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服饰与建筑对于现代审美影响的研究

2020-03-30 03:28谢一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审美观文化

摘 要:对于美的追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表现,人们不难寻找人类先民追求美的情感与理想的意识与现象,这种意识态度是自发的、非自觉的,而审美体验过程的累积,便形成审美法则。审美内容随时代的推进而丰富,在时间历程的梳理后形成审美意识文化,并作用于审美主体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中国清代;审美观;文化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建筑和服装一直是人们生活需要最重要的元素,并且建筑与人的穿衣打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纵观人类历史,不同的生活时期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服饰都是伴随着建筑审美风格的变化而变化的。清代服饰图案艺术,清入关后,男子以改束发为削发垂辨,以箭衣小袖,深鞋紧袜,取代了明代宽衣大袖与统袜浅鞋,其中“马蹄袖”最具特色。在清代,帝王服飾多用高档丝绸面料制作。清代帝王服饰既沿袭了汉族服饰文化制度,又融合了满族服饰的民族特色,是在坚守满族帝王服饰旧制的基础上,参照汉族帝王服饰制度后加以发展形成的。清代帝王服饰是中国历代帝王服饰的延续和发展,清代帝王服饰的类型综观古代帝王服饰,无论东西方,随着封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中央集权的加强,表现在服饰文化制度上的等级规定越来越森严。帝王服饰无论是在款式、色彩,还是纹样上都与群臣百姓的服饰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区分,象征了帝王独一无二的专制权力。另外,清代衣物上采用纽扣做连接件,大大提高了服装的形式和结构。锁着满汉民族融合,清代服饰仍可以看到对前代服饰基础方面的保留,如衮服,花翎,以及官员所用的珠玉,珊瑚,宝石,金银的等差来区分等级的制度。清后期,在“中学为体,西学为重”的新思想影响下,先后几次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留学生剪掉了辫发,开始了西装。清代皇帝朝服,晚清有云肩和刺绣衬衣,太平天国的宽袖服,忠王着龙袍。清代服饰图案在现代纺织品中的运用清代服饰图案是我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以极强的生命力浇灌和渗透在现代纺织品设计的领域中。以我国清代比较常见的织绣图案中的双蝴蝶图案造型为例,其造型方式以对称为主,对称可以说是世间万事万物的一种表现形式或现象,对称代表和谐、舒适、端庄,因而给人以美感,清代传统图案造型对称也呈现多样方式:左右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曲线对称等,常常存在一个中心线,在其左右、上下移动可以产生连续的图案,均衡对称给人沉着安全、统一的视觉心理效果及整体的美感。

服饰成为维护权力和统治的象征,其社会象征意义远远大于精神审美功能。而清代的建筑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审美意趣,可谓别具一格,极具特色。楼阁宫殿设计既求实用,且不失威严高雅,其背后更深蕴中华文化之精粹,彰显古人高尚个性情操。是集功能与艺术与一身的特殊艺术形式。清代的古建筑无论其营造规制,实效价值还是审美意趣,皆得中华文化传承与精益,宜合地理之气候特征,与风水之调和。庭院是我国建筑的基本单位,它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既是人工的,又是自然的。于庭院中,可俯植花草树木,仰观风云日月,是古代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表现。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内敛含蓄,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一般来说,古代稍微大一点的建筑都是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单个建筑物和庭院沿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重点有过渡,成为有层次的、有纵深的空间,呈现出一种中国人所追求的整体美和深邃美。而至于皇宫,寺庙这类比较庄严的建筑,往往沿着中轴线一个接一个的布置,与服饰一样,呈左右对称的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胜。从建筑风格来说,南北风格各异,北方大气磅礴,规整庄严,将帝王之都气象展露无疑。与之相比,南方的古建筑则来的小巧玲珑,活泼布局,在景致设计上,追求诗意般的文人风味,有意打破对称布局,与人一种灵动之感。明清房屋明显地趋向装饰化,从结构机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体,转为结构机能微弱,甚至不具结构机能的纯装饰构件。这样导致檐部斗拱失去原先雄浑、疏朗、充满结构活力的形象,而转化成檐下一圈细琐密集的繁缛装饰带。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很强。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构架体系而将屋面作出曲线,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表现出来。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彩绘,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是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特殊风格与体系的造型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文化层面上表现出三大特点:其一,注重审美性与政治伦理性的高度统一;其二,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品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现;其三,在多样变化中注重综合性的整体空间意象。明清阶段。经五代两宋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各地方文化,乃至蒙古、藏、阿拉伯文化的进一步交融,至清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走向最成熟的阶段。城市街巷规格方整,宫殿陵墓建筑定型化,但形制增多,手法多样。造园艺术空前繁荣。其总体风格是雍容、典丽、严谨、清晰。近现代阶段。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方文化的东渐、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的变迁,20世纪的中国建筑产生了较大的变异。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增加了建筑的比重,空间更加曲折多变,装饰更加繁复细丽,且出现了大量中西合璧式的公共建筑,更加注重其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80年代以后城市整体布局更加开放,变革更加迅速,风格更加丰富多样。寻找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的有机结合将是中国现代审美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雷文广. 清代帝王丝绸服饰的审美特征[J]. 丝绸,2013(01):59-62.7714

[2] 章熹,苏洁. 传统龙纹在现代丝绸服装中的时尚演绎

作者简介:谢一田,1992年10月23日,汉族,辽宁沈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 17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审美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解读“黑色”二元对立的审美观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钢琴演奏之音乐的美
传承 民族 文化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美术鉴赏力和提升审美观
什么是文化