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

2020-03-24 05:04
卫星与网络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八号液氧助推器

SpaceX再创“一箭七飞七回收”,七手火箭二手整流罩首次用在客户任务

刀子

继11月25日编号为B1049.7的猎鹰九号火箭首度实现“一箭七飞七回收”之后,美东时间12月13日,编号为B1051.7的猎鹰九号火箭追平这一纪录,并列全球最多次复用轨道运载回收火箭。同时也是一箭第七飞最高复用火箭、二手整流罩首次用于外部任务的商业发射。顺便刷新多项亮眼数据:SpaceX连续第77次成功发射、第69次成功回收一级火箭……

辣评:这个数字可能会让传统发射服务供应商如芒在背,到了第七次重复使用的时候,除了液氧和煤油,猎鹰九号的第一级火箭相当于零成本了。重复使用的整流罩进一步降低了整箭成本。如果有一天,马斯克实现了第二级、第三级火箭的重复使用。各大传统发射服务商要不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呢。颠覆自己的传统模式,大胆跟进,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嫦娥五号创造中国航天史上多个首次

朝天椒

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表面;12月3日23时10分,完成月表工作的嫦娥五号上升器点火起飞。钻取完成、采样结束、点火起飞……一系列操作在这48小时里按计划顺利进行,每一步都是中国航天领域的首次尝试。

●月面采样,采用两种“挖土”模式,“人工智能”助力;

●月面起飞,没有“地勤”支持着陆器做“发射塔架”;

●月面展旗,1秒内完成系列动作,国旗选材超过1年。

辣评:嫦娥五号登月,作为中国航天新的里程碑的意义无须多说。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嫦娥五号登月,阿波罗登月真假之辨再度成为互联网讨论的热点。

当然,作为一种情绪的反映,折射出一个共识:中国,不仅在地球上正在追赶,在月球上,也正式成为一个有力的竞争者。

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飞成功!

朝天椒

12月22日12时37分,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性的成功一飞,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56次发射。

辣评:商业应用、可重复使用,“长八”对标的就是猎鹰9号。

这既让人高兴又有些遗憾。高兴的是,关键时刻顶得上去的还是国家队,遗憾的是,关键时刻顶得上去的还是国家队。汉语的奇妙就在于相同的文字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在这里,却非常适用。

长征八号(代号:CZ-8),是中国新一代中型中低轨道两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是一型针对新型太阳同步轨道设计的运载火箭。

长征八号也有一个雅号叫“快八”,一是研制快,从立项研制到发射仅用了3年时间;二是履约快,从签署合同到火箭出厂,履约周期约为12个月;三是发射快,到后期预计发射周期为10天。

长征八号火箭为两级半火箭,火箭一子级参照长征七号火箭设计,直径3.35米,采用2台120吨级推力的YF-100发动机。该火箭捆绑了两个助推器,同样继承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助推器的成熟产品技术,直径2.25米,每个助推采用1台120吨级推力的YF-100发动机。

长征八号采用芯级捆绑2枚助推器构型,全长约50.3米,起飞质量约356吨,起飞推力约480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4.5吨,同时可兼顾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需求。

长征八号一子级直径3.35米,与长征七号芯一级基本一致。二子级直径3米,与长三甲三级基本一致。助推器直径2.25米,整流罩直径4.2米。

长征八号火箭二子级状态与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芯三级基本一致,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芯级直径3米,采用两台8吨级推力的YF-75液氢液氧发动机(双机),具备二次启动能力。

一子级配置2台120吨级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二子级配置2台8吨级YF-75氢氧发动机,助推器各配置1台120吨级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

长征八号700公里SSO运载能力约4.5吨,GTO运载能力约2.5吨,LEO运载能力约7.6吨。在长征八号火箭基础上去掉助推器,SSO运载能力达到3吨 。

长征八号是一款性价比高、安全性能优良的运载火箭,瞄准了商业发射市场,能有效满足未来中高轨商业发射市场的需求,成为中国商用火箭的主力军之一,提供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卫星发射服务。

猜你喜欢
八号液氧助推器
一百一十八号时间屋
液动机引流式液氧煤油运载火箭推力矢量伺服控制系统
液氧煤油发动机氧系统双机耦合振荡频率特性
液氧煤油发动机喷管非冷却段传热分析
美国SLS重型运载火箭助推器测试
长征八号首飞(摄影)
长征八号,入列!
液氧甲烷发动机
高分八号卫星放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