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2020-03-30 03:18张卫红
文理导航 2020年1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策略计算教学自主学习

张卫红

【摘 要】自学是一种基本学习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为例,从开展游戏教学、创设问题情景、动手操作探究、打破常规思路四方面探讨了自主学习策略的开展,以期能打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学习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自主学习

计算教学是数学的重中之重,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传统模式的控制局面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纯粹理论的传输上,对学生发展最为重要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却往往被忽视。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由一味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基于自主学习策略开展有效教学,让课堂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互学的活动场面,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

一、开展游戏教学,构建自主学习环境

随着教育改革体制的深入推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游戏对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在枯燥的计算训练活动中,充分应用游戏化模式,让枯燥变有趣,感受学习乐趣和数学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获得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做支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厌学为爱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天性需求,也能为计算活动增添乐趣,活跃氛围,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针对三年级下册《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教学,为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比迁移的能力,我组织一场生活模拟的游戏,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获得成功体验。游戏中,课堂变成自由购物的“超市”,教师将价格标签对应每一类物品贴好,一部分学生扮演超市收银员,另一部分学生则扮演购物的顾客。顾客选择好物品后到“收银处”结账,收银员为顾客找零。如“顾客”持一张50元纸币购买2支单价为19元的钢笔,结账时,学生需列出算式50-2×19=12(元)。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计算技能的学习。

在计算教学中积极融入游戏,计算练习不再单调枯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创造趣味性教学情景,能够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感受学习乐趣的同时,诱导学生投入全部的精力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技能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计算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年龄原因,小学生的能力水平、知识经验还不足,要求他们无师自通,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有了问题的出现,学生思维就会有确定的方向,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需要教师做好引导与组织,巧妙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恰当的情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国庆长假,小明一家三口到方特乐园来玩,小明想玩“秦陵探险”,每张门票是20元,妈妈给了小明100元,请你帮小明算算三张门票一共多少钱?妈妈给的100元够吗?问题情境有效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大家开始思考该如何列算式:

生1:三张门票相加,20+20+20=60元,所以妈妈给的100元足够了。

生2:20×3,在2×3乘积后面添上0就是60,小于100,因此100元够买3张门票。

师:大家都好棒!3个20相加,可以转化成20×3,20是两位数不会算,就将其先转化成我们之前学过了2×3,再在6的末尾添上一个零,这样计算就简单多了。可是为什么要在乘积6的后面加零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2:20×3,可以看作6个十。

师:那如果是200、2000呢?

……

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生会成为主动型的学习者,就会迸发激情,融入“生活”积极尝试解决各种问题,学习计算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三、动手操作探究,激发自主学习潜力

动手操作探究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是新课程大力推荐的学习方式之一。小学生活泼好动,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探究机会,体验计算的探究过程,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成功感,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极深,探究出的结论也更有分量。

例如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教学中,PPT呈现图片:6只小猴子围着一筐桃子,筐里的桃子共有72个,小猴子抓耳挠腮不知道该如何快速又公平的分配这些桃子。这时,我引导学生用火柴棒代替桃子,6人为一小组,动手摆一摆后得出每只小猴子可分得12个桃子,列算式为72÷6=12。随时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进行动态展示,6只小猴子、6筐桃子,每个筐中有10个桃子,这样直观的图片使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每只小猴子可以分得一筐(10个)桃子。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一边剩下的12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再次分得2个桃子。最后,学生再次利用火柴棒按照课件中展示的方法摆一摆,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理解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要先从十位开始,如果有余数,则与下一位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理解计算原理,掌握书写格式。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沟通了前后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也让学生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借助实物积极尝试解决各种问题,最终得出答案,自主学习计算技能,掌握数学知识。

四、打破常规思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不仅要落实基础知识、夯实基本技能,还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与创新能力,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在基于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契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需求,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创新。

比如,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问题的解决,基本运算过程是利用九九乘法口诀,而在解决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的问题时,通常采用笔算计算。事实上,教师也可以采用口算的形式要求学生尝试探索,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如30×20,40×15,60×16,这些末尾有0的两位数相乘,口算起来并不难。但是,像25×42的口算,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太难,这时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在给予学生拆分意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在学习小组内自主思考找到合适的办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逐渐打开思路,发现可将42拆分成40和2,25×40、25×2都很容易口算出结果,最后相加,得出答案1050,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靈活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多方位地思考问题,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激发。

在计算教学中营造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去思考和探究,主体意识增强,勇于质疑、敢于创新,不仅能将学习活动推向高潮,也能使学生创新求异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推动教学活动发展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采取科学策略,充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有针对性的给予学生引导与帮助,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蒋佳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2-63

[2]陈伴荣.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9,2:50-51

[3]陈美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57-158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600)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策略计算教学自主学习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自主学习策略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生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