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视角下对翻译的认识

2020-03-23 05:56江天逸
青年文学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转换翻译符号

摘  要:如今,随着全球交流热潮,翻译再次被大众所瞩目。在新形势下,翻译这座桥梁不仅起到人文交流的作用,也承担着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角色。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实践是翻译之根本,但是从二十世纪后半叶起语言学家们注意到此领域的科学研究价值。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脱离实践对翻译这一活动的本质进行探讨,探究支撑翻译事业稳步向前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翻译;转换;语言;信息;符号

作者简介:江天逸(1994-),女,汉族,山东人,黑龙江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1

一、语言学视角下翻译的本质是什么?

翻译是什么?应该怎样定义?历史上翻译几乎和语言同时诞生,但是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重视,人们一直沉浸在经验主义中并没有理论支撑,但从二十世纪后半叶起语言学家们注意到此领域的科学研究价值,不断地从实践向科学理论浓缩凝练,赋予翻译以正确、深刻的理论体系。

随着在一次次实践中的不断深入,众多语言学家为寻求翻译的本质为其下定义。对于“翻译”这个词,人们脑海里首先反映出的应该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定义。但是翻译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转换活动,语言学家们在此基础上把翻译的定义加上了“等值”、“等效”、“替换”、“完整”等词语。苏联的费道罗夫首次提出“等值”理论,卡特福德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提出了翻译的定义,认为“转换方法是翻译实践最基本的方法”,并且语言是特定情境中至少有两人参加的一种活动,转换是翻译存在的前提,转换的对象是整个语言系统。黄忠廉的《翻译本质论》中指出翻译的本质特征的其中之一是翻译是译文与原文之间求“似”的活动。最后一条中“似”也体现了“等值”、“等效”理论。

这些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反映了语言学对于翻译的重要性。不可否认,虽然这些定义有狭隘、不足之处,它们把不忠实、不全面、不对等的翻译都排除在了翻译之外,但也确实为后来之人的研究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二、语言学视角下翻译的过程是怎样的?

根据上文所述,翻译活动是一种转换活动,奈达提出这种转换活动分为三步,即:一、分析原材料;二、寻找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词;三、最妥善地组织成译文。其中分析原语材料时,如果原语材料是口语,那么所有的语言信息都必须考虑进去:语调、连音、词的重读、手势等辅助特点。最后妥善地组织成译文时,奈达提出:(1)要考虑接受语(指译语)的文化背景;(2)要考虑到译文接受者的情况。黄忠廉在书中提到翻译的动态过程为先解码再换码最后编码形成译文。将这一过程转化为通俗的说法,首先通读理解原文,重点是要读懂,然后用译入语重新组织语言,在这里要忠诚、准确,同时也要使译入语读者一读便解,最后一步虽然在这一程序中没有体现,但是校对这一步也不可忽略。以上便是狭义的翻译过程,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虽然这种翻译过程给人一种被方框、箭头束缚,单纯步骤的叠加一样死板的印象,但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层面的活动,动态包含静态,静态也包含动态。它涉及因素之多、涉及范围之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对于在翻译过程中总结出的翻译方法卡特福德也提出了对应的理论。他结合韩礼德的“阶和范畴语法”中“阶级”这一说法对逐字翻译、直译、意译等概念进行了阐释。在自由度上意译大于直译大于逐字翻译。

三、语言学视角下对翻译的认识

黄忠廉在自己的书中指出,翻译的轴心是“转换”,无论哪种语言最终所指相同,于是就构成了“转换”这一行为。许钧著的《翻译概论》中提到翻译有五个特点,其中符号转换性充分地体现出 语言学翻译理论使翻译摆脱了传统经验主义,有力理论框架的支撑。符号是翻译的转换活动的具体手段,在研究翻译的符号转换性质时,对翻译的定义可以扩大对其认知程度,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解雅各布森所提出的狭义的翻译类型。符际翻译反映出了人类的语言之伟大,将非语言符号转换为语言符号,狭义的翻译的定义并不能限制人们的思维空间,他弥补了翻译定义的局限,丰富了翻译的活动空间。翻译的科学性就在于此——符号,这是一个最基本层面,符号转换成语言,语言又转换成其他符号。但是,翻译也不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活动,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 ,语言学家注意到语言的背景、语言的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语言学家将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理论,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进行传统的经验式翻译理论研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框架。这种研究方法对于国内的传统翻译理论研究方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翻译的作用在这里就不做论述了,我们为了顺应潮流,跟上时代的脚步,从源头开始,从语言学理论探讨翻译的本质、过程等内容也有助于促进我们同AI智能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亮,张志强.翻译本质再认识[A].上海科技翻译,2001,3:7-10.

[2]王克非.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47-49.

[3]宋剑祥.国外翻译过程理论的主要流派[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1):36-40.

[4司显柱.论语言功能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04,25(4):45-49.

[5]林书武.奈达的翻译理论简介[J].国外语言学,1981,2:1-7.

[6]周彦.西方语言学派、阐释学派及功能学派翻译理论中的文化研究[J].海外英语,2012:7-9.

[7]赵文婷.语言学派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综述[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152):46-47.

[8]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

[9]黄忠廉.翻译本质论[M].武汉:華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7.

[10]索绪尔著,高明凯译[M].商务印书馆,1980.11.

猜你喜欢
转换翻译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论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