。随着先秦园林的出现和发展,假山石作为园林置景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文化却空前繁荣,传统赏石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出现了大量以赏石为题材的文学专著及书画作品,形成独特的赏石文化体系。隋唐是中国赏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文人墨客积极参与、搜寻“小而奇巧者”作为案头清供,并作诗文传颂。宋代赏石文化进入全盛时期,大量文人参与赏石活动及赏石文学的创作,赋予了传统赏石浓厚的人文色彩,苏轼、米芾、欧阳修等都是爱石成癖的典型。米芾还从自己的赏石经验中总结出相石四法“瘦、皱、漏、透”的赏石审美标准,成为我国古代流行八百余年的经典赏石要诀。至元朝,由于文化背的差异,民族矛盾尖锐,赏石文化稍有沉寂。明清以来,园林发展十分迅速,赏石文化随之复兴,并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集大成的成就。文人积极参与置石、造园活动,涌现出众多关于赏石、造园的专著,将赏石从直观审美及自然微缩的欣赏中上升到人生哲理的追求,丰富了赏石文化体系,推动中国传统赏石文化进入新的高峰。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清代沈心的《怪石录》等均是赏石专著的代表。

二、传统赏石之象

“象”者,形象也,即赏石之形。传统赏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或形奇,或纹美,或色绝,或质佳。在以造型称奇的赏石中,又有“抽象”和“象形”之分。抽象类赏石没有具体的形象,却蕴含无尽的意境与神韵,如中国传统四大名石太湖石、灵璧石、昆石、英石都属于抽象类赏石。太湖石作为古今最受欢迎的赏石之一,石体玲珑剔透、重峦叠嶂,兼具“瘦、皱、漏、透”的美学特征。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写道:“三山五岳,百洞千壑,尔见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1。寥寥数笔,太湖石之形与境跃然纸上。灵璧石质细腻,沟壑交错,纹理清晰,扣之如馨,有“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2的美誉,在赏石界地位堪与太湖石比肩。另产于广西红水河的摩尔石也是抽象类观赏石的典型。此类观赏石造型简洁、抽象,与英国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故名“摩尔石”。多数摩尔石色彩较单一,以青灰色为主,但其造型奇特,线条流畅,石质细腻,表面光滑润泽。象形类赏石则指天然成形且未经人工雕琢而具有象形特质的奇石。这类赏石造型生动,形象逼真,以人物、动物等形象居多,如《东坡肉》、《小鸡出壳》等便属于象形石中的上品。

英石

三、传统赏石之境

中国传统赏石文化受山水园林艺术的影响,崇尚自然,追求意境。宋代杜绾在《云林石谱》序言中说道:“仁者乐山,好石乃乐山之意。居士之好石雅,蕴千岩之秀,大可列于园馆,小或置于几案,如观崇少,而面龟蒙,坐生清思”3。魏晋以来动荡的社会环境和老庄思想的盛行,形成一股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风潮,人们对山水的自然崇拜转变为主观的审美活动。

魏晋时期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造园置石盛行。传统赏石作为园林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者置于园林,小可供于案几,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热衷赏玩的清雅之物。相较于自然景观的宏伟壮阔,奇石虽小,却变化多端,如沟壑纵横,似群峰耸立,或重峦叠嶂,集万千山水于方寸之间。正如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所言:“三山五岳,百洞千壑,尔见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4。小小的赏石更像是自然万象的微缩景观,观赏者从中体味象外之意,韵外之致,创造宏阔高远的赏石意境。

唐代赏石讲究“适意”,宋代赏石则更加关注奇石本身的形式美,讲究奇石造型的千变万化、气势险怪,与道家“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的美学思想有同工异曲之意,奉行“本自天然,不假雕琢”的审美取向。在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引导下,宋代传统赏石美学达到发展高峰。古人通过赏石之意象体验自然万象、宇宙乾坤,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将自由的情怀与自然主义的审美理想寄于石中,在赏石的观念性审美中与道冥合,感悟石中天地内在的虚幻空间,使心灵达到虚静状态,悟道之宁静与和谐,在人与石,实与虚之中达到至美至乐的心灵体验。

“意境中的情需是蕴理之情,是特定时代下人们精神的折射;而景……也包含能触动人们情感,唤起生活回忆的场景、环境、人物和事件,如此才能使奇石的意境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社会心理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5。赏石意境的生成,许是“以境赋予情,又缘情以造境”6。人之“情”与石之“景”是构成赏石意境的基本要素。古人爱石并将其人格化,并赋予奇石坚贞不屈,超凡脱俗的高尚品格。以石喻人,借石明志,以奇石观照自身,以此得到内心的鼓舞与慰藉。苏东坡赏石,认为石之状丑却有文气,将赏石隐喻成文人一般清雅、守拙,虽样貌丑陋,却保有文人的风骨;郑板桥画石,着意表现石之丑怪而雄伟、峻秀的气质,突出怪石刚正不阿,苍劲孤傲的品格。他们对赏石之美的解读,往往是以己观石,各有所见,却都在发现与创造中与石共鸣,从而达到与石共情的境界。

四、结语

传统赏石历经千年的历史流变,在中国文人群体中建立了独特的文化地位,至今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及精神内涵。其浑然天成的形式美感,或灵秀飘逸,或浑然苍茫,在抽象与具象、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中,常常让人驻足凝思,陶醉其中,虽身居闹市而能畅游环宇,纵享自然。又或视石如友,与之交心,石虽不语,却最懂文人之心。文人通过石之形而谙其意,以己观石,以石明志,聊寄林泉之思。古今赏石,形而下者观之奇,形而上者入其境,赏石活动往往由石之形而入之境,观赏者通过视觉体验触发情感认知,从而获得内心的愉悦与精神的升华,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注释:

1.白居易.《太湖石记》转引自张家骥:《园冶全释 世界最古造园学名著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06.

2.谷成久.《天下第一石》(上卷):中国灵璧石文化的理论与发展,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08.

3.贾祥云.《中国赏石大典》,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白居易.《太湖石记》转引自张家骥:《园冶全释 世界最古造园学名著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06.

5.谢天宇.《中国奇石美石收藏与鉴赏全书》上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6.同上.

猜你喜欢
太湖石赏石奇石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李卫平作品
李卫平作品
洱海太湖石
《中华奇石》2017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奇石欣赏
太湖石的审美发现
——唐代咏太湖石诗篇赏论
奇石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