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追风筝的人》的叙事策略

2020-03-23 05:56李雪涵
青年文学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叙事结构叙事策略

摘  要: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用他的作品《追风筝的人》以一种温和的笔调,向读者娓娓道来一个美丽又残忍的故事。这部小说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和美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童年的罪恶往事和他成年后对儿时犯下的错误的心理救赎过程。小说的语言形象生动,采用了非线性历时叙事,运用倒叙、频率等叙事时间策略,在叙事空间上,两种生存空间的变换,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叙事策略;叙事语言;叙事结构

作者简介:李雪涵(1995-),女,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02

《追风筝的人》于 2003 年出版,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作品,问世后大获成功。故事中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的孩子哈桑情同兄弟,但是阿米尔敏感而软弱,希望通过风筝大赛来赢得父亲的认可。哈桑为了帮助阿米尔不顾一切,全力以赴追逐掉落的风筝,但追风筝途中由于种族问题遭到残酷无情的奸污,懦弱的阿米尔目睹一切却最终选择逃避,之后饱受内心折磨,看着父亲对哈桑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又心生嫉妒,最终用不正当的手段逼走了哈桑一家,儿时的友情和美好时光毁于一旦。成年后在美国安家立业的阿米尔经其父亲旧时的老友得知哈桑是自己的亲兄弟,始终没有摆脱良心谴责的他,终于鼓足勇气踏上回家之路,回到塔利班专政下的阿富汗,救出哈桑的儿子带回美国,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个故事让很多读者不禁潸然泪下,这与作者所运用的叙事策略息息相关。下面将从叙事语言与叙事结构这两个方面对叙事策略进行分析。

1.叙事语言

尽管我们说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但这种虚构是由语言来呈现的,所以小说的第一要素是其语言,而不是结构或是故事。胡塞尼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文章开始有一段主人公阿米尔对哈桑外貌的描写:

突出的下巴,肉乎乎的,看起来像是一团后来才加上去的附属物。他的嘴唇从中间裂开,这兴许是因为那个制作中国娃娃的工匠手中的工具不慎滑落 (Hosseini,2003:3)。

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无论以对话还是内心活动的方式,都能从内容中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Rimmon-Kenan , 2005: 65)。最后一句对哈桑兔唇的评价,我们可以感受到主人公阿米尔对哈桑淡淡的嘲笑。可见身份和种族的差距对幼年阿米尔的影响。

第八章中,阿米尔的父亲为阿米尔准备了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阿塞夫一家也受到了邀请。作者对阿塞夫的装扮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他穿着棉布衬衣,蓝色裤子,系着红色领带,脚上是一双闪亮的黑色皮鞋。他身上散发着古龙水的香味,金黄色的头发整齐地梳向后面(Hosseini,2003:95)。

阿塞夫穿着华丽的服饰,极具讽刺地与他的所作所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看似衣冠楚楚的他,有着肮脏不堪的心灵,这一段描写牵动读者的思绪,使读者不由自主代入自身的情感,增强了对阿塞夫的怨恨以及对哈桑的同情。

《追风筝的人》中运用了蕴含深意的象征修辞手法。在整个文本中,风筝是个承载多元隐喻的载体。风筝是勇气与胜利的象征,也是阿富汗这个国度的文化表征,从这种意义上说“追风筝的人”隐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追随。风筝贯穿全文的始终,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工具。整个故事起于风筝,止于风筝。《追风筝的人》描写了主人公阿米尔两次追风筝的经历。第一次是在阿米尔12岁的时候,为了赢得比赛,不惜以哈桑的牺牲为代价,最后拿到了风筝,但是心中的“风筝”坠落了。第二次是阿米尔带着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回美国以后。一次外出放风筝,阿米尔用哈桑惯用的 手法割断了风筝,患有自闭症的索拉博抿嘴一笑,阿米尔看到他的笑容后,压在心底多年的愧疚得到了释然。阿米尔愿意为索拉博追风筝就像当年哈桑愿意为他追风筝一样。在整部小说中,风筝是承载深刻含义的载体,是对美好人性的追寻。

2.叙事结构

2.1叙事时间

时间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话语时间是线性的,而故事时间则是多维的(托多罗夫,1989:62)。与以往的文学作品叙事结构的不同,《追风筝的人》采用了非线性历时叙事结构,恰到好处地运用倒叙、频率两种叙事时间策略。

正如小说的开始部分: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我清楚地记得 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 Hosseini,2003:1)。

小说打破了传统单一时间顺序,从主人公回忆童年生活开始进行叙述。所谓倒叙,是指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一切事后追叙(热奈特,1990:17)。比起线性时间结构,采用倒叙的方法更能够吸引读者的興趣,增强小说的生动性,使小说产生悬念,避免平铺直叙的刻板与单调。

频率即叙事与故事间的重复关系(雷星月,2011:35)。“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现在第一章引子部分;第二次是哈桑对阿米尔说;第三次出现在与拉辛汗通话之后;第四次是治疗索拉博受伤心灵期间,阿米尔放风筝时的自言自语。简单的一句话推动着事件的整个进程,既是故事的开始,又是故事的终结。索拉博的一丝微笑,压抑阿米尔多年的愧疚感得到释然,心灵也获得了救赎。最后一次“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对“我”内心的告慰,也是一种解脱。还有另外一句“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同样重复了四次,第一次是父亲好友对“我”鼓励时说过的话,这句话的重复代表着阿米尔心灵的不断成长。这两句充满抒情色彩的话语,在重复中积聚了故事的情感力量,并在一次次叙述中散发出来。

2.2 叙事空间

小说既是时间结构也是空间结构。《追风筝的人》中将阿富汗与美国并置,突显出两个国家生存环境的差异。这部小说讲述了四个不同的空间,一是阿米尔童年时代那个和平唯美的阿富汗人民存在的空间;二是阿米尔和父亲为了躲避阿富汗战乱,来到美国求生存的西方空间;三是返回故乡所目睹的阿富汗人民备受恐怖主义压迫的生活空间;四是心灵救赎后开始新生活的西方空间。空间的转换,让读者体验到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以及复杂的政治背景所带来的时代巨变。

阿米尔童年时期的阿富汗承载着他和哈桑的美好回憶,后来为了躲避阿富汗的战乱,和父亲一起来到了美国,娶了心爱的妻子,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父亲却因为无情的癌症,离开了人世。与父亲的老友拉辛汗的对话让往事一幕幕重新浮现在眼前,“我”终于鼓起勇气重新面对过去。但是在塔利班统治下的喀布尔,民不聊生,已经不再是童年的样子。

重返喀布尔,犹如去拜访一个多年未遇的老朋友,却发现他潦倒凄戚,发现他无家可归,身无分文(Hosseini,2003:1)。

故事的结尾,索拉博露出了微笑,阿米尔获得心灵救赎。他们这时深处西方世界过着安宁的生活,让读者不由得联想到阿米尔童年时那个还没有战乱的阿富汗,那个充满友爱、和平、欢笑的世界。

3.结语

胡塞尼高超的叙事技巧使《追风筝的人》成为一篇感人肺腑的佳作。细腻的叙事语言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潦倒凄惨的战后光景,非线性历史叙事中倒叙和重复叙事时间的运用将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与心路历程体现得淋漓尽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空间更是让读者有着身临其境之感。作者用平静的语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曲折又悲伤的故事,让我们见证了主人公在愧疚中不断成长最终完成救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Rimmon- Kenan . S. 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Fic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Taylor& Francis Group, 2005.

[2]卡勒德·胡塞尼著. 《追风筝的人》. 李继宏,译[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雷星月,何金星. 浅谈《追风筝的人》之重复的艺术手法[J]. 海外英语, 2011(3): 35.

[4]让·伊夫·塔迪埃著. 普鲁斯特和小说. 桂裕芳, 王森,译[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224.

[5]热拉尔·热奈特著.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谭军强,译[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6]托多罗夫著. 文学作品分析. 黄晓敏,译[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叙事结构叙事策略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现象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比较研究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西厢记》与《春香传》的叙事比较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