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探究

2020-03-27 12:10张昊
北方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面板数据产业结构

张昊

摘要:本文基于2005-2017年间30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构造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30个省级地区的城镇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受教育程度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受教育程度呈现负向变动;与产业结构呈现正向变动。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面板数据;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2-0028-02

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是城镇化和产业整合过程存在的普遍现象。城乡发展不平衡日益严重且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见缩小城乡差距是发展我国当前经济的突破口。然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又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核心所在。因此,本文的重点是城乡收入差距,探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学术界从未给出统一结论。陆铭和陈钊(2004)认为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政府活动的参与都是加剧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1]还有学者认为城镇化水平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夏斌、刘玲莉(2008)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她们认为城镇化水平等因素有助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对于城乡收入差距也存在影响。赵立文(2018)通过构建PVAR模型,分别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缩小城乡差距有显著作用。[4]李根(2019)基于11个省市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差异。[5]

一、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一)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关系

随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会不断向二、三产业偏移,使得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大量转移,产业结构也会因为劳动力的流动而发生改变,并影响到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一般来说,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农民收入会有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减小。但是,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制度会使农民在城市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工资歧视”,即做同种工作的城市居民和农民工资待遇不同。因此,产业结构进程能否减小城乡收入差距还需实证探究。

(二)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关系

城镇化水平一直被认为与城乡收入差距密切相关。有人认为,城镇化作用下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力资本减小,城镇劳动力供给增大,供大于求时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农民生产效率提高,收入增加。也就是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会减小。还有观点认为,城镇化的结果是农村一部分有能力的人流动到城镇。而那些专业技能及劳动能力不足的农民很难迁移到城市。这样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净流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化的影响对城乡收入差距到底如何,还需在实证角度进一步探究。

(三)城乡发展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关系

对于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受教育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教育水平越高,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越低。然而,城乡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必然会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也从客观上解释了农村劳动力很难进入技术性强且收入较高的行业。因此,当地区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时,城乡居民教育差距减小,收入差距减小。

(四)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

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各行业的繁荣期不同,而政策制度、技术进步等因素都令不同地区收入增速不同,最终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库兹涅茨“倒 U型”假说表示,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会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数据显示,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有缩小的趋势。我国正处于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减小的阶段,故预测二者是负向关系。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1.变量选取。根据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选取产业结构(ind)、城镇化水平(urb)、受教育程度(hc)、经济发展水平(gdp)为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为被解释变量。各指标的替代变量、变量说明及预测方向如表1所示。

2.数据来源。本文选取的面板数据为全国(除西藏)共30个省级地区。西藏省数据缺失较多,因此从截面中剔除。样本区间为2005-2017年年度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及各省级地区的相关统计年鉴。搜集城乡收入的数据时发现自2013年起,国家统计局开展城乡一体化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与2013年前的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指标口径有所不同,故2013年前的农村居民收入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替代。

(二)模型构建

1.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是做回归分析前的必要步骤,其作用是避免非平稳时间序列造成“伪回归”现象。本文采用相同根单位根检验LLC和不同根单位根检验ADF两种方法,以5%为显著水平,认为LLC、ADF检验同时拒绝原假设时,不存在单位根即序列平稳。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显示,所有变量均存在单位根,但一阶差分后单位根消失,一阶差分序列平稳。

下一步对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协整性检验,协整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182<0.05,说明各变量一阶差分序列存在协整关系,可保证变量间长期稳定。因此,可以用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回归。

2.模型的建立。首先对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Hausman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面板数据模型的形式。经过检验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选取固定效应模型。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操作,固定效应模型的几种形式和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估计的结果显示,模型1固定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是最优的,变量的回归系数基本通过检验t,且R2最大。最终得到的模型方程为:

TLit=0.0035+0.2065indit-0.183urbit-0.0029hcit-0.0175gdpit+μi

三、結论

通过对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与预测方向均一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乡收入差距会不断减小,但随着产业结构的改变,城乡收入差距会扩大。这解释了在农村人口不断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中,他们的收入是增加的,但由于农民的知识、技能的局限性致使他们在相同岗位获得的工资不如城镇居民。因此,随着技术进步,农民大量涌入二、三产业时仍然与城镇居民有着一定工资差距,甚至工资差距拉大。另外,根据实证结果,缩小城乡的教育差距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据。当农民有了更多的知识和文化,会提高他们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得到更高的收入。尽管本文的实证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问题。不过模型较低,这表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探究还尚需优化。

参考文献:

[1] 陆 铭,陈 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50-58.

[2] 夏 斌,刘玲莉.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96-100.

[3] 晏艳阳,宋美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库兹涅茨曲线的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J].软科学,2011,25(9):24-30.

[4] 赵立文,郭英彤,许子琦.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财经问题研究,2018(7):38-44.

[5] 李 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探索,2019(7):72-77.

[6] 李秀敏.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区域的证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47-56.

[责任编辑:庞 林]

猜你喜欢
城乡收入差距面板数据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动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