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在PKP术前给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20-03-27 10:18金晔单辉强黄伟邬亚明高鹏尹毅
颈腰痛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椎体动力学血流

金晔,单辉强,黄伟,邬亚明,高鹏,尹毅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江苏 昆山 215300)

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多数研究唑来膦酸于术后应用,而术前应用唑来膦酸是否会对手术及术后效果产生影响,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1-2]。本研究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PKP治疗的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术前应用唑来膦酸对OVCF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X线检查为椎体压缩性骨折,且为新鲜骨折;②骨密度T值<-2.5;③椎体压缩比<75%,椎体后壁完整,椎管内无骨块突入;④患者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研究所用药物或骨水泥过敏者;②合并心、肝、肾、肺等脏器严重障碍者;③发病前丧失活动能力,长期卧床者;④合并椎体肿瘤、结核者;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共纳入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A组中,男18例,女31例;年龄59~79岁,平均(70.32±5.89)岁;手术椎体55个,其中胸椎22个,腰椎33个。B组中,男21例,女28例;年龄59~80岁,平均(70.63±5.93)岁;手术椎体57个,其中胸椎24个,腰椎33个。2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椎体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课题已经通过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允许施行。

1.2 研究方法

A组患者于术前3 d内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唑来膦酸注射液(商品名:密固达)(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注册证号:H20120204,规格:5 mg)5 mg静脉滴注,用药前后各滴注生理盐水500 ml,并嘱患者多饮水,B组术前3 d静滴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B组于术后3 d同样方法给予唑来膦酸静脉滴注,A组术后3 d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组患者均由同一组骨科医师给予PKP治疗,均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选择穿刺入路,经皮穿刺针穿过椎体后缘,穿刺针抵达椎体前1/3处,抽出针芯,置入球囊扩张复位椎体,复位满意后抽出球囊,透视监测下缓慢注入拉丝期骨水泥,待骨水泥完全凝固后拔出导管。术后观察10 min,无异常后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术前(T0)、注入局麻药时(T1)、穿刺进针时(T2)、骨水泥注入时(T3)、手术结束时(T4)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水平;②术前3 d、术后1 d、3 d、7 d、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③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3、12个月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3],包括腰腿疼痛程度、单项功能、个人综合能力3个方面,得分越高说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或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A组患者用药后24 h内7例出现发热,3例出现寒战,5例出现骨痛,发热及寒战患者予加强患者护理与监测自行好转,骨痛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均未影响手术的正常开展。2组T0、T1、T2、T3、T4时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2组术前3 d 和术后7 d、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3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时间ODI指数比较

2组患者术后1、3、12个月的OD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但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相比较

注:上述数值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相比较(分)

注:与术前3 d相比较,aP<0.05;与B组相比较,bP<0.05

表3 2组患者不同时间ODI指数相比较(%)

注:与术前3 d相比较,aP<0.05

3 讨论

唑来膦酸为骨吸收抑制剂,通过减少破骨细胞活性和激活成骨细胞活性,减少骨的破坏和溶解,增加骨量,改善骨质疏松[4]。荟萃分析显示,PKP联合术后唑来膦酸注射,在术后近期、远期腰背部VAS平分、术后BMD测量值、术后ODI、术后再骨折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未用唑来膦酸患者[5]。

唑来膦酸并非止痛剂,但可缓解OVCF患者PKP术后疼痛,一般认为,唑来膦酸通过抑制骨质疏松、抑制前列腺素释放等发挥了缓解疼痛的效果。目前多数研究中,唑来膦酸应用均在PKP术后实施,但莫圣阳等[6]研究结果显示,术前应用唑来膦酸可减轻患者术后1、3 d时的VAS评分,具有更好的近期镇痛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2组患者术后ODI指数改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患者术后1、3 d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结果提示,术前应用唑来膦酸对缓解患者近期疼痛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有益的尝试。

PKP手术中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在清醒状态下实施可及时判定有无神经损伤,多数学者建议采用局部麻醉,但局部麻醉下手术患者体位摆放、术中注入局麻药、注入骨水泥等均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可能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6]。唑来膦酸常见急性期不良反应有发热、骨痛、肌痛等症状,目前尚未见有报道其可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且唑来膦酸术前给药是否会影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手术的顺利实施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和B组2组患者T0~T4时MAP和HR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术前应用唑来膦酸并未增加患者PKP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不会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与术后应用唑来膦酸相比较,唑来膦酸术前给药并未引起患者PKP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显著变化,提示其对手术安全性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术前给药可进一步缓解患者术后的早期疼痛,但对远期疗效并无改善作用。

猜你喜欢
椎体动力学血流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段血流胶囊治疗上环后月经过多的疗效观察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