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联合不同浓度臭氧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0-03-27 10:18周强刘煊文侯伟光丁小川张强李宁远强喆刘德敏陈丹
颈腰痛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臭氧颈椎神经

周强,刘煊文,侯伟光,丁小川,张强,李宁远,强喆,刘德敏,陈丹

(三六三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系神经根遭受刺激、压迫所致,约占颈椎病的60%~70%[1]。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作为CSR的介入治疗方案,可直接作用于神经根及周围结构,在改善疼痛、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方面优势显著[2]。为进一步提升RF治疗疗效,临床通常将其与选择性神经阻滞、胶原酶、臭氧等联合应用[3]。但目前,国内RFA联合不同浓度臭氧在CSR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报道相对少见。鉴于此,本研究以前瞻性对照研究方式,着重分析RFA联合不同浓度臭氧在CSR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旨在为CSR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自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CR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三组性别、年龄、神经根压迫节段分布等基线资料具可比性(P>0.05),见表1。纳入标准:①符合CSR诊断标准[4],有影像学资料佐证;②均为首次治疗;③颈椎受压<3个节段;④无明显脊髓受压现象;⑤无既往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史;⑥无明显颈椎失稳征象;⑦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后纵韧带骨化;②合并CSR手术适应证;③合并不可控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不能耐受RFA治疗者;④依从性不佳,或不能配合定期复查者;⑤神经功能障碍或合并精神疾病、不能配合完整采集研究相关指标患者。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n=30)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RFA治疗,治疗时取仰卧位,颈后垫高枕,C臂机引导下对病变部位进行标记,局部麻醉,经外侧皮外推移分开动脉与气管,指尖有骨感后,在C臂机透视下采用18 G穿刺针沿标记点进行穿刺,确认达到病变部位后,测试电量及电流,若患者无反应则按60℃、70℃、80℃递增,每个温度设置60 s,如无异常则采用85℃治疗2 min,治疗结束后可取出电极。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观察组-A在RFA治疗拔出电极后在穿刺部位推注3~5 mL浓度为40 mg/mL的臭氧,观察组-B则在RFA治疗结束拔出电极后,穿刺部位推注3~5 mL浓度为60 mg/mL的臭氧。两组在臭氧推注结束后拔针,局部加压止血,创可贴局部贴敷。三组患者均颈部制动2周,并予以持续随访,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末次随访)门诊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②采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6]评价颈椎功能;③治疗前、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④统计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

结合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计算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正常评分-治疗前)],参照相关文献[7],将改善指数按改善率>75%、50%≤改善率<75%、25%≤改善率<50%、<25%,依次对应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治疗前,三组hs-CRP、IL-6、IL-8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时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前,三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3个月、末次随访时,三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治疗前,三组颈椎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三组疗效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观察组-B中疗效评价为优患者所占比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A、观察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应不耐受或局部感染等不良反应。

表2 三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与观察组-A比较,③P<0.05

表3 三组患者VA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与观察组-A比较,③P<0.05

表4 三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与观察组-A比较,③P<0.05

表5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n(%)]

3 讨论

RFA治疗CSR主要是通过其热原理、热效应发挥靶点消融作用,高温损毁病变周围组织,并消除炎症反应等途径达到治疗目的,但单独应用的效果仍有待提升[8]。这在本研究中亦有体现,对照组采用单纯RFA治疗的优良率仅为76.67%。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可刺激抗氧化酶表达,从而扩张局部血管,拮抗炎症反应,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疼痛。本研究中,观察组A、观察组-B中疗效评价为优者所占比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臭氧可氧化髓核内蛋白质、多糖大分子聚合物,缩小髓核体积,与RFA协同减轻或消除髓核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作用,提升疗效,这与张家立等[9]的报道结论相似。但究竟采用何种浓度的臭氧治疗CSR可取得更显著疗效,目前仍尚未明确,无行业统一标准。

考虑低浓度臭氧微弱的氧化髓核作用及高浓度臭氧的毒性作用,临床多采用中高浓度治疗,即40 mg/mL、60 mg/mL,不主张浓度低于30 mg/mL或高于80 mg/mL。为探究不同浓度的臭氧在CS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使用40 mg/mL、60 mg/mL两种浓度的臭氧治疗CSR,结果显示观察组-A、观察组-B在疗效等级、总有效率上并未见显著差异,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是否可将差异显著化仍有待深入探究。进一步比较两种炎症因子、疼痛及颈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却显示:三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性下降,颈椎功能评分则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但观察组-B 炎症因子水平及不同时间节点的VAS评分<观察组-A<对照组,颈椎功能评分>观察组-A>对照组,提示RFA联合臭氧治疗CSR对机体炎症反应、疼痛及颈椎功能的改善更显著。由此也可见,RFA联合臭氧治疗CSR对机体炎症反应、疼痛及颈椎功能的改善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究其原因,更高浓度的臭氧所发挥的氧化作用也更强,从而能更充分氧化分解髓核内蛋白质、多糖大分子聚合物等,使髓核干涸、缩小,解除其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并消除纤维环破裂溢出的髓核所引起的神经根及免疫学炎症反应;其次,更高浓度的臭氧所发挥的炎症反应拮抗作用也更强,从而拮抗免疫因子释放,发挥血管扩张作用,改善静脉回流,在改善神经根水肿方面优势亦更显著;再者,更高浓度的臭氧对炎症化学物质的失活效应更显著,故而镇痛效能更强[10-11]。本研究还显示,三组治疗期间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症状,提示上述臭氧浓度安全可靠,60 mg/mL浓度并未增加安全性风险,且神经根周围注射臭氧主要是氧化神经根表面及其周围的髓核结构,达到消除其化学刺激性、免疫源性的目的,但不损伤神经根及硬膜结构[12]。

综上所述,较单一RFA治疗,联合臭氧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对机体炎症反应、疼痛及颈椎功能的改善也更为显著,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以60mg/mL浓度的臭氧联合RFA治疗获益更佳,且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臭氧颈椎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神经”病友
疼痛治疗中医用臭氧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