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2020-03-28 07:30穆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瓣膜抗凝阿司匹林

穆欣

在心内科的众多疾病中,患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近几年明显增多,该病主要是由高血压病以及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从而使患者的出现卒中及栓塞等并发症[1]。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特点为病死率居高不下,使用抗凝疗法来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能有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 年4 月~2018 年5 月在本院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87 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纳入标准[2]:①患者年龄≥65 岁;②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脏瓣膜病患者;③短暂性脑缺血或中风患者。排除标准[3]:①伴随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衰竭患者;②血压不能进行控制的患者;③患有严重的既往颅内出血或消化性溃疡患者。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3 例)和实验组(44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 例,女19 例;年龄66~78 岁,平均年龄(71.23±4.59)岁;其中高血压患者10 例,冠心病患者15 例,脑梗死患者8 例,糖尿病患者6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4 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4 例,女20 例;年龄65~79 岁,平均年龄(72.56±5.87)岁;其中高血压患者9 例,冠心病患者18 例,脑梗死患者6 例,糖尿病患者5 例,甲亢患者6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达比加群酯治疗:患者的肌酐清除率>30 ml/min 时,患者口服达比加群酯胶囊(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35),0.15 g/次,2 次/d;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在15~30 ml/min 时,患者口服达比加群酯酯胶囊的剂量调整为75 mg/次,2 次/d。实验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达比加群酯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片(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6020722),100 mg/次,1 次/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 年后各项凝血指标(INR、TT、PT、APTT)水平进行记录比较。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脑出血、上消化道血等)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腹痛、恶心、牙龈肿痛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NR、TT、PT、APTT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年后,两组患者的INR、TT、PT、APTT 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的INR、TT、PT、APT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脑出血、上消化道血发生率分别为2.27%、4.55%、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3%、18.60%、9.30%、11.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水平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水平对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目前,在我国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主要采用抗凝疗法治疗,达比加群酯是一种用于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新型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酯为一种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4],患者口服此药物,可与蛋白位点进行特异性结合,对够对凝血酶活性进行有效的阻滞,使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被阻断,局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达比加群酯与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相比较,药物和食物对达比加群酯的药效影响更小,因此它的治疗窗较宽[5]。同时,对比华法林,达比加群酯还有一些明显的优势[6]:①使用该药物使无需对患者进行血液实时监测而调整剂量;②患者使用该药后的出血率较低;③临床操作较为简便;④使用该药物时的限制较少。该研究中使用的阿司匹林可对血栓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的阻断,同时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作[7]。

本文结果表明,阿司匹林联合达比加群酯方案治疗后患者的凝血指标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达比加群酯方案;阿司匹林联合达比加群酯方案治疗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使用达比加群酯方案;阿司匹林联合达比加群酯方案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单纯使用达比加群酯方案。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达比加群酯方案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有着较深的影响,但是本研究的样本较少、观察周期较短,存在一些不足,在此处有待改进。

猜你喜欢
瓣膜抗凝阿司匹林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