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舞从原生态到规训形态的发展

2020-03-27 07:01张悦
艺术科技 2020年3期

摘 要:民间舞作为一切舞蹈之母,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接地气”的民间舞蹈从群众自娱的脚下被搬上专业舞台。原生态舞蹈作为民间舞的“根”,在继承的基础上保留了民间舞的精华,发展成为了规训形态舞蹈。本文以民间舞中的海阳秧歌为例,着重分析舞蹈形态从原生态到规训形态的发展过程,并针对原生态舞蹈向规训形态舞蹈的转变中产生的现象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原生舞蹈;次生舞蹈;规训形态;海阳秧歌

民间舞来源于民间,有极为稳定的群众基础,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民间舞极富热情的表演形态使其蕴含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学院派舞蹈来说,绝大部分的民间舞都是从原生态舞蹈中经过提炼加工后进行身体再造而形成的规训形态舞蹈。舞蹈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审美性必不可少,这就说明对民间原生态舞蹈进行美化加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把经过系统化整合的民间舞搬上课堂甚至搬上舞台是宣传民间舞蹈的最好途径。而海阳秧歌作为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艺术特色的民间舞,更加具有典型性。因此本文以海阳秧歌为例,分析舞蹈从原生态到规训形态的发展过程。

本文从海阳秧歌舞蹈素材的选择与提炼运用到系统规范的专业性考量的路径,分析海阳秧歌从原生态舞蹈向规训形态舞蹈的过渡与转变,继而引起对原生舞蹈向次生舞蹈转化过程的一些思考。

1 原生态舞蹈元素的发展

1.1 从原生态舞蹈中选择素材

“民间舞本身具有的魅力在于它是任何人都能掌握并给以自我消化最后达到自我娱乐目的的一种艺术。”[1]海阳秧歌作为典型的汉族秧歌之一,是人民群众艺术的结晶。从地域上来看,海阳地区临山靠海,这样的自然环境为海阳地区的老百姓提供了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基础条件。自由欢快的秧歌舞蹈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秧歌舞蹈也成为当地民间艺人先天具有的身体母语。海阳秧歌的形成是以构建社会良好的和谐关系为主要目的,农民作为原生民间舞的创造者,使得原生态的海阳秧歌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更加有人情味。朴实憨厚的农民在广场上自娱自乐地即兴表演,将演出场图的角色有计划地按照生活需求的重要性排列顺序,极其富有生活情趣。立足于群众而创造的海阳地区原生态舞蹈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能够真实、饱满地表达出表演者最直接纯净的内心感情。而民间艺人在原生态秧歌中产生的“仪式感”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绝大多数原生态舞蹈,最初形成都并非以审美作为创作的首要因素,而是以祭祀、达情等为创作的目的,自然而然形成的舞蹈形态。例如在海阳秧歌中,有很多日常的生活动作,自然又亲切地传递本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形式。从素材和动作选择上,海阳秧歌也是以贴近生活的动作为主,人物角色的设定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动作素材也选取自日常生活状态中最生动活泼的部分,比如王大娘和箍漏匠之间的你追我赶、打情骂俏、相互周旋等元素,形成了“全身都是戏”的舞蹈形象。素材选择上,海阳秧歌从广泛的生活范围中选择出更为典型的人物形象、身份、事件等,有利于对形成观赏性的舞蹈进行更进一步的提炼与加工。

1.2 原生态舞蹈的提炼与运用

在历史的不断变迁中,人们给民间的海阳秧歌加入了新的元素,产生了新的感悟。经过民间艺人或职业舞蹈家的去粗取精、提炼加工,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被加工成舞蹈动作,形成了具有观赏性与风格性的舞蹈语汇。这不仅仅有生活的气息,还是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文化、礼仪祭祀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的二次加工。在对元素的提炼上,不能忽视海阳秧歌的风格性,要把体态特征、呼吸动律、节奏舞姿等加以规范化,使其成为能够系统地传授、脱离即兴的舞蹈创作,以便更规范地将其搬上舞蹈的课堂。

从海阳秧歌对道具的使用上就能够看出这是对原生态舞蹈元素的一种提炼。例如海阳秧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扇子。在原生舞蹈中,扇子的使用并没有那么花哨灵活,更多是以美观和达情为主要表现手段。而经过提炼加工的道具在运用上,形成了很多特有的舞蹈短句,增加了更多的扇子运用手法,使扇子这种道具真正在舞蹈家手里“玩”起来。通过对扇子运用手法的加工,可以更形象地突出表演者的形象,将个人的情绪蕴藏在扇子里。这也赋予了道具更多的使用意义。例如用扇子遮羞或迎风招扇等,这些道具形式的使用在一定的语境下产生的舞蹈身体语言,可以更好地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展现出海阳秧歌独特的艺术魅力。秧歌中扇子的使用还强化了原生舞蹈较为单纯的审美目的,进而形成了更具有观赏性和规范性的舞蹈元素。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舞蹈从业者在对原生舞蹈的提炼和运用上又加入了其他元素,使原生舞蹈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2 原生舞蹈向规训形态的转变

2.1 再造的系统化语言

“舞蹈是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的一种艺术。”具有审美性的舞蹈必须是在原生舞蹈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加工后,使原生舞蹈语言进一步细致化,形成具有规范性的、有训练价值的舞蹈模式。过于生活化的舞蹈表演只存在于民間的自娱自乐中,小范围的民间娱乐并不能够很好地继承与传播原生舞蹈形式。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过于零散、即兴的舞蹈并不适合技艺的传承,原生态海阳秧歌即兴的娱乐形式不利于对其进行规范的学习。从共时性角度看,小范围的地区性舞蹈的传播性受到限制,很难进行区域外的流传。因此,原生舞蹈向规训形态舞蹈的发展更有利于地区性舞蹈的传承与传播。而真正能够作为背后的“推手”把民间艺术推向更大的范围的是加工后的次生舞蹈。

在海阳秧歌语言身份的语境下,“二老艺人”作为次生民间舞的整合者,将原生的民间舞形式编进教材供学习者学习。海洋秧歌的女班教材编定者张荫松老人从民间取材,把后天习得的并非身体母语的海阳秧歌作为毕生的追求,将原生的舞蹈形式渐渐系统化、编入教材。在原生舞蹈向规训形态舞蹈的转化中,对舞蹈元素的提炼和美化是必不可少的。在规训形态的舞蹈课堂上,从原生舞蹈动作中提取典型素材,无论是舞姿还是动作都更为规范,提炼出舞蹈短句,供专业舞蹈学习者学习。从舞姿方面来看,规训形态的海阳秧歌舞姿延展性更强,更具有审美意识,强化了对舞者身体的要求,突出了海阳秧歌舞姿上的美感。例如“金鸡独立”“勾脚探步”“紫凤朝阳”“金鸡沐浴”等,这些舞姿都能够体现出规训后的舞蹈动作更为精准,舞姿更加具有审美性。从对道具的使用来看,规训形态的道具运用更为丰富多样,例如“齐眉扇”“按扇”“下围扇”“追扇”“遮羞扇”等。对扇子每一个提放的位置、角度都有很明确的规定,更有利于学习者规范地使用道具。从步伐上来看,训练场上的海阳秧歌步伐更为精炼,把气息动律都融入步伐,真正把舞蹈的整体风格落到步伐的局部性上,突出海阳秧歌的特征,例如“追步”“沉步”“压扭步”等。

规训形态的海阳秧歌要牢牢把握原生舞蹈形态的舞蹈风格,掌握好“提、拧、沉”的风格特色,这也体现出劳动人民在创造舞蹈形象时对女性的普遍审美。海阳秧歌的风格特性体现出女性娇俏、利落、活泼的性格特点,也奠定了学习海阳秧歌必须遵循的风格基础。

2.2 规范性的专业化考量

“如果舞蹈只存在于生活中,就不需要有規训形态;而要使舞蹈进入作品形态的表演艺术领域,规训形态则是必不可少的阶梯,其种种行为必然要经过专业化考量。”[2]规训形态的身体更加专业,也为舞台上形成再生舞蹈作品奠定了基础。“提纯”的过程使得舞蹈元素更加精炼和规范。海阳地区每年都用秧歌娱乐的女人,在看到专业性的职业舞蹈家加工后的舞蹈后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而未经过专业训练的身体想达到专业的水平非常困难。达到专业化的标准也是判定原生舞蹈是否转化成为规训形态舞蹈的条件之一。规训形态的海阳秧歌成为了技术性和高标准的舞蹈艺术,与原生舞蹈相比有了更为专业的要求。严格的纪律性使得海阳秧歌的每一个舞姿、每一个动作都要经得起检验,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更为夸张和美化。正如海阳秧歌动作间的连贯性要求舞者身体能够协调地进行每一个造型间的连接,有了专业化的度量,对舞蹈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

课堂上规训舞蹈训练的目标群体大多数是职业的舞蹈从业者,未来培养的方向大多是舞蹈演员、舞蹈教师或者舞蹈编导等专业舞蹈职业。因此,专业性就是对未来舞蹈从业者最基本的度量标准之一。有了专业性,才能把舞蹈形式更好地搬上舞台,更好地教授学生,更轻松地编创出舞蹈作品。只有系统科学的规训形态舞蹈,才会使舞蹈形式不再零散,从而提取出典型,精炼成最美的舞蹈形象,更有利于学习者进行系统的欣赏学习。正如海阳秧歌动作的“灵活性”和“拧转”的幅度之大,是为了能进入规训课堂,从而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舞蹈动作的速度和力度也都有了新的标准。张荫松老人之所以能够整合出适合课堂上学习训练的海阳秧歌教材,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他对待民间舞蹈的耐心和热情,以及希望把它传承和传播出去的热忱,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海阳秧歌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并从文化层面了解海阳地区。秧歌的各种动作构成通过规训形态的“动作阶梯”,逐渐向舞台舞蹈的顶端过渡。有了“专业化”这把度量的尺子,可以使海阳秧歌的审美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3 结语

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民间舞蹈蕴含着独特的生命力,无论是回归原生态的民间舞,还是走向规训形态得以规范化的民间舞,甚至是剧场内更为华丽的再生民间舞蹈,都有各自的市场和受众。但是为了使更多的民间舞蹈得以流传下来,让更多的无论是职业舞蹈家还是舞蹈爱好者能够学习和研究,就必须把民间舞从原生态转化为规训形态。海阳秧歌作为从原生舞蹈发展成规训形态舞蹈较为成功的案例,得到了很多职业舞蹈家的关注,最终以华丽的姿态走上舞台。但还有很多小众的民间舞没有实现向规训形态舞蹈的转化,这需要舞蹈从业者向张荫松老人学习,深入民间环境,钻研加工原生舞蹈,从而使原生舞蹈向次生舞蹈转换。转换的过程是艰难的,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要采用“适度”原则,在给原生舞蹈“穿衣服”进行美化加工的同时,不能忽略原生舞蹈的“根”。

参考文献:

[1] 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101.

[2] 张素琴,刘建.舞蹈身体语言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86.

作者简介:张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