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细雨不须归
——读《史铁生散文》有感

2020-03-23 10:48江西省南昌市第五中学花居白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好运史铁生挫折

○江西省南昌市第五中学 花居白

依稀记得,我第一次与先生见面,并不是在今年三伏天的某个午后,而是在初一上学期的一节语文课上。当时正在学习《秋天的怀念》一文,我能有此印象,起初并不是为先生的文笔所打动,而是因先生文章里的最后一句话:“要好好儿活……”当时我的语文老师是麻丘人,上课时一口浓厚的乡音,于是他的一句“哟好好儿佛……”成了我们班的一句口头禅,同学们经常以此句相互调侃。

我与先生虽不似“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但在今年三伏天的某个午后,我与先生也算结了缘,并且这缘犹如醇酒一般,愈饮愈烈,叫人欲罢不能。

先生的散文集中第一篇就是《秋天的怀念》,真不知这是编者有意为之,还是出于偶然,我翻到这里时真是又惊又喜,故地重游,蓦然回首,实在感慨不已。感慨的是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并不像孔子、孟子等圣贤那般心如止水、宠辱不惊、超然物外,而是与寻常人一般,也曾喜怒无常、捶胸顿足。

先生自暴自弃过,毕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事搁在谁身上,谁都难以忍受,名家也不例外。凭借着真切的情感与朴实的文字,他拉近了自己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所以每每看到他的文字,我就仿佛在听一位知心者说话,感觉如沐春风。

在这种真切的情感背后,还透露着深邃的思想;在这种朴实的文字之下,还隐藏着辛辣的言辞。“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看啊,多么深邃的思想。虽然我们这些普通人内心偶尔也会涌现出与之相似的感觉,但我们难以用准确、精练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作家则精于此道。先生做到了,他用亲身经历为玩世不恭的人做出示范,也用诚挚话语为悲观厌世的人倾诉痛楚。

在先生的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好运设计》,我感觉先生似乎是带着嘲弄的意味写下这文章的,嘲弄幻想着如何设计好自己人生的方方面面的芸芸众生。

“必要的才能,必要的机运,必要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以及必要的资金、器械、设施、装备,乃至大夫护士、贤妻良母、孝子乖孙等等一系列优秀的后勤服务。”我们时常幻想着凭空获得这些能力、物资、品质,于是先生为我们开展了“好运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拥有了优渥的家底、名校的学历、渊博的学识、美满的爱情等等,并为此沾沾自喜。

可当我们沾沾自喜的时候,先生讽刺道:“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企盼,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痛不欲生的痴癫与疯狂,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与等待,当成功到来之时你会有感慨万端的喜悦吗?”听到如此铿锵有力的质问,我们额头上不禁冒出冷汗,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们增加一些挫折吧。”

为了不使幸福贬值,我们开始给自己加设一点儿小小的困难、不太大的坎坷和挫折,甚至一些必要的痛苦和磨难。现在,我们所期待的,似乎都已备齐了,人生很美满,内心却还在恐惧着什么。

我们所恐惧的是什么呢?先生说:“是死亡。”“你的一切优势与特权(即那“好运设计”中所规定的)都已被废黜,你只可俯首帖耳听凭死神的处置。”我们由此陷入了沉默、痛苦之中。“绝望,当死亡到来之际这个绝望是如此的货真价实,你甚至没有机会考虑一下对付它的办法了。”当我们无助地询问“怎么办”时,先生终于道出了“好运设计”的奥义:“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我们终于茅塞顿开:原来无数的生命都在经历这样一个相似的过程,我们呱呱坠地,我们追逐名利,我们经历波折,我们面临死亡,即便命运可以重新设计,我们也始终逃不开这些环节。能让这样的循环之路浮现意义的方式,就是抛开纯粹的好运,体验生命的本真。

司马迁曾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我读史氏书,亦可想见其为人。心向往之,有感而发,如是而已。

点评

本文虽是一篇读后感,但文章的笔墨并未完全用在对《史铁生散文》的感悟上,其中还穿插了作者对史铁生为人的认识过程。的确,读者阅读史铁生的作品,常常会把文字同他的人生经历和人格魅力联系起来。在这篇文章中,透过作者深情的叙述,我们既能看到作者所感悟的人生哲理,又能感受到作者对史铁生的崇敬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细腻心思。(张照生)

猜你喜欢
好运史铁生挫折
Holism in Education
勇敢向前,好运连连——读《明天会有好运气》有感
曹雪芹与史铁生的生命哲学比较
寻找好运
挫折
私密嗒的惊喜和好运
终身不遇
史铁生作品的“形而上”特征及其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
不 同
史铁生:心魂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