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戒权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中的实施困境和思考

2020-03-23 05:57曾勇马星妍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

曾勇 马星妍

摘要: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如何实施教育惩戒权?学生多数为留守儿童,心理营养缺失、祖辈溺爱;教师多重角色压力、社会期望高、职业倦怠;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知识水平和价值观念不同等问题面临着无法回避的教育惩戒权实施困境。在保障师生心身健康前提下,教师对学生关爱与惩戒并举是突破困境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惩戒权;学生管理

教师惩戒权原本是教师基于特定职业所享有的管理学生权。古今中外,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惩戒权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这一现实教育情境中,教师面临着无法回避的教育惩戒权行使困境。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并将修改教师法从法律上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但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多为留守儿童,心理营养缺失又加之祖辈溺爱;教师多重角色的压力,家长认识水平的偏差,教师行使惩戒的意外等问题仍面临实施困境。

(一)行使惩戒权的社会环境

1、学生心理营养的缺失

湖南省隆回县三阁司镇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寄宿制学校,《隆回县寄宿制学校儿童生活现状调查》问卷有1365位学生的答卷中,有高于48%的学生在6岁前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父母外出后,性格越来越内向、空虚的比例占到了24.57%。

调查问卷问及开放式问题“如果有一个可以让你实现愿望的机会,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希望和父母在一起及和父母相关的回答所占比例在30%。七年级有位学生经常逃课不上学,老师了解到其原因,他想让父母回来陪他,哪怕是回来把他打一顿也行。

学生心理营养的缺失,终究会导致学生行为的偏差。教师需要深厚的心理学知识做底蕴和强大的内心去关爱学生。

2、教师多重角色的压力

在城市,有些教师把家长当成“家庭教师”。然而,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很多教师都自嘲自己承担着教师、家长、保姆等一系列的角色。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多数为留守儿童,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三点一线的学校生活都是与老师在一起。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孩子在学校的一切事情都由学校处理,甚至孩子在家的不良行为,因父母不在家、爺爷奶奶管不着,也会交给老师处理。教师既成了知识传授者,又承担着学生成长的陪伴者、生活指导者、心理辅导者、亲情替代者……教师多重角色的压力,让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精神紧绷,没有放松的时间与空间,自身的压力得不到释放,教师的惩戒权可能用力过度。

3、家长认识水平的偏差

农村寄宿制学校部分学生家长自身知识水平不高,导致他们对正当的教师惩戒权难以理解。譬如,限期转学,家长会以《义务教育法》学生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由,认为学校是以这种理由剥夺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而纠缠不休。这会导致学校、教师难免被搞得精疲力尽,心烦意燥。增加适当的运动,爷爷奶奶心疼自己的孙孩,“我都舍不得,你有什么资格”的质问。湖南株洲一名学生因上课迟到被老师罚站,其父亲利用自己派出所副所长的职权,关押涉事女老师长达7小时!

4、教师行使惩戒的意外

凡事都有例外,学生因个人体质差异或行使正当惩戒权,教师不知情或预估不足的情形下行使适当的惩戒权而发生意外事件。三阁司镇中学一位教师让经常欠作业的违规学生罚站,学生不愿意。教师警告后用力拉了学生一下去罚站,学生踩在讲台边缘没站稳,摔了下去造成骨折。家长要求住院,并由教师负责全日照顾而不管孩子。全班学生和当事学生证实没有动手打人,但家长一口咬定教师打学生。学校也担心家长反映到上级主管部门。一旦反映,主管部门宁愿息事宁人,一边倒的处理方式,教师轻则检讨重则受罚。意外的发生,教师肯定也有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教师行使惩戒权与意外发生有着因果关系。可这样的意外让教师不想管、不能管、不敢管,担心惹祸上身而不敢行使惩戒权。

5、全社会的审视和质疑

今年四月,山东省五莲县教师杨某因体罚两名逃课学生被学校及当地教育部门重罚,后经中央媒体报道评论引发社会关注。当地县委、县政府对教体局、学校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教体局撤销了追加处理决定。

这些个例可以呈现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的社会困扰——老师对学生的惩戒若有不当便可能面临舆论的放大及全社会的审视和质疑。

关于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权的讨论,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教师的惩戒权自古有之。《学记》中记载有:“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楚”就是古代用以惩戒学生的树条,这是“戒尺”的前身。《儒林外史》中有这样的描述:“本该考居极等,姑且从宽,取过戒尺来,照例责罚。”《酌中志》中记载:“凡背书不过,写字不堪……其余小事,轻则学长用界方打,重则于圣人前罚跪。”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记载,寿镜吾老先生就有一条戒尺。鲁迅曾因上学迟到,被寿镜吾老先生用戒尺打了手掌。他用小刀刻下一个“早”字在书桌上,以此来警示自己。教师惩戒权的国外也有之。在美国,学校可对违反规章的学生分情节轻重受到一般纪律惩处、体罚、回家反省、开除、勒令转学等。在英国,明文规定教师可以体罚。在澳大利亚,一些学校设立了警戒室。在日本,颁布的《学校教育法》及《学校教育法实施细则》,从法律上确定了教师的惩戒权。

“教育惩戒权的边界在哪里?”是讨论最多的话题。然而,教师在行使具体惩戒权的行为“是对?是错?”这无疑会更多的暴露在全社会的审视视野下。

在古代,人们敬畏的是“天地君亲师”;又有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将老师置于崇高的地位。教育惩戒权的行使应该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前提下。

我们应当承认,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无法完全满足每个人的期望,也不可能将每次惩戒行为不偏不倚。当我们接受这些现实问题时,我们再来讨论教师如何才能将教育惩戒权正确行使?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学生缺少亲情的陪伴,心理营养缺失,导致认知水平、情绪管理、行为能力的偏差。而农村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心身健康成长。湖南省隆回县职业中专开展“生活技能开发”项目,围绕学生自我认知、合作交流、抗压、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核心能力,形成以室内心理健康教育为课程内容的第一课堂,以校园心理拓展训练为主体的第二课堂,以校外研学旅行活动开展为第三课堂的德育活动体系,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从容积极的面对生活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拓展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二)配备教育辅助人员。农村寄宿制学生食堂管理、寝室管理、后勤管理等与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套的管理工作都由在编教师承担,这些管理事务挤占了教师学生管理时间,也挤占了没有承担配套管理工作教师的工作量。教育部门在实施《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保障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同时,要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具体情况,增加人员编制,配备专职的生活教师、食堂工友、门卫人员、心理辅导人员,释放教师多重角色压力。

(三)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学校应该都设置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师”专业准入制,学生与心理教师人数呈一定比例。建立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督导制度,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专题培训。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和分析。鲁道夫德雷克斯说:“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他还发现,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选择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当教师能识别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时,才能“对症下药”。

(四)推进家长学校工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学校开设专题课程、话题交流会、儿童发展心理课程、个案咨询课程、家教分享沙龙等课程体系,让家长自我成长并了解孩子成长发展历程。家长学校可实行考勤与考核制度,实行积分管理,颁发合格家长结业证书。同时,还可以推进家长资格证制度。把家长个人自我成长、儿童发展心理理论、家庭教育理论作为必修课程,选修家长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教育技能,有关部门对学习合格的家长颁发等级证书。家长资格证应该与准生证、儿童防疫证同等重要,作为新生入学的必要条件。家长的学习,必然会带来家校联系密切,也有利于形成家长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亲子关系也更加融洽。

(五)建立积极的社会舆论体系。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同时面临着来自社会、行政部门、家长、学生等多重压力,这就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社会舆论特别是新闻媒体等放大了一些事件的负面影响,极大影响了教师的心理状态。“你还是老师”,社会对教师的高大形象的高期望也给教师造成较大心理压力。积极的社会舆论体系,可强化教师教育惩戒权的积极作用,培养教师的积极工作态度。

综上所述,教师、家长、学生健康的心理水平,良性的师生关系,密切的家校联系,积极的社会舆论体系,是教师惩戒权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中行使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刘冬梅,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调查与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6(02):96-100.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一般课题:《隆回县寄宿制学校儿童孤独感与家庭影响因素研究》课题编号(XJKX19B286)。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浅论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方法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