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房产信息共享平台探讨

2020-03-29 17:24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房屋信息安全

王 哲

猎居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200000

随着国家所出行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房产政策的出台,房产行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已经逐渐站稳脚跟,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房产私人信息安全以及违约等,其问题出现的解决形式,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会造成房产公司的工作质量大幅度下降,因此,想要将以上问题进行改变与缓解,便可以将区块链技术得以应用,进而更快的适应房产发展。

1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房产信息共享平台模型的构建

1.1 区块链类型的选择 在现代房产业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房产信息的展现已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更高高效且真实的服务质量,因此需要根据房产信息特点及优势、群众范围的选择合适度进行区块链的选择,对于区块链的主要类型我们可分为一下三种:公有链、私有链以及联盟链。

首先对于公有链来讲,主要内容为在任何时间节点都可以加入区块链网络,并依次查看区块链内的所有信息。而对于私有链,其中存在的区块链节点仅仅被一家或几家单位所掌控。联盟链的主要内容则是在公有链与私有链之间存在的一种类型,主要内容是指某一个群体内部指定多个预选节能为记账人,也是区块链应用较多的一项。相比于联盟链来讲,公有链限定较为困难,且工作效率较慢,因此公有链不适合在房产行业使用,也不是用于信息共享。私有链理念模式特点较为紧密,以上也就是在房产信息共享平台中联盟链应用最多的原因[2]。

1.2 区块链技术的房产信息共享平台模型的构建

1.2.1 房产链联盟 对于房产链联盟的构建,主要包含房地产开发商、中介单位、房屋业主等,将其同城我们称之为房产链联盟,他们的存在不仅是信息共享平台的主要发起者,同时也是房地产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房产链联盟内的所有人员均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进行房产信息查询,对于整个房产的信息构建,从房屋的出现再到房屋交易等多个形式活动,均会产生一个特定的信息账号,其房产链联盟内的成员均可以通过平台权限的发放查阅房产信息,保证房屋产品的可塑性。

1.2.2 金融机构 在现在社会金融机构的工作过程中,其可靠信息的保存一般缺乏较强的安全性,在金融机构为企业以及客服提供信息服务时,不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同时还会对时间进行过度消耗,除此之外,得到的信息结果也并不能保障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构建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和房产链联盟之间的不对称问题,为金融机构信息管理创建便利条件。

2 区块链技术的房产信息共享平台的主要优势

区块链技术在房产信息发布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应用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2.1 网络信息一体化优势 区块链技术的共享平台建立优势主要有维护供应账本的特点,使房产信息平台上的参与方建立更为平等,而且还可以保障平台上的房产信息能高效流畅的展示,避免出现虚假传统信息登陆在平台之上,与此同时,网络信息一体化的建立还可以减少信息传递不及时甚至单项流转问题等,将信息与信息之间的交融性更近一步挖掘,为有效开展房产一体化奠定基础[3]。

2.2 数据收集动态化 站在房产行业的发展角度上来看,对于房地产企业市场的预测,当出现无法预测结果时,房产企业高层领导一般会选择要求员工对动态消费者进行调查与研究,并及时了解房产交易情况。为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房屋地块开发与建设前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还能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以及心理想法,进而满足客户需求。对此,区块链技术的房产信息发布使平台信息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不需要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便可快速了解动态房屋状态以及联盟内每名工作人员的交易信息。

2.3 信息交互数字化 在房产行业开展工作过程中,无论是房屋产品的租售还是买卖,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流程以及手续较为繁琐,其中合同、票据、付款联等交易依据为必要内容。传统票据单据的流通与检查,如果想要完全审核完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流程较为复杂,出错率较高,因此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还会耗费资源。而将区块链技术进行应用,开展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信息交互数字化技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成本的投入,将信息进行设立安全保障,有助于完成信息安全管控目标,并达到高效交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在房产行业的作用不容小视,无论是给从业人员还是购房者,均带来便捷条件,其建立的房产信息共享平台应不断进行完善,以致于达到信息安全保障的目标。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房屋信息安全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房屋
基于三级等级保护的CBTC信号系统信息安全方案设计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