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二次函数问题中的“降维打击”

2020-03-23 11:22广东省东莞市黄江中学
中学数学研究(广东) 2020年4期
关键词:降维抛物线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中学

二次函数问题是数学中考的热点对象,在历年各地的中考题里面求满足具体条件的点的坐标问题经常出现.该类问题设计情景丰富,问法多种多样,部分学生面对这类问题时会对情景理解感到困难,或者分析不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使这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放弃得分.其实我们可以在一些中考题中得到一些启发,这些二次函数中的问题其实可以通过“降维打击”来解决.下面就从三个例子来说明.

例1(2018年黑龙江中考数学试题) 如图1,抛物线y=x2+bx+c与y轴 交于点A(0,2),对 称轴为 直 线x=-2,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B,C两点,点B在对称轴左侧,BC=6.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在x轴上,直线CP将ΔABC面积分成2: 3两部分,请直接写出P点坐标.

图1

图2

分析第一小问:易得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4x+2.

第二问:若学生设点P的坐标,然后求出直线CP与AB的交点,来迎合题目的条件,这样十分费时费力,效果不理想.其实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根据对称轴x=-2和BC=6 等条件求出点B(-5,7),C(1,7),再从面积条件入手,利用面积比在直线AB上找到一个辅助点M(如图2),如何得到M的坐标呢?ΔBCA与ΔBCM同底,直线CP将ΔABC面积分成2: 3 两部分,从而得BM:AB=2: 5或BM:AB=3: 5,于是我们可以过点M向BC或者y轴作垂线,求出对应垂线段长度,得点M的纵坐标或者横坐标,利用直线AB的解析式,求出点M的坐标为(-2,4)或(-3,5),再求出直线CM解析式,就能求出点P的坐标.我们可以看出第二问中多次利用线段长度和直线解析式,体现了转化思想的运用,让学生知道寻找合适的辅助点或辅助线来帮助解决问题.

例2(2018年广东中考数学试题) 如图3,已知顶点为C(0,-3)的抛物线y=ax2+b(a≠0)与x轴交于A,B两点,直线y=x+m过顶点C和点B.(1)求m的值;(2)求函数y=ax2+b解析式;(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CB=15°?若存在,求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3

图4

第一小问:由点C(0,-3)在直线y=x+m即可得m=-3;

第二小问:将B(3,0),C(0,-3)代入y=ax2+b中,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第三小问:部分学生会对∠PCB=15°这个特殊的条件感到疑惑,努力在脑海中搜索关于15°的知识,不得其解.实际上一些脑筋较灵活的学生会想到15°正好是我们常见的30°,45°,60°这三个特殊角度的差.哪里找到这些角度呢?我们可以从点B,C的坐标得OB=OC,就出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OBC,∠BCO这个45°角就出现了,将CB绕点C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5°与x轴交点M(如图4),于是我们这个问题也需要借助辅助点M和辅助线CM,只要根据条件把点M坐标和直线CM的解析式,最后联立直线CM和二次函数解析式就可求得点P的坐标.

例3(2016年深圳中考数学试题) 如图5,抛物线y=ax2+2x-3与x轴交于点A,B两点,且B的坐标为(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A的坐标;

(2)如图6,点P是直线y=x上的动点,当直线y=x平分∠APB时,求点P的坐标;

图5

图6

图7

分析第一小问:由点B(1,0) 易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再得点A坐标为(-3,0); 第二小问:这个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说并不“友好”,函数问题涉及角度问题,通常都会令学生难易入手.如何将角的问题转化为常见的直线问题是关键,这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该问题仍然需要辅助点和辅助直线,假定直线y=x上存在点P使∠APO=∠BPO,即直线y=x平分∠APB,我们可以想到会出现两种情况,如图6,图7.在图6的情况中,直线AP与y轴交于点M1,直线BP与y轴交于点M2,易证ΔOPM1∽= ΔOPB,于是OM1=OB=1,所以点M1坐标为(0,1),接着利用点A、点M1求出直线AM1的解析式,直线AM1与直线y=x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我们也可以从M2出发,运用相同的方法求出点P的坐标.

在图7的情况中,仍然会有ΔOPM1∽= ΔOPB,∠BPO=∠M1PO,显然∠OPA >∠OPM1,而∠OPA >∠OPB不合题意,所以该情况舍去.

上述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中考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会在常规的知识上套一层应用情景的外衣,使问题增加了不少的难度.通过上面3个中考题目的分析,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将这些难题“降维打击”,把“高阶问题”转化为“低阶问题”.首先,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情景,不要慌张,总有方法解决,可以大胆假设,细心分析,要善于发现题目当中的隐含条件,在函数作为背景的大环境中,通常都需要从题目条件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点,得到一些线段的长度,于是可能会出现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隐含条件,为问题的转化提供支持.

再者,这类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形结合思想,一些常见解题思路可以适当使用.这里举三个例子:(1) 将“一般转特殊”,如例2中15°角的出现是15°,45°,60°这三个常见特殊角度的差;(2)“高阶条件”转“低阶条件”,如例1中三角形的面积之比转化为高之比,实现了“二维”转“一维”;(3) 图形分析离不开“点、线、角、三角形”条件的相互转化,如例2中从点O,B,C的坐标得OB=OC,再得等腰ΔOBC,最后得45°角,再如例3中从条件中易得ΔOPM1∽= ΔOPB,再得OM1=OB=1,最后得点M坐标为(0,1),这样的思路链条十分常见,更加值得让学生掌握.

最后,本人认为上述的思路不仅适用于二次函数问题中,还可以拓展于其他的函数的解决.数学思想中的转化思想是数学思维皇冠上的宝石,我们如何才能更接近,是师生们不断孜孜追求的目标.“降维打击”也是着重于引导学生总结转化规律,坚定信心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情境.

猜你喜欢
降维抛物线解析
混动成为降维打击的实力 东风风神皓极
巧用抛物线定义妙解题
抛物线高考满分突破训练(B卷)
基于数据降维与聚类的车联网数据分析应用
阿基米德三角形在抛物线中的应用
赏析抛物线中的定比分点问题
大气腐蚀数据降维最优维度研究
降维打击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