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探讨

2020-03-23 03:18丁五犇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电商

张 雪 丁五犇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101149)

一、引言

农产品的销售是农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村地区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近年来政府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各职能部门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电商发展,相关政策如《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陆续出台。众多农产品电商纷纷布局农村地区,整合各种物流资源保证农产品快速、安全的进入消费市场。

二、农产品电商运作模式

本文主要介绍四种不同的农产品电商运作模式:

1.C2B/C2F模式,即消费者定制模式。消费者下单后,农户根据其订单需求生产农产品,利用家庭宅配的配送方式运输到消费者手中。例如多利农庄,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根据会员订单量提前定制化生产,同时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掌握农产品的各项物流信息。

2.B2C模式,即商家到消费者的模式。B2C模式是目前的主流模式。消费者在网上平台向经纪人、批发商、零售商发出订购农产品需求,或者农户直接提供采购场地,电商直接采购卖给消费者。这个模式里又分两种形式,一类是纯B2C,售卖的产品均来自其他品牌商和农场,典型代表是顺丰优选。另一类是“自有农场+B2C”,售卖的产品是由自己承包的农场种植的瓜果蔬菜、饲养的鸡鸭牛羊等,然后通过自建B2C网站的方式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3.B2B模式,即商家到商家的模式。在农户或一级批发市场里由商家集中采购然后分别配送到中小农产品经销商的手里。例如一亩田,这种模式可以尽量避免商家出现库存积压的问题,集中采购具有批发优势,减少了采购的成本,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4.O2O模式,即消费者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挑选农产品并直接付款,如果附近有实体店可以就近取货或者直接选择送货上门。例如江南良仓,在O2O模式下,江南良仓对线上与线下进行了有效整合,促进了“新零售”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三、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现状

2019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4.2万亿元,较2015年比增加近8000亿元,2019年我国农产品线上零售额达到3975亿元。我国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起步较晚,虽然整体已慢慢步入正轨,但还是因为种种问题制约其发展,存在问题主要如下:

(一)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在农产品市场中,农户缺乏大量的市场信息,无法掌握实际的消费者需求量,所以有时农户耕种的农产品会大量滞销,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农户生产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的不对称一般是由于信息不及时、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准确导致的,所以会出现有的地区供过于求,有的地区供不应求的现象。

(二)农产品物流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已颁布的物流业相关基础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共计1300余项。其中不乏有些标准内容出现重复。农产品采摘后的预冷标准、分级标准、加工包装标准不够完善。消费者对农产品追踪溯源整体性不强,只能够查询基本的产品本身相关信息,而农产品电商物流整个环节的追溯还未完全普及。各环节标准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物流标准体系的完善。

(三)农产品电商物流监管不到位。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农产品电商发展迅速,一方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由于监管不到位,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问题。电商平台层面:缺乏对农产品生产者的信息及信用监管。另外在生产者层面:难以对农产品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检测。消费者层面:农产品电商物流监管中消费者的参与度有限,没有发挥消费者监管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产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者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农产品监管制度需要完善落实。

(四)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不足。面对稳定增加的农产品产量,我国农村地区却面临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其中具有保温冷藏功能的冷藏设施尤为稀缺。我国当前农产品物流成本已超过40%,甚至高达60%,我国农产品耗损率(35.3%)是发达国家农产品均值耗损率(10.2%)的三倍之多。物流基础设施不足导致了农产品在采摘后流通加工环节损耗,影响了产品质量,从而减少农民的收入。

(五)农村地区的电商人才培养相对落后。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了解到,2019年上半年我国城镇网民达6.3亿人,农村网民总数达到2.25亿人。由此可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滞后,主要限制其发展的原因就是缺乏对电商人才的培养。农村地区居住人群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还不够,政府开展培训工作比较困难;培训的内容相对单一,而培训的又都是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无法进行有效的运用,缺乏真实的农村电商实际操作经验。

四、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趋势

目前,虽然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受限,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趋势有着崭新的面目。

(一)推广农产品数据大平台的使用。大力推动区域物联网大数据的使用,搭建一个便捷高效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对接服务平台,让农民随时掌握市场供需数据,预测农产品市场需求,有效调整农产品的生产,帮助农户规避一定的风险。促进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掌握精准的产销数据,就可以避免发生部分地区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的现象,有效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

(二)农产品物流标准体系的完善。农产品电商企业需要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物流标准,例如产品追溯、信息采集标准;国家依据农产品电商发展实际情况,不断修订现有的农产品物流标准,如采后处理、产品分级、包装运输,形成一套覆盖面广、时效性高、操作性强的物流标准体系。

(三)农产品电商物流安全监管强化。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农村农业部以及发改委研究制定农产品网络销售安全制度,对整个农产品电商从参与主体到合作运行机制进行多层次的监管。要发挥政府的引导监督、企业的带头规范以及消费者的有效配合作用。就农产品电商物流中农产品信息真实性、产品本身的质量以及平台经营的资质加大监管力度。

(四)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硬件设施方面:围绕“最先一公里”的采摘后预冷保鲜和流通加工建设相应的农产品仓储保鲜仓库和流通加工车间;逐渐修缮农村道路,打通最先一公里的运输道路。软件方面:首先将网络通信技术普及到每个农村,其次更新部分地区的通信技术(4G),加快农村地区与城区交换信息、获取信息的速度

(五)加强农村地区电商人才的培养。发展农村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离不开农村地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当地政府可以与培训机构或者高校合作,给高校生较好的福利待遇鼓励下乡发展农村地区农产品电商。其次就是再给农民做培训时要有针对性,组织电脑知识薄弱的农民进行基础的学习;具有一定电脑操作技能的农民,进行专门的网络技术学习,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管理生产、网络销售等能力。

猜你喜欢
农产品物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