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大学里我学生物

2020-03-25 02:54李垒
大学生 2020年2期
关键词:师兄工程学院医学

李垒

我在北航学生物,可以说这是当初自己始料未及的无心之举。

我的本科专业是金属材料工程,考研报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材料科学专业。当时的成绩不是那么理想,虽然超过了北航的录取线,却未达到材料学院的线。好在第一志愿报考北航且超过学校线的同学,若未达到报考学院的录取要求,可以参加其他学院组织的调剂复试。

调剂复试后,人家的北航成了我的北航

恰逢那年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扩招,有不少缺额。考虑到自己本科院校背景较弱,对这场复试没有什么把握,我还申请了其他学校的调剂复试。

但我来到北航准备复试后,却笃定了这就是梦寐以求的象牙塔,除了这儿,我哪也不去了,因而直接放弃了之后其它院校的复试,决定在此放手一搏。也许,在整个考研过程中自己都是全力以赴,到了复试那天,反倒是很坦然。复试进行得很顺利,和老师们交流了一些专业问题、本科毕设以及我的一些兴趣爱好。那年3月23日,下午4时,成绩公布,我以总成绩第三录取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理学硕士。

至此,人家的北航,成了我的北航。

2018年,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迎来了建院10周年,老师们谈及这10年来的发展,无不感慨良多,情到深处甚至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作为生物专业的门外汉,在那一刻才意识到自己正身处一个多么值得骄傲的地方,虽然它很年轻。

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发轫于2002年成立的生物工程系,于2008年成立学院。作为北航10系的我们全称是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建院之初,学院集结了来自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术研究定位是生物、医学与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这是国际上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机遇所在,是新型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原创思想出发点,也是解决航空航天医学工程和空间生命科学关键问题的科学技术基础。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四,入选A类学科,并有较高国际声誉。而今的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已不是当年那样,成为其他学院“落榜生”的收容所,而是吸引了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考生争相报考。可以说生医学院已经成为接轨国际、全国一流、特色鲜明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单位。

交叉与融合

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特色是搭建一个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交叉融合的平台,从而以合力的方式去攻克各种学术难题。不过,交叉学科,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因为我的生物学背景僅停留在高中阶段,什么细菌、真菌、培养基之类的名词,也只是听说过,没见过。我的硕士课题进展一开始可谓是举步维艰,一度陷入停滞的状态。我常对导师说“我不会”“我没学过”,这确实是实情。但那时导师对我说的一段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你是研究生了,不再是中学生、本科生了,你身边有那么多的资源可以利用,不会可以学啊。不要想着有人会什么都告诉你怎么做,你要主动地去思考、主动地去学习。”在今天,我仍谨记着导师的教诲。

科学研究不单单要思考,还需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试错,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记得我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调研了大量文献,设计出了三种实验方案,却一时无法判断哪个才是最合适的。师兄提醒我:“你先用少量的样本去试一下,不要纸上谈兵式的空想,而是要实践一下,提供出让人信服的实验结果。”作为一个半路进入生物行当的小学生,我从最开始的辨认培养基、配置培养基做起,在实践中逐渐熟练掌握了生物学的实验技能和表征手段。记得有一次,我配置了几百个试验样本,却全部染菌。没有什么汗水是白流的,我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方法和步骤,汲取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之后的试验便顺利了很多。

同时,我所在的课题组非常开放,它为我们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课题组按我们每个人的研究方向,将我们划分为植物组、微生物组、计算机组、水处理组、健康组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组。各个研究小组在每周的例会上要轮流汇报自己的研究近况,这不仅让师生之间了解其他学生的研究进展,更可贵的是,通过和其他研究背景的成员进行交流,拓宽了自己的思路,还会给自己的研究工作带来很多启发。

在我被调剂到生医学院后,我曾一度以为自己彻底告别了材料行当,投身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这里要感谢北航生医学院这个平台,我本来学的是传统金属材料,而传统材料的研究已经进入了饱和期,借由这个交叉与融合的平台,我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而且通过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补充,使我突破了学术瓶颈,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

2019年硕士毕业后,我决定继续到国外进行深造,而我在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这段交叉学科的学习经历和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成为了我的一大优势,它不仅反映了我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为我博士研究方向选择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与海外导师的联系过程中,我认真分析了自己的背景和优势,以及自己的兴趣点,最终和外导确认了在博士期间从事生物载药纳米粒子方向的研究。一方面能很好结合本科和硕士期间自己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也了却了自己一直想从事纳米材料方向研究的夙愿。我最终顺利拿到了心仪院校的offer。

如今,我将启航开始一段新的征程。而在又一个十年的伊始,北航窦店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已开始投入使用,我坚信依托窦店基地的新起点,北航生医学院在下一个十年一定会取得新的辉煌,更多生物医学工程人才会从这里走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生物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这句振奋世人的宣言,在今天一度被用为吐槽生物学科的名言。

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为了找出生命不服从于无生命物质的运动规律,吸收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的成就,逐渐发展成一门精确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层次的科学,就是后来的生物学。由于现代生物学起步晚,许多技术尚不成熟,虽然发展迅速,但仍有大量空白尚待填补。基础科学的研究注定是枯燥、寂寞和乏味的,它需要几代人一点点去完善和推动。与此同时,比较受影响的是生物专业背景学生的就业,因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很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式的困境,想从事高精尖研究,但知识储备和能力不够,而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又不愿意去做。生物专业成为常年被点名的“红牌专业”。我曾一度非常排斥生物专业,没想到一路兜兜转转,还是入了生物行,只能感叹机缘巧合了。

其实,没有不好就业的专业,只有不好就业的学生,仅以我的三个同门为例:王师兄是本科毕业后工作了一段又考的研,经历了工作和社会的历练,他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为什么读研,因而从读研之初他就在课余报了补习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并通过实习工作来加以巩固,毕业后到了一家很不错的互联网公司从事嵌入式开发工作。阿翔师兄不像王师兄那样,从一开始对自己的定位就比较清晰,而是因课题需要,自学了一些关于大数据的内容,之后又找了对应的实习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汲取营养,目前他在从事时下最热门的大数据研发工作。阿昊和我同届,十分健谈的一个哥们儿,他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实习,在实习工作中通过对各个岗位的轮岗,找准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最终成功拿到了国内某著名手机公司运营职位的offer。

王师兄,阿翔师兄,阿昊,都是出身于生物专业,最终从事了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却和生物一点不相关。其实漫步于各大招聘会就会发现,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求职者的能力背景和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一个专业名称。

责任编辑:张蕾磊

猜你喜欢
师兄工程学院医学
福建工程学院
机器人给“二师兄”做手术
福建工程学院
医学的进步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窘死人的美女表白
北大女生初次表白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