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学科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举隅

2020-03-24 08:51陈月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文综高中

陈月霞

【摘要】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下,高中教师应当结合教育背景,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知识和文化素养的提升。特别是在高中文综类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有助于学生对文综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本文主要探讨在综合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文综;传统文化素养;高中

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和革命先辈逐渐积累和归纳而形成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二十四节气,四大国粹(武术、中医、书法、京剧)等。高中教师在进行文综教学时,应当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在综合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首先,在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虽然说现在很多高中学校都有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学校的展示栏上展示优秀文化和社会陋习,利用广播站弘扬优秀文化。但是现在很多高中生并不是很重视传统文化,甚至有的学生觉得这很“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作为源头活水,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文明中国。

其次,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高中历史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创设出一个情境,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够感知文化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能够感悟、汲取和辨别传统文化,因为历史中的文化不一定都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要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我国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

再次,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影响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综合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并不需要很刻意,当教学内容谈及到文化时,便可有意识地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形成辨别良莠不齐的现代文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目前综合学科教学中培养高中生传统文化素养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监督。文科综合教学中蕴含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在备课时也考虑到了传统文化的渗透,但是往往忘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不一样,如果教师在上课时突然的讲到某个传统文化,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云里雾里,甚至会失去学习兴趣。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没有要求学生提前了解传统文化,或者是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学生敷衍了事。

第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对于在高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大多数是通过教师表述或者是视频欣赏的形式来展开的,很多学生只是听过、看过便结束了,也不会去深入分析传统文化的内涵,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的目的。

第三,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的类别,教师想要了解通透需要花很大的功夫,但是身为一名高中教师,本身就肩负着很重的教学任务,他们没有很多的精力,也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花费在学习传统文化上,导致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内容受到了限制。

三、在综合学科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的方法举隅

第一,教学生活化。教学生活化,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模拟生活中的一些情境,使传统文化与教学相结合。例如,当教师讲述到关于节日的课程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一些关于节日的画面和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节日的兴趣,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亲自去感受節日的氛围,感受节日的文化。但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的机会还是有限的,仅仅依靠课堂来完成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是不够的。就传统节日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活动的作业,例如让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或者让家长带孩子到其它地方感受其它地区的节日风俗,感受当地的文化,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节日文化。这种走进生活的教学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经过亲身感受,更加能够感受到我国的优秀文化。

第二,深入挖掘教材。高中教材是根据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写而成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并不是单纯的给学生传授传统理论知识,而是与教材相结合,两者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例如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教学,教材中讲到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代表作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代表人物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最突出的代表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等。直到今天,书法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在流传,学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对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在教学中引入乡土题材。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是教育的关键,所以不会安排过多的时间去渗透传统文化,导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强。为了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应该从学科特点出发,适当引入一些乡土题材,让学生去感受不同的乡土文化。例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谈及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谈谈自己家乡的发展,自己的家乡有什么优秀的文化。就拿烹饪而言,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食品,如广东粤菜、潮菜、客家菜,四川火锅,东北锅包肉等等。每一道特色菜代表的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是家乡的一张特色名片,能够吸引别的地方的人到自己的家乡去品尝美食,促进自己家乡经济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引入乡土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被重视,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结合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有利于学生对综合学科的学习,奠定思想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邹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素养[J]. 考试周刊,2018(15):75.

[2]何跃.如何培养高中生的传统文化素养[J].中学语文,2018(27):133-134.

猜你喜欢
文综高中
《文综》与流动的华文文学
文综政治的备考策略分析
高考文综备考策略
高考“文综”备考策略谈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诌议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