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存统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

2020-03-25 04:37刘超群
学理论·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唯物史观共产主义

刘超群

摘 要:施存统一生的经历让他很好地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他的经历让他的信仰转向马克思主义。他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的革命道路;并且积极恢复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作为中日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交流者,他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后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施存统;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地位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12-0028-02

施存统作为中国第一代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认真研究了施存统的经历以及他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希望能更好地分析施存统本人及其在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的重大贡献。

一、施存统的早期经历

(一)“非孝”青年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施存统表示非常支持。在五四运动期间,他在杭州有过一些活动,比如设立经销《新青年》《星期评论》等報刊的“书报贩卖部”等,另外还有使他名扬全国的“非孝”事件。“非孝”事件是因杭州的进步学生刊物《浙江新潮》第2号(1919年11月)刊登施存统痛骂孝道的文章《非孝》而发生的笔祸,是五四时期发扬反儒教精神的最大事件之一。在《浙江新潮》上刊登的施存统的《非孝》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和他的亲戚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谩骂,到处都是声讨《非孝》是大逆不道的言论,警察也封锁了学校,“北京政府”也下令禁止销售《浙江新潮》,施存统在杭州可以说已经无处存身,于是在1920年1月,他和俞秀松、周伯棣等一起去了北京。他去北京更是为了他们的理想信念而去采取积极的行动,终于他也在北京见到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

(二)探索中国改造之路

施存统在1920年1月10日加入了北京工读互助团,他可以一边在大学听课,一边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劳动,不过互助团因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经济上的拮据,在两个月后就解散了。后来施存统和俞秀松在3月26日去了上海。到达上海后,施存统他们投身《星期评论》社,也是在这里的一些经历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在这里有支持“非孝”事件的沈玄庐和沈仲久,还有陈望道和刘大白,还有一些经常出入的人物,像戴季陶、邵力子、李汉俊等,施存统等人在这感受颇多。在《星期评论》社,他写下了《“工读互助团”底试验和教训》一文,表示对戴季陶表达的“投向资本家生产制下的工场去”的赞同。他也参加了创建共产党的活动,见证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后来在戴季陶等人的帮助下去日本留学。

(三)从无政府主义到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转变

这个时候的施存统已经在日本留学一年,可以说他告别无政府主义,接受布尔什维克主义,与他在日本接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关系。在去日本留学之前,施存统只是在陈独秀、戴季陶等人口中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概要,对其没有深刻了解。在到达日本后,施存统就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文献,慢慢探索社会主义理论,也慢慢找到了自己信奉的思想。

二、施存统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

(一)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理论基础

关于这一点,还要和施存统留学日本一事有关联,20世纪20年代正是日本社会主义思潮的繁盛时期,而施存统正是在1920年前往日本留学的。当时日本对近代社会主义研究很盛行,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施存统学习日语,翻译日语的社会主义文献。在此期间,他翻译了山川均的《从科学社会主义到行动的社会主义》《考茨基的劳农政治反对论》等文章,施存统自己写了《马克思底共产主义》《第四阶段独裁政治底研究》《唯物史观在中国底应用》等文章,并且把这些文献整理好寄回国内。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理论贡献,主要有:首先,对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做出了科学的阐释,说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步骤[1]。他指出在马克思之前提出的社会主义都是空想社会主义,它们不存在科学的体系。另外,生产力高度发达才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实现共产主义,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就需要依靠社会革命来实现,以建立经济组织。其次,他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他指出经济组织是社会组织的基础;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冲突,其他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阶级斗争源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等,施存统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原理。最后,他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三个步骤,明确了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施存统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首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理解把握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提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也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想实现共产主义,就需要人的努力和必要的经济手段,这是缺一不可的,书面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也不会实现。其次,批判无政府主义,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他批判了“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关于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施存统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他抓住无政府主义者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攻击,抨击无政府主义的绝对自由,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对此施存统指出,在推翻资产阶级国家后必须要建立无产阶级国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共产主义者必须要做的;共产主义者必须要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必须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施存统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做出了较系统、全面的阐述,他的认识比其他共产主义青年更深刻、彻底。最后,运用马克思主义探讨、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他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中国国情,施存统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他还指出,要通过缓进的和激进的两种革命方法进行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夺取政权,强调无产阶级要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从而具体探讨了中国革命的方式和道路问题。

(三)积极恢复共青团工作,为后来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在陈独秀的委托下,俞秀松在1920年8月22日主持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书记。他制定一系列青年团的章程,并寄给各地的共青团员,促使他们建团。在1921年3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俞秀松担任临时书记。在1921年3月29日,俞秀松代表中国前往苏俄参加共产国际召开的会议,后国内的共青团工作陷入停滞的状态。施存统回国后,在中央委托之下,他开始着手恢复共青团的工作,1922年5月,施存统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团中央书记,来自全国多地的团代表参加。1922年底,团中央迁移到北京,此时的施存统常驻中央工作,并且还担任着团中央的机关报《先驱》的主编,为机关报撰写和评论文章,施存统在担任团中央书记期间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为后来党的队伍的壮大培养了人才[2]。

三、施存统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地位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提高早期中国共产党理论水平的建设者

施存统在日本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书籍,正是因为阅读了大量的有关社会主义的文献,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中共历史上,党曾受到“左”倾和右倾路线的影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教条主义的影响,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施存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明确表示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中国革命的胜利。施存统曾在《觉悟》上发表了多篇文章:《马克思底共产主义》《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底应用》等,用来抨击当时的基尔特社会主义所提倡的和平地用行会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些文章中,他明确表示了要做一位积极参加实际行动的革命者,他主张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并且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施存统自己也表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甚至包括献出自己的生命。

(二)丰富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传播者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中,主要包括两大领域:第一个是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理论,第二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向共产主义发展的理论[3]。在这两大领域,施存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施存统认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唯物史观”,离开了唯物史观,就不能称之为马克思主义[3]。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施存统通过对唯物史观的研究,更便于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他的大部分文章也是通过研究唯物史观来表现马克思主义的。另外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向共产主义发展的理论,施存统抨击无政府主义就是在表达支持无产阶级专政,他指出要想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通过对这两大领域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有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三)早期中日社会主义思想的交流者

在日本留学期间,施存统接触到大量社会主义文献,并接触到日本社会主义研究者,通过文献和交流,将社会主义思想传回中国。在日本的共产主义运动中,施存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可以说是作为日本共产党委员会和第三国际的联络人,并且在组建日本共产主义小组发挥了重要作用。施存统一边作为日本共产主义小组与共产国际和中國的联络者,一边翻译日本的社会主义文献寄回中国,在中日社会主义思想交流上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陶水木.施存统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4):21-25.

[2]苗体君.试析施存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贡献[J].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2010(00):413-421.

[3]边姝天.施存统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1919-1923)[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无政府主义唯物史观共产主义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家》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青年周恩来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嬗变
论我国无政府主义者的表现及加以肯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