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17 年山豆根中药处方用药及配伍合理性分析*

2020-03-27 08:07良,唐敏△,何
中国药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毒性处方用量

张 良,唐 敏△,何 洁

(1.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中医科,重庆 402360; 2.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中医科,重庆 405400)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味苦、性寒、有毒,苦降泻热,具有清热解毒及消肿利咽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火毒蕴结、咽喉肿痛及口舌生疮[1]。山豆根中含有的生物碱和黄酮化合物毒性均较大,临床用量应控制在10 g 以下,并应合理配伍,以降低毒性[2]。临床医务人员常因害怕其毒性而选择其他同效药,或为了追求治疗效果而忽视其毒性,超剂量或长期用药,导致中毒事件时常发生[3]。为提高山豆根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规范性,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2017 年山豆根处方的用药配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以“山豆根”为主题词,共检索出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2017 年含山豆根的中药处方752 张,其中单张处方所含中药最多36 味。分析处方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剂量和天数、配伍情况、临床应用、科室分布、不良反应等情况。

2 结果

结果见表1 至表7。患者年龄10 个月至88 岁;以国家规定的山豆根日均剂量不超过6 g 为标准,各年龄段患者用量均超标,96.81%的处方用量超标,儿科、皮肤科及呼吸科用量超标,治疗急、慢性乳蛾病,感冒,咳嗽,咳痰时用量超标。

表1 山豆根使用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n =752)

表2 山豆根用药时间分布( n =752)

表3 山豆根用药剂量分布( n =752)

表4 山豆根使用科室分布(前5 名,n =752)

表5 山豆根临床应用情况( n =752)

表6 山豆根与单味中药配伍频数分布

表7 山豆根与各类中药配伍频数

3 讨论

山豆根具有抗肿瘤、抗炎、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应用广泛且疗效明确,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4]。随着其临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所致不良反应报道也越来越多。1985 年版《中国药典》首次将山豆根以法典形式明确为有毒,近年来山豆根中毒等类似报道越来越多,其中以消化道和神经系统受损为主。研究表明,山豆根能增加肝脏指数,引起肝功能酶学改变[5]。山豆根的合理配伍可降低毒效[6]。

本研究中患者年龄最小的仅10 个月,最大的88 岁;<10 岁患儿占比最高,所有年龄段患者日均用量均不小于国家规定的6 g。有研究表明,山豆根超剂量使用会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神经系统中毒现象,患儿各项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老年人由于各项身体机能已衰退,故为山豆根引起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在为患儿及老年人开药方时应适当减少用量,以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本研究中用药时间为1 ~30 d,其中用药3 d 最多,其次为用药7 d。山豆根致损主要关系为量、时、损,不建议长时间连续服用,避免药物毒性蓄积。

本研究中山豆根用量6 ~9 g 的处方最多,且96.81%的处方中山豆根用量超标;山豆根用方最多的为耳鼻喉科,儿科、皮肤科及呼吸科日均用量超标;山豆根应用于急、慢性咽炎最多,此外的应用山豆根日均用量均超标。提示在使用山豆根时需严格控制剂量。

山豆根与甘草配伍频次最高,其次为黄芩、桔梗等,与郁金配伍频次最低;山豆根与清热药配伍频数最高,与开窍药、驱虫药配伍频次最低。临床应合理配伍山豆根,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综上所述,医院2017 年山豆根处方用药存在较多不合理,需加强监督和管理,以促进山豆根的合理使用,从而预防山豆根中毒等不良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毒性处方用量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人间处方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发明速递
处方
解读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