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呈现数学教学新高度

2020-03-25 08:46陶丽红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方程课题评价

陶丽红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效率提高是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一大关键点,而这离不开良好的课堂互动。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路径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便于各层次学生在高效数学课堂中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借多媒体教学,營造互动氛围

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离不开良好的互动氛围,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下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促使各层次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在有效互动中高效学习数学知识。

以“年、月、日”为例,教师要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科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作用中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班级学生观看关于“年、月、日”趣味故事的短片,设置一些难易度适中的思考问题,和其进行良好互动与交流,在问题解决中对“年、月、日”这一新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在无形中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随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辅助下展开新课题教学,直观、具体呈现枯燥乏味、抽象复杂的课题内容,科学设置引入教学课堂的问题,精讲课题知识点的同时营造良好课堂互动氛围,和班级各层次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引领、指导学生思考,在层层问题解决中准确把握“年、月、日”时间单位概念、彼此关系以及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生活化元素引入其中,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利用其集文字、图片、动画等于一身的特点,进一步优化课堂互动氛围的同时设置课堂思考问题,在学生自主思考基础上进行良好互动,在解决基于“年、月、日”的生活化问题中准确理解、掌握课题内容。教师要在互动过程中深入把握各层次学生对“年、月、日”这一新课题内容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补充讲解课题内容,确保学生在兴趣激发的同时掌握课题知识点,在课题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展开互动讨论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与生生互动,确保课堂互动讨论顺利展开,在课题问题解决、随堂练习完成中轻松掌握重难点内容,在完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中深化锻炼数学思维,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中,有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以“简易方程”为例,教师在把握教材与学情基础上,明确“简易方程”课题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方程含义,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借助等式性质解答简单化的各类方程,准确列出、解答方程的同时,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等。随后,教师立足课题基础知识、重难点内容等,优化完善数学课堂知识讲解、问题设置、随堂练习等环节,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设置梯度风险的思考问题,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课堂互动探讨,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基础上互动讨论提出的问题。教师在仔细观察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引领、指导,强化课堂中各小组生生互动,在思考问题有效解决中科学把握“简易方程”课题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从课堂互动、一题多解、变式练习多层面入手优化完善随堂练习环节,针对各小组学生认知水平、数学能力、个性特征等,合理设置关于“简易方程”课题内容的随堂练习试题。各个小组在把握练习试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互动讨论,在潜能挖掘、思维发散中,高效应用已掌握的课题知识、解题方法技巧等,在正确解答基础上共同探索其他解题方法,在一题多解中改变试题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延伸出新的练习试题,在变式练习中有效破解课题重难点、锻炼数学思维,确保课题教学效率在良好生生互动中最大化提高。

优化教学评价,强调互动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师持续改进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在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环节中强调课堂互动评价,在多元化评价中顺利实现课堂互动,优化完善教与学环节的同时巧设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中有效巩固复习、查漏补缺,打牢数学基础的同时促进学习能力发展。

以“百分数”为例,教师围绕课题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以课堂互动为出发点,优化完善教学评价环节,强调课堂互动评价,促使“百分数”课题课堂教学中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各层次学生参与过程中落实互评、师评等方法。在师生以及生生互动评价下,各层次学生能够系统化地了解自己对“百分数”这一新课题的掌握情况,教师也能对知识精讲、学生课堂表现、随堂练习等环节有深层次的认识,在归纳、总结中优化课后作业布置环节,便于各层次学生在作业完成中都能高效积累课题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实用能力,顺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教师要客观剖析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呈现的问题,在落实生本教育理念中将数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各层次学生高效参与数学课堂,在掌握数学理论知识、解题方法等过程中培养数学能力与素养,确保数学教学效率顺利提高,呈现数学教与学的新高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小学永联校区)

猜你喜欢
方程课题评价
关于几类二次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