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生态城市规划策略探索
——以中铁·黑龙滩国际生态城规划管控为例

2020-03-23 03:18余海洪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龙滩净化水体

余海洪

(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 四川 眉山 620000)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从过去几十年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来看。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伴随大量新城开发落成后,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的问题日间困扰现代化城市。人们也日渐认识到处理好城市、人、自然的关系是城市建设中的不可忽视的核心问题。如何建设符合生态要求、城市和自然相融相促的新型人类聚集地——生态公园城市,已成为目前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因此,国家层面对生态公园城市越来越重视,提出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二)研究意义

本文以中铁·黑龙滩国际生态城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城市建设,探讨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以通过自然营城的手法,将城市建设编织在自然本底上,并且通过现代生态技术手段,重塑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交界处,达到将自然引入城区,城市向自然渐变过渡的和谐方式。从植物、生物、地形上全方位重塑城市内部自然环境,实现生态大环境和城区小环境全体系绿色发展,实现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建设。

二、开发条件梳理

(一)中铁·黑龙滩国际生态城概述

中铁·黑龙滩国际生态城总占地面积约34000亩(23平方公里),地处眉山市仁寿县西部黑龙滩镇,毗邻四川天府新区、眉山城区和仁寿县城,是“三区”辐射基地,在成都天府新区南拓的发展方向上,经济腹地效益初显。项目以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主线,以旅游业带动新型城镇化的旅游度假生态新城。以休闲度假旅游项目为核心建设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生态本底

项目区域多为丘陵地带,农田、桉树林、冲沟密布;产业以一产、二产为主,农药、养殖、加工等产业结构落后、产业污染大,环境友好度差;区域植物多以桉树为主,桉树被誉为抽水机、抽肥机、植被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较差。

(三)发展定位

从全局发展观上,项目力求打造“国家旅游度假区”,从规划开始,综合考虑经济区位、基地条件、周边业态等,统筹相邻区域发展目标,放眼国际、结合国内,贯彻生态环保的低环境冲击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理念,以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融合,梳理冲沟地形、从新构建水系湿地系统,打造文化娱乐、商业综合、运动健康、国际教育为主产业的宜居、宜游的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城。

三、现状规划研究

(一)生态规划原则

为了更好营造生态城,结合黑龙滩现状条件,提出黑龙滩城市设计的生态策略和生态发展切入点。提出四大“生态营城”策略,从四个层面进行规划设计和提高。从大数据分析着手、运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及方法,分别从“水”、“气”、“风”、“景”四个方面对水体、气候、生态、空间进行生态发展规划。

(二)生态环境网络

1.水体净化网络:水体净化是一以综合手段恢复、维护、水体之正常环境,主要以生物技术构建人工湿地于水生植物控制水体内微生物、藻类及动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基于黑龙滩项目场地的现状水环境条件,规划完整的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因形理水,打造生态洁净的水体净化网络。利用生态和工程技术,让水质常年达到地表水Ⅱ-Ⅲ类水质目标。

2.风廊降温网络:场地内的风热环境主要受到地形的影响,山体对于风流的阻隔构成了大量热岛区域和静风、弱风区域,尤其以山地密集地区更严重,规划通过周边龙泉山脉和风廊调节场地的热环境,塑造场地冷岛为风源的风廊道,将龙泉山脉、冷岛风、水库风引入场地中去,纾解热岛效应,因势理气,打造舒适宜人的风廊降温网络。

3.生态环境网络:受人类干扰,场地农田面积大,存在大量农药面源污染。现状野生林地连续性差,场地北部和中部缺失严重,整体上林分层次差,乔木类型单一。规划中构建四个生境分区,从“丰、涵、护、连”四个方面入手,通过“退耕还林”、“种植湿地生态涵养林”、“设置生态防护林”、“营建连续绿化廊道”四种措施,营造生态安全、涵养保护、物种丰富、绿地联通、多样的生态系统网络。

4.空间景观网络:场地自然天际线条件较为良好,在规划中尽可能保证原有自然天际线,结合视廊与建筑优化;冲沟沿线,尽量打通视廊,以方便看到开阔水岸及天际线。农田区域,可打开视野,开放田园景观。水岸处远近景观层次分明,水岸回绕,景观开阔,自然资源突出,可以观察到水岸线、建筑与远处山体相结合的景观,在水岸线较为平乏之处,结合亲水设施或栈道加以开发利用。

四、规划管控思路

(一)规划设计理念

黑龙滩生态城的规划设计秉承中国传统自然与人的关系,力求用现代造城手法,结合生态可持续理念,打造一座能体现东方特色的山水新城。城市发展控制上,引入生态规划理念。发展形态由规模增长转向品质提升。发展方式从粗放式转向集约式。发展动力由效益优先转向以人为本。通过公共活动有效聚合、功能布局有机混合、空间职能高效集约、交通廊道高效聚合、历史现代文化融合、生态绿化网络聚合,最终将项目建设成为宜游、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

(二)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利用现有自然地形,构架“一带一湾五核”的规划结构。通过一条贯穿项目的中央绿带构建串联全区重要功能,形成以金沙湾沿岸生态绿地核心的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和滨水游览的金沙湾国际度假区天然湾区,同时,结合社区、业态、生态结构组成的五大片区,即以国际教育产业为主题的智慧核、以医疗康养为主题的康养核、以国际金融创新为主题的活力核、以文创产业为主题的文创核、以高端休闲服务产业为主题的运动核。

(三)空间形态与土地利用

1.容积率分布

项目开发强度根据规划范围内服务支撑、交通支撑和景观支撑要素的分布状况,以及基地内生态保护和景观风貌展现的需求,设置规划范围内各个地块的容积率指标。原则上规划范围内滨水区容积率较低,由岸线向内逐级递减。城市开发强度充分考虑城市容量和生态容量的均衡关系,是可持续规划的根本。

2.高度分布

城市天际线控制充分考虑丘陵地貌地势。规划范围内各个地块的高度以北侧高度较高,南侧高度较低,自北向南逐级递减。同时,各区根据功能不同,通过控制天际线视野内建筑的高度,保证天际线景观的通达性,塑造显山露水的城市形象。城市高密形态和自然低密形态相对应,形成高低起伏的山地型城市天际线。

(四)水绿系统规划

水绿系统结构。水绿系统依托新造水体和地形进行构架,用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绿网构建整个新城的生态骨架。通过“水绿本底——环湖水绿带”“水绿网络——环湖放射水绿网”“水绿节点——一轴五节点”的结构,阡陌水绿网从湖面进行延伸,形成环湖放射水绿网络,水绿网络从滨水绿带向外放射,依附水网进行开放空间布局,形成方案的主要廊道。依托水绿网相交节点设置水绿节点,进行开放空间设置,强化水绿网络在城市布局中的作用。

五、生态系统规划

(一)生态系统结构

生态系统结构是指生态系统各种成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对有序稳定状态。在本项目,通过“面状净化、线状净化、点状净化”的方式,实现生态塑造。

其中,滨水湿地的设计采用面状净化,将基地周围湿地纳入水净化体系,把基地内自身无法净化的水系统借助其进行净化,具体处理方式包括生态缓坡、植物种植等。花园街道采用线状净化,设置多条花园街道,通过街道铺装、植物配种等手段进行雨水二次处理,达到地块内水自净化的目的。调蓄湖塘与城市广场均采用点状净化,一方面设置6处调蓄湖塘,通过坡地设置、软硬地铺装、植物配种等手段进行雨水汇聚处理,辅助设计范围内水净化。另一方面,设置9处城市广场,通过软硬地铺装、植物配种等手段进行雨水汇聚处理,大道地块内水净化的目的。

(二)生境网络

通过对生物生态景观进行控制与管控,将生境网络分为四种类型管控分别为:广场绿地、公园绿地、动植物涵养区、水体。其中由广场绿地、公园绿地构成的城市园林;动植物涵养区为浸滩湿地;水体边为湖泊湿地类型。

在设计中,需要对生态核心鸟类聚集区控制,包括对其植物种类,鸟类所需生境进行控制;动物集聚区要求面积不小于2公顷;鸟类聚集区内禁止大规模人工活动及建筑建造;广场质地应小于20%,要求水质及土壤环境较为良好。对生物生态景观进行控制和管控下,将形成植物集聚核心区,广场、公园、湿地保护区三大鸟类聚集区,和生态核心为最主要植物和鸟类聚集地。

(三)水体净化

1.水净化方式

城市景观水体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组成,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水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水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本项目将构建由地块处理、下垫面处理、生态水系处理结合的水净化方法,使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入水)削减70%。其中,规划地块包括绿色屋顶、下凹绿地、雨水花园;下垫面处理包括道路滞留渠、透水铺装、市政排水管道;生态水系处理包括生态净化群组、滨水湿地、雨水调蓄湖塘。

2.水体净化城市水收集策略

大规模、高强度的旅游区开发,会对其水资源造成污染和浪费,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利。项目综合水环境、自然环境和社区发展原则,鼓励公众、企业参与,利用较少径流在地坑内部净化处理降雨,减缓雨水排入管网的速度,同时将处理达标后的雨水排入人造水系水体,作为城市景观用水。

3.水体净化城市广场设计策略

水体净化城市广场设计以收集降雨形成广场的人工水体为主导,整合运用透水地面,减少雨水径流,采用耐水植物,在观赏功能之外,还能帮劣净化雨水,同时,充分利用水体的景观功能提升社区的环境价值。

六、景观系统规划

(一)景观系统结构

“因势赋形”作为一种结合自然的传统规划设计方式,其中“因势”是基础,于城址内部及周边环境中寻得有利于人居发展的自然巧势是关键,“赋形”则是根植于这些自然巧势所展开的人工创造与建设。项目景观规划结构依地势而建,建立城市建筑与自然地势有机融织的独特格局,打造山水城市景观。设置线型开敞空间,包括1条主绿廊线型、6条滨水线型,4条慢行道线型开敞空间,和面型开敞空间,包括6个区级块状、2个地段级块状,7个街区级块状。

(二)景观互动的动态景观体系

对风貌空间进行控制与管控,通过筛选动线,梳理重点景观视廊、轴线,并对滨水、交通动线景观廊作为重点设计。筛选眺望轴线、主干道动线、滨水游船线三条线,打造全域动态景观。构建远、中、近三种眺望,依托眺望轴线、主干道动线形成2个特色景观廊道;依托建筑和道路景观形成6个景观视廊,构成动静眺望体系,丰富眺望层次。

结语

中铁·黑龙滩国际生态城致力于加强生态环境秩序建设,努力实现全域景观化、景区内外环境一体化。通过生态建设促城市建设的方式,规划出具有公园城市特色的生态新城。将生态城打造成为绿色生态标杆项目、成都近郊生态新城典范、全国绿色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猜你喜欢
龙滩净化水体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天峨县龙滩珍珠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黑龙滩歌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七律·龙滩库湖景写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陶色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